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一声离裂的炸响

2018-11-20 06:07颜晓丹
红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品茶红梅茶香

颜晓丹,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编辑工作20年。早年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写作,写有报告文学20多万字。近年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在《广西文学》《红豆》《南方文学》《河池文学》等刊物发有作品,有作品入选2015年《广西文学》散文新锐。

一片叶子,似乎在用它细密的锯齿拒绝一切,但它光泽明亮、温柔细绒的外表总让人忍不住想轻握手中,轻轻抚摸,然后细细回想那纵横交错的叶脉里的无数光阴。

你一定知道,这就是茶树叶了。

但现在我要说的只是六龙茶,是“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的极品茶叶。一个御天的茶品,究竟承载了多少时空的转移和交割?我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很长的故事。

其实,所有的故事都在茶里。

红梅洗净双手,端坐桌前,现在,她要为我们泡上一杯上好的六龙茶。这一路听她讲了太多关于六龙的茶事,一个全身充满茶味的女子,总有一股特别的古典的韵味,20年了,这一路茶事走来,已然洗去浮躁、奢华,沉淀着岁月淡淡的馨香。

我也端坐桌前,期待这一次美好的品茶。

红梅手势娴熟、优雅。玻璃盖碗预热、小袋茶叶拆封倒入,手按盖子、抬起,然后,轻轻摇晃,于是,那些被封存了许久的茶香,在这样的热和碰中,如一个出浴的少女,慵懒地舒展、释放身姿。我接过茶杯,深深地吸一口这馥郁的浓香。我的样子一定是未曾闻过好茶的愚样。

一片茶叶,据说它薄薄的体内蕴含有300种芳香因子,这世上能完全品尝到这么多茶香的人几乎没有。在茶香的世界里,我只是一个初次闯入的新奇者,现在还想成为一个真诚的探索者。我已经被红梅的讲述深深迷住了。其实,每一道茶香就是一个故事,那飘散出来的缕缕香味就像一个脾性变化多端的女子,让人时而莞尔,时而粲然,时而掩口,时而粲齿,每一种样子都惹人心动。茶香也如一个灵性之物,同一种茶叶会因土质、温度、湿度、采摘时间、炒制的火候不同而散发不同的香味,展现不同的品质。古人品茶时要焚香听琴,不仅仅是想营造一種氛围,还因为,茶香在檀香与琴声的呼唤中苏醒,然后与之共舞,在舞蹈的轻柔缓急中散发出不同的味道。这是不是太玄乎了?于是我轻抿第一道茶,浓郁的香气霎时在我的嘴里游走,我似乎听到麦浪翻滚的声音,一片稻香朝我奔涌而来,我放开胸怀,放下执念,一杯接一杯,享受这随波逐流的惬意。恣意间,第二种茶已然泡好,那是早已闻名的岩赤金芽,金毫显露,明艳动人,忍不住抬手,又一杯流进我的嘴里。瞬间,一股浓郁的炭烧咖啡之味在嘴里弥漫,似炎热天空下异国女子的热情飞舞,媚眼间草木顿失光芒。我有些惊异,抬眼望红梅,期冀得以解惑。红梅轻笑道,每个人的品茶体验都会因人而异,这就是茶道的乐趣……还没回过神来,第三种茶又递到我的面前。细细闻之,竟是一种别样的清甜。轻尝一口,那回荡在嘴里的咖啡味迅速退却,一股玉米须的清香占领整个口腔,进而咽、喉、肠、胃……直至漫延全身,这冰火两重天的极致,让人不由得动容。

见我有了别样的体验,红梅又开始讲述下一个茶事。很多年前,她与同事开始经营河池第一家御壶春茶庄时,便已天南海北地去品茶、购茶。有一款茶,一杯喝下去,背脊突然发出一种热量,让手、脚、全身都有了感应,那是一杯让她刻骨铭心的茶,可惜已成绝品。红梅叹息。现在,再也寻不到这样的茶味了,因为这样的茶,一定需要有几十年炒茶功力师傅用经验、耐心、火候精心炒制。如今,人心已经越来越浮躁,那样的茶味,再也品尝不到了……红梅有些惆怅。

我相信,是这种种的“惆怅”让红梅提醒自己要用心去经营每一道茶。那年,红梅和她事业上的伙伴不惜重金从安徽请来有20多年炒茶经验的戴师傅,为六龙茶业炒制翠片茶。他们都明白,只有人的双手,才懂得力道的轻重缓急,当手的温度渗进茶叶的每一段神经末梢,进而摸清茶叶的脾性,才能让每一片茶叶相差无几,才能炒制独一无二的翠片茶。如此用心,进度必定缓慢,炒茶的戴师傅沉心静气,每天细听慢作、心手合一,但每天最多也只能炒制五斤,这样的进度,根本跟不上卖茶的节奏,但他们不急,炒茶和品茶一样,需要静下心来,需要慢慢复慢慢。在这浮躁的俗世中,只有用心经营,才会为自己赢得一片明净。

