摘 要: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然到来,电子商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快速渗透到城市与农村。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但在当前环境下也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特点进行阐述,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智能手机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特点
目前,通信科技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全范围覆盖,移动互联也逐步渗透到广大的农村地区,使其信息面貌和经济发展也焕然一新。现在,伴随着移动终端而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也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兴起,智能手机、网络购物等也已经成为了农村生活的日常,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电子商务巨头也纷纷把未来的目标市场锁定在农村地区,认为农村的电子商务业务是下一个发展的高地,大力推广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业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电子商务已然开始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相比于城镇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和网购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
据2017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户籍人口为5.897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4.3%。农村地区网民人数据相关数据资料统计,截止到2018年的6月,我国的农村地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2.11亿人,占我国整体网民的27%。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年增长率达到9.5%,预示着未来还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阿里巴巴集团指出近三年农村的淘宝消费逐年提升,电子商务类的应用下载率和使用率都在逐年提升。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全国的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可能达10万亿元。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支撑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依旧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2.农村地区在上网设备的选择上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点,即农村地区的网民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网的比例远远高于城镇
仅在2013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网民使用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设备上网的比例就已达84.6%,高于城镇。由于移动互联终端的便利性与较低的上网成本,有利于在劳务的时候随身携带,并且随着网络覆盖率的提高加强了便捷性,从而更加受到农村地区网民的青睐。未来在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推进的情况下,随着4G、5G网络的推广与覆盖,可以预见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在农村地区网民中的使用率将进一步提高。从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会继续扩大与深入。
3.从移动互联终端手机等上网的角度来看,农村地区网民手机上网的增速远高于城镇
虽然城镇化的进程使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人口,但近年来,农村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却使农村人口中的网民人数不断增加,增速超过城镇地区并且不断加快。与城镇网购人群相比,农村地区的网络购人群更加趋向年轻化与移动化,尤其是30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网民比例远高于城镇居民。青年人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这也表明农村地区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潜力与增速将会非常巨大。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和返乡农村居民,对网购模式接受率非常高,在服装、日用品以及小家电等都买渠道的选择上,都会考虑通过网购途径。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也成為了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主要载体和渠道。伴随着网络在新生代农民群体之间的全面普及,以及网络资费的不断降低、连接网络的成本不断下降,移动互联网应用功能也从最初的通信拓展到了网络购物,让电子商务通过移动互联网的通道在农村地区站稳了市场。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子商务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还相对不成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由于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发展模式单一,电子商务的发展理念、模式以及管理等都有待提升,大量分散、小型的农村电商在市场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相比于城镇的人才环境而言,农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劳务输出和人口的净流出地。城镇化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以及“三农”的重点关注等政策和指导,虽然带动了一部分的农村知识分子回流,但在整体环境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缺口。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依靠懂市场、懂管理、会运营的专业人才,这对于农村的人才供应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市场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技术,例如“区块链”发展、“新零售”思维等等,农村地区甚至都不了解更何谈应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模式的健全。此外,除了专业的技术人才,农村电商发展也缺少专业的法律人才,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不利于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的保护以及法律风险的规避。
2.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不健全
在信息与网络建设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体系,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差距非常大,整体发展不平衡性倾向明显。虽然,目前国家开始重点关注广大农村地区的“三农”问题,着重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但与城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多数农村居民都是通过移动互联终端来链接入网,PC端口的比率较低,还有些偏远和贫困的农村地区甚至根本无法接入网络。除了网络设备,由于农村地区管辖范围广、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大部分的物流服务智能延伸到县级区域。虽然,目前农村地区的自建与乡村物流开始大力发展,但仍然与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有较大差距。商贸流通效率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电子商务配套设施的重要一环。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1.进一步提高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建设相关配套设施
要发展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农村地区互联网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尽管近年来政府通过“三农”对农村地区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扶持与鼓励当地的发展。但目前仍有大量的农村区域还没有健全的网络设备与通信设施,部分农村区域的相关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硬件设施的配备与建设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基层政府可以实行以政府为主,同时鼓励企业与个人参与投资的方式来鼓励建设。在提高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除了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之外,还可以通过宣传与培训的方式来组织农村居民学习与链入互联网。目前,虽然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认知与使用比例在不断提高,但仍然有进一步推广与宣传的空间,要多角度、多渠道的进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例如,可以在政策上鼓励移动、电信等通信公司在农村地区实施不同程度的优惠措施,降低农村地区的上网成本与费用,巩固加强用户基础。农村当地的基层政府和宣传部门也可以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知识和技巧的宣传,鼓励农村居民链接移动互联网。此外,还可以通过村委会、农村精英等宣传与培训的方式,来帮助农村当地居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从而促进当地电子商务的发展。
2.提升农村物流配送,鼓励物流、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三者协同
物流配送的通达性与便捷性也是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前提之一,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仍然是较大的瓶颈与阻碍。由于农村地区的幅员范围广且较为分散,单个的物流公司往往不能够独自承担所有业务。这就需要政府来进行调控与扶持,例如对涉足农村物流配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鼓励企业与农村合作社进行合作,建立多点式的快递收发站,或者与中国邮政等涉及到农村业务的机构展开合作等。物流建设是实现货物运输与贸易的载体,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进程中是要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发展的初期,政府和当地的村支两委一定要及时给予扶持和帮助,随着物流配送量的扩大,物流建设的盈利能力就会逐步体现。此外,在全面物流系统建设的基础之上,还要鼓励物流、农村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的三者协同,物流与移动互联网是发展电子商务的硬件前提,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带动物流与移动互联网的建设,三者相辅相成。對于想要把业务下沉到农村和乡镇的电子商务公司,当地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并鼓励农民能够参与到电子商务中,对农民开展关于互联网、电子支付以及网络购物的培训,让这三者能够真正融入农村,融入乡镇,实现更好的农村建设的目标。
3.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引进与培养
想要真正促进农村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转变,就一定要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与知识水平。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可以从内部着手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现有从业者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政府在这方面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对给予的优惠政策要加强宣传与解读,并指派专业的人士对其工作进行有效和充分的指导。尤其是对于自主创业发展农产品电商的合作社或者个人创业者,当地政府和党政机构一定要给予扶持与帮助,让这类电商创业者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外部引进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返乡创业,尤其是本地的大学生或有志于回到家乡的青年,鼓励他们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在发展农村当地电商事业的同时,也要特别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由于农村地区法制建设本身就比较落后,这一方面在发展农村电商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针对存在的法律风险,要对农村居民进行规范指导与解读,帮助他们维护自身权益并规避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肖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新一代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9):21-23.
[2]石全胜,余若雪,蹇洁.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8(12).
[3]刘宏,艾春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创新扩散理论[J].中国集体经济,2018(20).
作者简介:沈丹(1988- ),女,汉族,湖北武汉市人,硕士,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