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兴军 金浩 山薇 刘冬月 王朝霞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用电逐步增多,这不但为相关电力管理部门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高额的电费,也促使了部分人员产生窃电的行为。这不但对相关的电力企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还为整个社会的供电、用电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及常见的窃电方式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规范整个社会的用电秩序。
关键词:用电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初探
电能是维持公众日常起居生活、保障工业系统稳步运作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电力供应工作的质量。目前,各式各样的窃电技术对电力系统造成了干扰,影响了电力供应工作的质量。今天,窃电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化程度较高,为此,有必要研发先进的、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反窃电工作的质量。
1 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现如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各电力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同时,各个地区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也渐趋完善。各个地区的供电企业充分地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以及“SG186”营销系统来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因此防范和打击部分电力用户的窃电行为已经不是难事。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第一,供电企业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模块,巡查出高线损台区,或者是利用系统结合每个月的线损报表,对高线损台区进行统计。在确定了高线损目标台区的基础上,系统可以自动进入“SG186”营销系统,与里面的客户信息进行比对,比对目的主要是查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统计出的客户数量与营销系统里面记录的客户数量是否一致。经过比对,若是客户数量不一致,那么可以将非智能电表客户的数量再加入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统计数量之内,再次与营销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比对,再综合分析线损情况。分析过后,若是该目标线损台区仍然被确认为高线损台区,那么工作人员就可以开始下一轮的工作。
第二,确认高线损台区之后,工作人员就可以统计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异常用电客户清单,经过筛查,初步确认目标客户范围,之后再查看以往的报警信息当中是否含有该台区的异常报警信息,再根据报警信息分析存在窃电行为的可能性,运用排查法进一步缩小窃电目标客户的范围。
第三,对异常用电客户进行透抄筛选。工作人员在进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后,选择基本应用当中的电能表透抄功能,将异常用电客户的信息输入进去,再选择查看透抄功能中的开表盖总次数,查看该电力用户是否有过私自打开电表的行为。若是存在电力用户私自打开电表的记录或是零线和相线电流误差较大的现象,则需要检查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进一步缩小和确认目标范围。若是没有私自打开电表的记录,那么就应该检查抄表数据,对每日的用电量情况进行检查,需要注意的是,还要查看该电力用户是否存在反向有功电量,若是电力用户的电流数据长期不变,或是变化幅度恒定,那么工作人员就应该通过电压和电流数据模块进行透抄,检查电流电压情况是否异常,还要对比零线电流和相线电流是否一致。
2 常见的窃电方式
2.1 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或断开电压联片
通常情况下,窃电分子会松开电压联接片,这是一种较为低级的窃电方式,窃电分子在窃电过程中不必打开表封。除此之外,窃电分子还会通过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的方式来达到窃电的目的。窃电分子在打开电表外盖后在电压线圈上串接一个电阻,使用绝套管或绝缘胶布套住电阻,使得人们不易发现串接上去的电阻。串接在电压线圈上的电阻能够起到分压作用,在电表运行过程中,一部分电压被电阻所分担,此时,电压线圈两端的电压将降低,如此,电表计量数目将显著减小。
2.2 对短路计量装置的电流线圈进行改动
一般来讲,窃电分子会选择在电能表相线输出端与输入端中插入导线或者并接电阻,使得并接电阻或导线发挥分流作用。结合物理学常识可知,导线的电阻极小(接近于零),因此在电能表相线输入端与输出端插入导线后,大部分电流会由短接导线通过,在此状况下,电能表会因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电流线圈而发生停转。在电能表中接入(并接)电阻值远低于电流线圈阻值的电阻后,并接电阻与电能表电流线圈将形成并联电路,此后,并接电阻上将通过大部分电流,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几乎没有电流通过,此时,电能表会慢转甚至停转[1]。
2.3 断零窃电
在应用断零竊电技术前,窃电分子需要断开电能表进线端的开关。某种意义上,断零窃电法与调接窃电法的流程较为相似,二者皆要自设或者另接地线,此外,还需要将倒闸开关安装在室内。电流线圈在断开电表输入零线后依然能够通过电流,电压线圈则会失去电压,在此状况下,窃电分子实施窃电行为后用户的电能表不会计量,窃电分子也就成功地实现了窃电的目的。
3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确定窃电范围
在应用先进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电力技术人员能够及时确定存在着高线损的用电区域,对区域内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核查,借助用电信息丰富的数据资源来缩小核查范围,进而熟悉准确、快速地找出窃电行为的发生地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帮助电力技术人员确定窃电分子的准确位置后,技术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前往窃电现场,对相关窃电装置开展拆除工作,并且可以加固线路保护装置以及电能表,从而避免二次窃电现象的出现。
3.2 准确排查高线损区域
将一个线损的结构系统设置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内部,则线损结构系统能够发挥监测线损信息的作用,有效地排查高线损区域。技术人员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植入了功能性的计算机程序,线损的结构系统可以依据计算机程序的设定来开展用户用电量以及用户数量的比对工作。如果某区域发生窃电现象,则该区域的用电数据将发生较大的波动,用电信息系统会及时察觉数据波动,从而迅速发现区域内的窃电现象。
3.3 对数据进行智能核查
现阶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对电能表用电信息的远距离抄录工作。在用电信息抄录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用户的标号输入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中,随后将用户的用电记录从系统中调出,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全面的核查,查看用户用电信息是否存在异常。如果用户的用电信息完全正常,则技术人员需要开展对用户供电线路的排查工作,主要任务是确认供电线路的电压与电流是否正常,大量事实表明,此种数据核查方式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技术人员的工作量。
3.4 现场检查
在应用基于用电信息系统的智能反窃电技术后,技术人员可以锁定窃电用户。在确定窃电用户后,电力工作人员应当跟进质量合格的现场检查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加固电能表外部保护装置、确认电能表内部机构是否正常等。为了防止二次窃电现象的发生,需要及时更换受损的电能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好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开展与应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供电企业应当积极提升技术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致力于优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性能,推广应用新型电能表与反窃电技术,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瑛,陈雁,邱林,赵加奎,王树龙,张剑,刘洋,朱平飞,欧阳红.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10).
[2]刘勇锋.浅谈用电检查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