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媛媛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在加上教师比较侧重学生学习成绩,语文的学习就变得枯燥、无味,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新课改素质教育的实施打破了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成绩不再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教学的重心也逐步的转移到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方向上,这样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就成了教师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因势利导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的教学情境,抓住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情境,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比如在进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阳高度、颜色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进行充分的思考,然后给学生讲一些冷暖色调、光渗效应的知识,这样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引发学生的思考,顺利的导入新课《两小儿辩日》,更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达到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学生由于学习环境、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同,以往教师的统一教学标准,很容易造成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优秀的学生不够学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多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点,摸清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后,进行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和进步,从而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不断的积累基础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技巧,引导中等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讨,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对于优等生,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尊重学生的不同和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学效果明显。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转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充分的思考,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学生一旦有了学生的热情,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容易就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有效的提升自主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进行《赵州桥》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赵州桥的视频,并讲述一些有关赵州桥的历史背景知识,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赵州桥的雄伟,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再比如在进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充分阅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角色表演,让学生互相扮演文中的人物,这样更能让学生感悟和体会到文中的情感,人物的变化,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精心设计教案,迎接教学生成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直观体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精心的设计教案,这对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课堂是灵活的,常常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如果教案没有留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影响教学生成,降低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感而发,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如果教师没有留有空白,就没有时间来处理学生的疑惑,打消学生创新的火花,抑制教学生成。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预留一部分弹性时间,对于教学的生成要及时的抓住,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更有助于提升教学课堂效果。
总之,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