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骅
摘要:经典诗文诵读过程中会因意境创设及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行较为特殊的停连设计,该文章通过对一些著名朗诵家、节目主持人及演员的诵读作品声音技巧进行赏析,就停连过程中“停”与“起”的方式类型进行研究、梳理,概括总结出四种不同声音形式与技巧的“停”与“起”类型。
关键词:诵读;意境;情感;停与起;类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073-02
人類的有声语言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人的内部语言外化而成,这就是“说话”;一种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诵读显然属于这一种,它以文字语言为依据,经过诵读者的再创作,把文字语言变成有目的、有意义、有思想、有感情、有韵律的有声语言。诵读技巧有很多,一般来说包括咬字吐字、用气发声、语气语调、语速节奏、重音、停连……关于诵读技巧,在本文中不一一赘述,我们会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因诵读情感表达需要而设置的“停”与“起”的设计上。我们这里所说的“停”与“起”,事实上与诵读的一般技巧“停连”在概念上具有重合关系。“停”即为声音的“终止”,“连”即为声音的“延续”,而“延续”的初始动作我们称之为“起”。我们根据日常的诵读实践及理论研究,把诵读中的“停”与“起”方式分为四种类型:缓停缓起、缓停急起、急停急起、低停高起,涉及到长停顿、短停顿、声断气连、抢气、气息咬字虚实、语势高低等诵读技巧。所用评析案例采集自一些著名演员、节目主持人、朗诵家的经典诗文诵读作品。
一、缓停缓起
“停”与“起”的速度都比较慢,“停”的时间较长,“起”音时字音也拖得比较长,气息平稳,语势没有大起大落的变化。用于营造庄重、静谧、平静、哀愁、忧伤等氛围,表露较为从容、平和、沉郁的心境,抒发舒畅、沉着、宁静的情绪情感。
例如:杨柳朗诵戴望舒《雨巷》:“撑着(缓停缓起)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缓停缓起)悠长(缓停缓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缓停缓起)逢着一个(缓停缓起)丁香一样的(缓停缓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缓停缓起)哀怨,(缓停缓起)哀怨又彷徨。”这是《雨巷》诗歌第一段,朗诵者基本运用缓停缓起的停连方式,声断气连、气息沉稳、节奏徐缓、语势平稳,把听众带入诗中意境: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再如:李佳明、方琼诵读白连春《我和你加在一起》:“一只蝴蝶(缓停缓起)是小的,(缓停缓起)轻的,(缓停缓起)微不足道的/和花朵加在一起,就大了,重了,成了春天的最爱/一棵草(缓停缓起)是小的,(缓停缓起)轻的,(缓停缓起)微不足道的/和马加在一起,就大了,重了,成了大地的最爱。”诗人白连春经历万般磨难,写出来的诗却像童谣一样,不失赤子之心。两个段落的起始,包括之后段落的起始,朗诵者大多采用缓停缓起的停连方式,咬字吐字清晰、气徐声柔、语势平缓,把诗歌中单纯唯美的意境营造出来。
二、缓停急起
“停”的速度比较慢,字音拖长,而“起”得急,“起”字短,语势上扬,有时在一两个字的“起”之后会再做一个短暂的声断气连的停连,使这一两个“起”字独立出来,强调某种语义,增加某种情绪情感的浓烈程度。常用于营造深邃悠远的意境,做一些层次的渐递或者语义的转折。
例如:朱茵朗诵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缓停急起)才下眉头,(缓停急起)却上│心头。”李清照在一剪梅中表达与丈夫的相思之情,诗文的尾声,相思入髓,没法排遣,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诵读者运用两个缓停急起的停连方式,把这种相思之苦瞬息万变,心绪的跌宕起伏形象地表现出来。
又如:曹雷朗诵席慕蓉《乡愁》:“故乡的歌(缓停急起)是一支│清远的笛,(缓停急起)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缓停急起)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缓停急起)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缓停急起)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来演绎,虽短,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借笛声与月亮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层写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诵读者每个层次都运用缓停急起,气息稳中有变,节奏比较相似,使诗歌如歌的行板,具有一咏三叹的牧歌式的韵味,使三个层次渐递,抒发了思乡不得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再如:张译诵读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缓停急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缓停急起)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缓停急起)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缓停急起)醒时同交欢,(缓停急起)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缓停急起)永结无情游,(缓停急起)相期│邈云汉。”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歌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在孤独与不孤独之间彷徨的一种复杂感情。
三、急停急起
“停”的速度较快,字音短促,“起”音也急,气息急促,语势都偏高,常用我们称之为“抢气”的快速补气方法,急速吸气会使气流在通过声道时产生较强的气息摩擦声。这种气流声能够营造紧张、昂扬、热烈等氛围,表露出激动、迫切、热爱、满怀希冀等不同的感情色彩,使朗诵更富于表现力。抢气不仅是一种换气或补气方式,更是一种感情表达手段,它常用于感情色彩丰富、描写生动的语言中。
例如:殷之光诵读王怀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的眼睛,(急停急起)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的黄色的皮肤,(急停急起)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诵读者在两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之前均采用急停急起的停连方式,气息急促、语速偏快、咬字实、铿锵有力,让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诗文强烈的爱国之情。
又如:王千源诵读海明威《老人与海》:“这时候,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急停急起),正嗅着血迹,(急停急起)朝这里涌来。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急停急起)那条系在船边的大鱼,(急停急起)发起了猛攻。”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的这一段,老人在远方的大海钓到一条大鱼,在归途中被一群嗜血的鲨鱼给盯上了,诵读者在这一段用了多个“急停急起”的停连方式,用急促的抢气方式、有力度的音色,表现出鲨鱼出现时,老人身处险境的紧张急迫氛围,也衬托出后文老人与鲨鱼顽强斗争的英勇无畏。
四、低停高起
这种停连方式,是指“停”时语势下降,气息下沉,而“起”时语势大幅度上升,气满声高,前后在句调和音量上形成较大反差。诗歌诵读中常用于表示慨叹、呼吁、咏叹、夸张,也用于诗歌气势的营造。表达热烈奔放、直抒胸臆的情绪情感。
例如:张伟朗诵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所有(低停高起)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低停高起)都变成声音(低停高起)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屡阳光。轻轻地从我琴弦上(低停高起)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低停高起)重新变得年轻了……”何其芳以绮丽、精致又略带感伤的诗风闻名于世,是运用意象的能手,而朗诵者连续运用几个低停高起的停连,呼吁那些好的思想“飞吧”,“像风”“像阳光”,这样才能够丢弃忧伤像少男少女们一样有活力有朝气。以此凸显出诗人真诚和激动的为年轻的革命力量而歌唱的赤子之心。
又如:濮存昕朗诵李白《将进酒》:“君不见,(低停高起)黄河之水(低停高起)天上来,(低停高起)奔流到海(低停高起)不复回。君不见,(低停高起)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低停高起)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低停高起)空对月。”李白的《将进酒》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黄河源远流长,如从天而降,东走大海,紧接着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似乎人生也就是瞬间由盛急衰。所以诵读者在连续几个停连中都是用了“低停高起”的方式,把黄河水的一泻千里、父母高堂一日发白夸张到淋漓尽致,有着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气势撼人。所谓诵读中的大开大合,此为大开。
由此可见,诵读中的停连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也不仅仅是通过停连来表达语法意义,更高层次的诵读是诵读者与作者和文本的三体合一。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董卿.朗读者(纪念版)(精)[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郑红梅.口语表达艺术[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