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加宇
摘 要:“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这是战国时期管子关于法治的名言,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法治是制止纷争的有效手段,而且,我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从古至今,法治一直是维护社会安稳、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法治素养作为政治素养的核心素养之一,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法治素养;法治观念
法治并不是统治阶级喊出来的口号,法律也并不只是一纸条文,而是需要人们实实在在去遵守的规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虽然国家一直提倡依法行事,违法必究,但违法的事依然时有发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法治观念不够深入人心。高中是学生性格和行为方式定型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政治教学中法治素养的培育进行探究,以期能够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解析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要想让人人依法办事,就必须先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觀念,书本上的法律条文有的艰涩难懂,教师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解读,以免学生产生误解,造成不好的后果。
例如:在教学《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给学生举了几个例子,让他们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村民小王觉得村支书的工作存在不妥的地方,但鉴于对方是官,而自己是民,他害怕自己提出意见后会被报复,故而不敢提意见。
(2)小燕的父亲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他以小燕是女生为由,拒绝让她上学。
(3)小王一直游手好闲,经常看马路上的垃圾箱不顺眼,每逢路过必要踢几脚撒气。
……
在对这些案例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虽然能判断出对错,但却说不出理由;还有的学生义务观念比较模糊,如例(3)中小王的行为,有的学生只是觉得小王这么做不道德,却不知道小王已经违背了公民基本义务中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通过这几个例子我详细地给学生解析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二、扩展课程,让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课本上的内容由于篇幅有限,只能给学生提供基本的知识和学习方向。也就是说,对于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来说,仅靠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在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后,适当地为学生扩展知识的宽度和广度,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进而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
还以《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教学为例,书本上仅仅是介绍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而我在举例中,为学生扩展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法律内容,还能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如例(2)中提到的上学问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小燕的父亲不让她上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试想一下,如果法律没有这项规定,或者小燕并不了解这项规定,就那样接受了父亲的观念,那她未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虽然这只是一个案例,但是在对案例的深入探讨中,学生已经认识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并且了解了新的法律知识。
三、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会用法律解决问题
学法是为了用法,国家制定法律并且加大力度宣传法律,并不只是为了让公民知道哪条具体的条文,而是为了让公民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法律条文,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法治素养得到提升。
还以《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教学为例,之所以会出现例(1)中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小王胆小怕事、意志不坚定等等,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小王不懂法,也不知道怎样用法。国家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即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案例中小王想提出建议的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他可以不必顾虑太多。而且,在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渠道都是畅通的,如:案例中小王如果提出意见没有被采纳,他大可去信访部门检举控告。由此可见,学法很重要,学会用法也同样重要。而且,学法、用法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至关重要。
总之,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人人都要依法行事。而要想达到这种理想的效果,就需要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行为。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学法,谨慎用法。
参考文献:
[1]沈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7(19):137-138.
[2]刘丙胜,李少辉.让法治文化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花结果[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