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庆
摘要:对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因此完全靠思想道德课程来进行教育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应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和将来的就业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课程设置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自己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提出自己几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学;潜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039-02
一、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既具有当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又具有高职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特点。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复杂,地域差异明显,因此会存在思想道德观念薄弱,自信心不足和自律能力低等问题。在高职院校里都会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然而,很多同学对思想道德课程比较反感,对课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接收也比较差。由于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也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针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相对较少。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职教育势在必行的趋势。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生为“90后”,“90后”高职大学生大都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时代“快餐”文化盛行下,知识积累比较片面。网络是这个时代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各类文化知识都能通过网络媒体渠道获得,不仅开阔了高职学生的眼界,知识层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大,心智更是得到了发展。但同时这些便利条件也导致“90后”大学生对知识了解比较片面,而且高职院校学生成绩普遍较低,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年紀较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容易产生了对网络媒体的依赖性,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因此成了“隐形人”。
2.思想独立且叛逆,以自我为中心。当前社会思想文化“百花齐放”,作为这种多样文化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一代,“90后”大学生并没有盲目地去接受各式各样的文化思想,而是更具有选择性。“90后”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被家庭过分呵护,独立意识较强,但也会产生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匮乏等缺点。高职院校学生的家庭类型多样,来自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孩子也不在少数,这些学生的家庭意识比较淡薄,对社会和家庭存在偏见,思想比较偏激,心理年龄过早的成熟。
3.效益观念盛行,功利行为增多。现阶段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各种社会现实摆在面前,造成高职学生们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对于学习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思想也更加现实,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行为也多是以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就业难度为目的。
4.高职学生多数对所学专业缺乏正确认识,学习功力不足。有些高职院校对于高职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得社会和学生对于高职教育存在偏见,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专业领域没有充分的认识,对专业前景甚是担忧,就业问题成为学生毕业后最为困难的事情,也因此缺乏学习热情,积极性不高,产生厌学情绪。还有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校期间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也导致学习主动性不高。这些学生也往往会出现沉迷游戏、酗酒滋事和逃课迟到的现象。
5.大多数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生存能力,他们思想活络,不只是拘泥于学术性,而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能歌善舞,艺术、体育特长明显。
三、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特点
课程设置即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在中国,中小学的教学科目主要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而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其课程设置主要由各学院自主决定。但课程设置应该既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和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影响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也影响到受教育者今后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除了要突出高职的人才培养特点外,还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学校师资、办学条件等资源来优化整合,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项人才。
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教育要求,一般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里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思政教育课程,其他课程均为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四、专业课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策略
根据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作者结合自身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提出几点策略。
1.抓住第一次机会,严格要求,使学生融入自己将来的岗位。在上第一次专业课程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时机。首先要郑重认真地告知同学们要规范课程纪律,然后对其提出课程要求并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比如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是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上专业课的过程中,可以把课堂作为工作场合,将同学在课堂上和上课过程中的一切表现以一个员工的形式来评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让同学们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将来可能会面对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对自己提出相应的要求。
2.充分发掘学生内心,激发学生潜在潜质。每个学生内在都存在着一定的潜质,只是这些潜质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果能将这些潜质发掘出来,那就会成就一个人才,要激发学生的这些潜质,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通过多渠道真正地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写课程感想或体会的形式,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说自己想说的话,以此真正了解每个同学的想法并从中去发现他们存在的潜力和不同方面的潜质,通过积极引导让他发挥出来,一旦某方面的潜质被激发出来势必会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3.“先富带动后富”策略。所谓“先富带动后富”策略是指将班级中比较优秀的一些同学组织起来,进行一些相应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将一些相对落后的同学吸引进来的策略。比如对一些专业兴趣浓厚的同学进行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产品的制作,这样可以大大带动其他同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不断地加入其中,这些加入的同学在各方面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升。
4.“吸引眼球,扩展视野”多角度加强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引导。专业课中所涉及的内容是和现实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东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多角度、多视野对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良好地引导。在教学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以最新的技术新闻或时事新闻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引导,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在上电子课时,通过我国和发达国家电子行业的发展差距,加强同学们爱国强国的思想意识;通过“世界上有70%的电子垃圾是在中国处理的”信息,加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通过世界各国对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加强同学们对能源危机的意识并提高节约能源的意识等等。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对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对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不单单是专门的德育老师的任务,应该由所有教师共同面对和承担。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成长和发展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所有的教师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才能使高职院校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为社会培育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匡增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3).
[2]刘帅武,梁凡.“对症下药”做好高职“3+2”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哈尔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李颖.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4]熊宗荣.谈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及思想教育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