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悟”“写”结合的语文名师课堂研习

2018-11-20 11:00何慧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名师板书生活

何慧娟

读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的《钱梦龙与导读艺术》《韩军与新语文教育》,余漪、刘远老师编的《余映潮讲语文》,王荣生著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王荣生等著的《教学内容重构》,任玲老师著的《我的经典语文》等书,了解、研读了语文名师们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我常常为这些名师们精心的课堂设计、精彩的课堂表现喝彩,被他们深邃的思想、先进的信念、执着的精神所折服。这里,撷取他们课堂中的一些精彩片段,针对他们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写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方面,谈点自己粗浅的理解和认识。

新课标要求,通过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下面,笔者就以几个名家的课堂片段,浅析他们的课堂是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读”“悟”“写”来帮助学生丰富“积累”,提高“领悟”能力和“应用”能力的。

一、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背诵来丰富学生的积累

积累是多渠道的,不能单靠课堂,但课堂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有识之士就特别重课堂阅读、背诵的作用。郑逸农老师的《反复诵读,逐层深入——〈岳阳楼记〉教学案例》,就是以“读”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郑老师在这篇教学案例中写道:杜甫《登岳阳楼》教学步骤为:一读,初步感知;二读,探究意义;三读,体验情感;四读,换位体验。教师先用一句话开场:“今天我们将学习《杜甫律诗五首》中的最后一首《登岳阳楼》,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两个字——诵读”。在反复的朗读中,“整首诗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以后)不会轻易忘记了”。这种阅读是感悟、运用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对原作的牢靠记忆,有了阅读积累,才能很好地感悟、运用。

钱梦龙老师在嘉定区实验中学教《少年中国说》时,用“背读法”,帮学生理清句子结构特点,弄清因果关系,并板书:“老年人常思既往——故生留恋心——故保守——故永旧,青年人常思将来——故生希望心——故进取——故日新”,引导学生注重句式特点,注意因果关系,观察板书,用作者原句说,尝试背诵。学生理清思路再背,效果很好。钱老师告诉学生,这是背读法。下一个课时,钱老师继续尝试背读法。他要求学生,“为了帮助记忆,同学们也可用我上一节课板书的形式,把作者的思路理清楚。把关键词找出来。仍以两人为一组,轮流背诵,相互检查。”学生仿照老师上节课那样板书后,大家看着板书背诵,老师擦了板书后,再让大家背,“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这里,钱老师很好地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引导学生高效地阅读,大多学生能当堂背诵课文。教师少而精的引导、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积累,这样的课堂非常的实在、丰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二、一步步启发学生感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读的过程,就必然伴随感悟,否则,读不出作品的韵味、内涵,也不容易背诵,就算死背下来了,也记不牢,记牢了也不能很好地提炼、应用。

前面提到的郑逸农老师的以“四读”贯穿的《反复诵读,逐层深入——〈岳阳楼记〉教学案例》,每一读中,都离不开“悟”。“一读,初步感知”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原初的体验。初读学生就“悟”得不错,诗的意境、感情基调学生都把握得比较好了。在这基础上,郑老师让学生自己再去阅读、感悟,引导学再思考、探究、体验、换位体验,让学生说出、写下自己的感悟。

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味,才能“品”出味来。关键是我们从哪里去“引导”学生“悟”。王荣生教授说:“在哪里‘导、‘导什么,在什么地方‘点拨,‘点拨什么,在什么时候‘引导,从什么地方去‘发现,这些都是‘样本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的关键。韩军的《我教李商隐的〈隋宫〉》的叙述里,多处在引导学生悉心领悟,许多“引导”“点拨”都非常高明、巧妙!

从导入的猜谜语起,韩老师就开始教学生感悟,多处假设——换字、换句,虚拟种种情景,感悟李商隐诗作中,词、句的表达效果。尤其是带着学生分析“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和“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时,韩老师更是抓住“应”字和“若逢”“岂宜”几个语言片段,联系隋炀帝杨广贪婪、奢侈、荒淫的实况,诗人李商隐说话的口气、对隋炀帝的态度,引导学生认真感悟,充分讨论。

这些名师课堂,给我很多的启示:课堂珍贵的四五十分钟,教师要舍得给學生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去阅读、感悟,学生才会有大的收获,有浓厚的兴趣。

三、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写作,就要在“读”和“悟”中穿行。任玲老师说,“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但吸收的东西不能直接倾吐出来成为作品,输入的东西不能直接输出来成为作文。这当中要思考、感悟,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观点理念、思想情感,凝成文字,变成文章。

如余映潮老师教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布置学生写诗。余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设计分成三个板块,教师找到很好的拓展点,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始》。在进行第三个板块的教学时,余老师让学生充分活动,要求学生写诗:“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呢?我们要抒发一下对生活的感怀,现在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第一句写诗,写三句诗,当然,如果大家写六句、八句就更好,开始。”

大家当堂纷纷展示自己的诗作,老师做了精当的点评,然后,老师也念了自己写的诗。最后,老师投影,让同学们一起朗读诗人邵燕祥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这真是别出心裁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只有满足和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课堂教学才符合课堂教学基本的规律和原则,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少讲、精讲,巧妙引导学生去阅读积累、用心感悟、悉心写作的课堂,才是丰实、高效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很好地一起成长。

作者单位:云南宣威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名师板书生活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浅议"名师"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生活感悟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无厘头生活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