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鹏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我院用针刀配合舒筋通络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90例,均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4.27±6.15)岁;病程0.25~8年,平均(3.17±1.03)年。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1~65岁,平均(44.33±6.22)岁;病程0.25~8年,平均(3.11±1.0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参照《颈椎病(第3版)》[1]。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颈椎后伸不适、视物不清、耳鸣耳聋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2]。眩晕,颈项疼痛,头重如裹,胸脘痞闷,晕厥,舌苔白腻,脉濡滑。
纳入标准:①年龄30~65岁。②病程3个月~8年。③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符合针刀治疗适应症。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或合并症。②已接其他方案治疗或服用可能影响观测指标。③存在交流沟通障碍或依从性很差无法顺利配合完成研究。④孕妇或哺乳期。
对照组:电针配合推拿治疗。常规消毒后取颈夹脊3组(压痛区1组、夹脊穴上下相邻部位各1组)、风池穴、大椎穴、百会穴,其中夹脊3组均以针尖内倾15~20°刺入0.5寸、风池穴针尖向鼻尖方向刺入0.8寸、大椎穴针尖直刺0.5寸、百会穴针尖前倾刺入0.8寸,每次刺激20~30min,每日1次;取椎旁双侧竖脊推拿2min,印堂穴、攒竹穴、头维穴、太阳穴、百会穴、四神聪、风池穴、风府穴揉按3min,双侧内关穴、合谷穴手指点按1min,1日1次。
观察组:针刀配合舒筋通络方治疗。局部消毒后用利多卡因联合曲安奈德局麻,取风池穴、双侧夹脊4、6,颈中线阿是穴为主,进行针刀松解,每周治疗1次(治愈者无需治疗2次),共治疗3次。另用舒筋通络方(葛根30g,丹参10g,当归15g,茯苓12g,伸筋草15g,川芎9g,鸡血藤15g,白芍10g,赤芍10g,黄柏6g,桂枝10g,泽泻6g,甘草6g),1日1剂,水煎至药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均治疗4周。
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临床治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大于等于9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5%~89%,超声检查明显改善。有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60%~74%,超声检查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分组 例中医证候积分(分) BA(cm/s) LVA(cm/s) RVA(cm/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17.62±2.35 5.44±0.71△* 40.64±5.33 49.33±6.21△* 33.26±4.65 41.61±4.89△* 32.97±4.28 41.50±4.91△*对照组 45 17.59±2.31 8.85±0.93△ 40.59±5.25 45.05±6.08△ 33.23±4.71 37.44±4.63△ 32.95±4.19 37.05±4.58△
观察组发生皮下血肿4例(8.89%),对照组发生2例(4.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眩晕”、“项强”范畴。主要病机为气血和肝肾亏虚,痰瘀脉阻经脉失养[4]。治疗当活血散瘀、祛风养血为主。针刀能够通过刺激穴位、松肌舒筋、疏通督脉,达到养血升阳、通经止眩目的[5]。针刀能够松解痉挛肌肉组织、剥离粘连、纠正椎动力平衡、改善神经和椎动脉压迫[6]。舒筋通络方中葛根解肌退热、升阳透疹,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当归补血活血、通经止痛,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黄柏清热燥湿,桂枝通阳化气、散寒止痛,泽泻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效。
针刀联合舒筋通络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且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