我们所在的茶室的门外,正是六龙茶厂。和想象中的不太相同,茶厂外表朴拙、沉默,透着岁月深深的印痕。厂房还保留着60多年前的建筑,那些泛着青苔的石头让人一望就看到了故事,关于六龙茶的故事。

制茶车间里飘出缕缕茶香,这是正午,万物昏睡。我们换鞋进入,那里只有两个师傅在安静沉默地工作,我们和他们一起,都被包围在浓得化不开的茶香里。这方天地,已然是另一个世界,茶香缭绕,自带仙气……

《周易·乾·彖》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时”为因时,“乘”为驾,“六龙”即乾卦飞、潜、跃等六龙,“御”为驾御。凭因不同时机分别运用飞、潜等六龙以驾御天道。天道,就要懂生之沉浮,“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金木水火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万物而为天地。懂天道,才能成万物,才能和而不同,矜而不争,以纯净和真实抚慰浮躁的人心,成就与世无争的独立。

这,便是六龙茶名的起源。

追着这起源,我们来到六龙茶的原始之地。

今天天气微凉,还有细细的雨丝,在云雾缭绕的龙马群山间,占地2000多亩的六龙茶树基地,丘陵起伏,满眼皆绿,连空气都泛着茶树的清香。一位阿婆在低矮的茶树间采摘嫩叶,阿婆满面皱纹,慈眉善目,在与红梅打招呼的瞬间,十几枝嫩叶已被收入囊中。不用猜,这一定是老茶农了,许是阿婆小时候,就是她的妈妈带着她在这里采茶。阿婆60岁的样子,已看过了岁月,走过了风雨,但这里栽种茶树的历史,却已有了800多年!岁月更迭间,不知汲取多少天地的精华,茶树们在得到一遍遍的疏理与呵护后,早已打通叶脉,理顺气息,所以才生得如此健康,才锁得住如此香味。茶树在经年的生长中会产生变异,因此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龙马茶叶基地就对原生茶树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改良,让六龙茶在品质和产量上都有了一次质的跨越,如今市场上六龙茶所用的茶青大部分采自茶树龄至少在三十年以上甚至更为久远的茶树,这在市场上是很罕见的。从那些低矮密集的茶树根中,从那些灰白粗糙的皮囊,人的肉眼永远看不到的微生物所释放出的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演绎着一个植物世界的经久秘密。

不远处,几位茶农沿着丘陵蜿蜒而下,蓝色的粗布衣裳、竹编的小巧背篓,轻声笑语间,已从身边低矮的茶园轻身掠过,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红梅说我们往下走吧,体验其中的氛围,你会喜欢的。其实从在路口看到的第一眼开始,我已经喜欢了。茶园,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啊!

水汽氤氲中,一条石板路连着一个又一个山头,下坎、上坡、拐弯,再重复,我们终于到达山顶上的凉亭,那是一个可以极目远眺的所在,这样的时刻,我想起那句话:时光未央,岁月静好……

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情境真的很适合回忆。

往事并不如烟……

10多年前,红梅还是一个青涩的少女,当许多同龄人总在夜色迷茫中寻找青春的出口时,红梅却在结束白天的工作后选择了亲近神奇的茶艺。灯光下,她沉迷于夜复一夜的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和品茶,这一切让她流连忘返、欲罢不能。不久,她在朋友的引荐下与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启了河池第一家茶艺馆——御壶春,开始了河池茶文化的开创与推广,直至后来他们一起组建了“六龙团队”,一起承包南丹六寨的六龙茶厂,从而开始了产、研、制、销一条龙的六龙茶产业。

现在,我们就站在六龙茶的出发地。从青春年少到四十芳华,从深迷茶艺到成为企业的合伙人,这么一路走来,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我这样问红梅。她浅浅一笑,说没那么夸张,反正就这么过来了,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短短数言,掩藏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我想,她就是这样的红梅吧,六龙团队就是这样的团队吧,不骄、不傲、不躁……每个人都把自己活成一杯沁人心脾的茶。

红梅突然问我要不要喝冷茶。冷茶?我有些奇怪。就是冷水泡的茶呀!我的好奇心被勾起了。在我对茶的有限认识里,喝冷茶是有害的,违背茶的养身原则。难道这冷茶竟有不同?只见红梅从包里拿出两袋小包装茶叶,倒进我们带来的两瓶矿泉水里,静置片刻,茶叶在水中像一朵小花慢慢盛开。我有些期待,然后,我也慢悠悠地,一邊细细品茶,一边听她讲那些久远的茶事。说话间,似乎有一朵丁香的气息在我的嘴里慢慢绽放。很快,那气息在全身游走,就像被打通任督二脉,全身通透。为什么会这样?我实在疑惑。于是,在这个四野都是茶香的丘陵间,又一个茶事在风中缓缓展开……

那年夏天,红梅与家人一起正在为打油茶做准备,家人用冷水泡了一盆茶备用。后来剩下不少,红梅一个顺手,把半盆茶水倒进清洗池里。瞬间,一股淡香氤氲而起,红梅是对茶香极敏感之人,这从未闻过的茶香让她有些惊异。回到茶厂后,她便开始查阅史料,与茶师交流认识。在日夜的研习中,在无数次对温度、火候的掌控中,茶师终于研制出适合人体养身的六龙冷水茶!前些日子,南丹与荔波召开旅游合作交流会,其间与会人们到六龙茶园参观,红梅供出这一款新颖的冷水茶品。客人们在品尝之后的愉悦与赞美,让他们收获了最大的幸福。

红梅的叙述轻松、愉悦,连着我也变得轻松愉悦起来,那是一个人对茶的钟情与喜爱到了极致后所带给旁人的美好体验。在这广阔的丘陵间,有着她与事业伙伴更多的期盼:草海、红枫、白果林、梯级河流、民宿、茶食……那是所有喜爱自然、喜爱田园的人心之所向,他们是要在这里建造这样一个所在,成为桃源之士神往的土地。

说话间,天空已经放晴了。这时候的茶园,有许多缤纷的蝴蝶在飞舞,辛勤的蜜蜂也在嗡嗡作响,天空不时有群鸟掠过,一切生灵在和谐中生长,而我们,是其中的一分子。

六龙茶树的种植已有800年历史,这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茶树种了,宋元华彩、土司风雨、民国风云,每一道年轮都在述说着岁月的风尘和坎坷。

我们最后到达的地方是龙马庄——莫树杰将军辞官返乡之地。沿着后山坡道行至子华公园,感受将军当年带领村民种植龙马茶的忧与盼,与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白崇禧、于右仁于冠树下品茶论天下的激与愤。生活在弥漫的硝烟中彷徨而行,唯有一杯清茶,可以暂时安抚慌乱的内心。当年那些龙马庄茶农的后人,如今仍有在此种茶谋生。他们的血脉里,是否仍然流淌着关于茶树的生存与延续的故事?龙马庄承接着一个将军半生的荣辱,承载着近百年的风霜。当后人把龙马茶改名为六龙茶时,是否已经感应到将军当年为国戎马半生的忧愤和带领村民种植茶树的豪情?他们将以何种勇气和智慧承载那经年的峥嵘岁月?

几棵冠树成半围拢之势在山间的一块平地展开,冠树旁,一匹白马悠闲地咀嚼着青草,岁月已流淌成一条平静的河水,生活已在安静中品茶而行。红梅洒脱地立在冠树之中,打开双臂,紧闭双眼,让四面围拢过来的凉风把她包围。我在想,这样一个终日在茶语间游走和生活的女子,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想要活成的样子?

越往上走,我看到更多的茶树。这些茶树,都有60年以上的树龄,眼前的几棵高大、招摇,树叶已呈紫红色,每一瓣叶面锃亮、夺目,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样的茶树,我从未见过,难道所有的茶树不应该都是低矮的被修剪过的吗?因为只有这样,茶树才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制茶所需要的茶青,但眼前这些高大的身姿,已超出我的认识范畴。红梅指着其中一棵说,现在已经没有人说得出这棵茶树生于何时,也不知有多少年没有修剪过了,这样的茶树在这山中随处可见。红梅在说这些的时候,脸上露出满足的神色。他们每年收购的这些茶青,正在补充着六龙茶业成长的步伐。现在我已经知道,这些茶树在经年与土壤中的矿物质、气温、水质相结合中,在产生变异的过程中,叶子由绿变红,累积着越来越丰富的花青素,成为人体大量需要的养分。同时,茶树体内众多新物质在树冠与根系合成和转化下,最终演变成为一个巨大的、难以计算的基因库!

有那么一刻,我感受到了来自远古、来自天空的无限能量与震撼,似乎有一扇未知的大门向我缓缓打开。我走进去,却无法分辨那千丝万缕、缠绕重叠的时间密码,我只有轻轻地抵近一片红色,细细地嗅着那淡淡的馨香,静静地听那叶片世界的不断交融与嬗变。这时,我似乎听到一声离裂的炸响,在叶的世界里,宣誓了又一种生命的诞生!

责任编辑 谢 蓉

猜你喜欢
品茶红梅茶香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天下第二泉
品茶
雨夜吟
悠远的茶香
茶香苗韵
茶香的五种层次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来一杯午后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