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心脾相关病因病机理论的古文献探析

2018-11-20 01:38黄楚君朱梓波薛素琴陈达灿
关键词:特应条文心火

黄楚君,朱梓波,薛素琴,陈达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特应性皮炎(以下简称“该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多发于婴儿及儿童,以长期反复发作的瘙痒、皮损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异常、皮肤常驻微生物菌群改变有关[1-2],受遗传、环境或食物变应原等因素影响[3],目前治疗以抗过敏、免疫调节、皮肤功能修复等为主,但多数患者治疗难以痊愈,仍以症状控制为主;中医药治疗该病也具有潜在的疗效与优势[4-5]。中医临床实践中,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是诊疗决策的基础,尽管在古代并无该病名,但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亦可在中医古代文献中管窥一二。因此,通过对相关古代文献的梳理,从中探析前人对该病的认识,并于现代医学认识相互印证,可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1 古代文献检索与纳排标准

1.1 确定检索词 基于前期研究,笔者认为该病相当于中医学“浸淫疮”、“四弯风”、“奶癣”、“乳癣”、“胎歛疮”、“血风疮”的范畴[6],因此确定上述关键词作为检索词。

1.2 检索工具 中华医典[7]。

1.3 文献条文纳入标准 结合特应性皮炎的现代医学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8],确定文献条文的纳入标准。文献条文内容中包括:①描述相关病因病机;②描述典型皮损形态:皮损呈渗出性湿疹样、痒疹样苔藓化丘疹、肥厚斑块苔藓样变为主,皮肤干燥、粗糙、苍白、灰暗或干冷;③描述相关的症状,如瘙痒、渗出等;④描述发病部位:婴幼儿累及面部及躯体伸侧,年长者可累及躯体屈侧。其中①为必备条件,可合并②③④中任一条或多条。

1.4 文献条文排除标准 ①内容重复的文献条文;②与特应性皮炎无关的文献;③单纯描述病名、症状或治疗方法,而无相关病因病机描述的文献。

2 文献检索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共检索到古籍条文294条,由2名专科中医师独立阅读后,对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判断,意见不一致时由高年资医师参与讨论决定。经研读后,排除不相关的条文218条、重复条文5条、不含病因病机的条文23条,最终纳入相关的文献条文48条。

2.2 文献分类情况 所得文献分别来自《诸病源候论》、《医心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疡科捷径》、《幼科概论》、《医宗金鉴》、《幼科发挥》等古代经典著作合计30部,年代从隋唐至明清,以明清朝代为主,条文描述内容涉及的要素除病因病机外,部分也包含症状和治疗内容,见表1。

3 特应性皮炎病因病机理论探析

通过对所得古文献条文进行研读和分析,并结合其他中医经典古籍中有关论述,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探析。

表1 条文涉及要素分类

3.1 脾土不足与心火偏盛贯穿该病始终

3.1.1 脾土不足为枢 该病好发于婴儿及儿童,而中医认为幼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现代医学也已证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需历经数年才能发育成熟且趋于成人化[9]。《万氏育婴秘诀》指出“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温病条辨》谓“小儿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10]。《育婴家秘》中提出“小儿脾常不足,非大人可比。幼小无知,口腹是贪,父母娇爱,纵其所欲,是以脾胃之病,视大人犹多也,故脾胃虚弱,百病生矣”[11]。婴幼儿因生长发育迅速,相对于成人对精血津液等物质需求更多,但是小儿形气未充,机体虽已形成物质基础,但尚未充实和坚固,生理功能亦未成熟;而其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加上部分家长喂养不当,极易被饮食所伤,出现积滞、呕吐、腹泻等脾系疾病。而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说“若无土气,何以生长收藏;若气无土,何以养化万物,是无生灭也”[12]。《幼科概论》云“湿由脾气虚弱,不能运化以行水,水性凝滞不动,日久腐化,转侵脾土,以成种种湿症之象也[13]。其症象面色暗白,皮肤粗糙不润……四肢身体面部等处,生有癣及湿疮,是脾湿外出,湿气散化象”。可见,脾乃后天之本,脾伤则易造成其他脏腑濡养不足,从而百病由生;而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以婴幼儿为主,这与其脾土不足的生理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脾虚水湿运化失健,泛溢肌肤,故而出现奶癣、湿疮等,因此,脾土不足在该病发病中占据主导地位。

3.1.2 心火偏盛为机 早在《素问》就提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幼幼集成》提到“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世间疮疡疖疥,惟小儿最多,岂其稚阳纯气,易与岁运火政相乘耶”[14],认为以疼痛、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皮肤疾病,其病变脏腑为心,而该病以长期反复瘙痒为其主要表现,可见心火偏盛是该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医宗金鉴》“浸淫疮,此证初生如疥,搔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浸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15]。明朝汪机在《外科理例》亦提出“小儿纯阳多热,心气郁而多疮疽,胎食过而受热毒”[16]。揭示了浸淫疮乃心火偏盛,脾虚夹湿,外感风邪而发。后《医心方》中亦提及“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以其渐渐增长,因名浸淫疮也”[17];《圣济总录》“心恶热,风热蕴于心经,则神志躁郁,气血鼓作,发于肌肤而为浸淫疮也”[18];均指出浸淫疮病位在肌肤,而与心相关,乃因心经郁热,发于肌肤所致。可见,除脾虚不足外,心有余而易化火的特点也是该病的发生、发展的枢机之一。

3.2 风湿热为标 对于该病的外邪病因,历代亦有相关论述。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及“夫内热外虚,为风湿所乘,则生疮。……,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19],此处概括说明了诸疮之发病乃肺脾两虚生湿化热,风湿热相搏,发于体表而成。《普济方》有云“夫小儿体有风热,脾肺不利,或湿邪搏于皮肤,壅滞血气,皮肤顽厚。……搔之即黄汁出,又或在面上皮如甲错干燥,谓之奶癣”[20]。《疡科捷径》“四弯风,岁腿弯生,淫痒滋延似癣形。外受风邪兼湿热,……”[21],均指出四弯风乃因内有湿热,外感风邪而致。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上述条文所描述的皮损表现,与临床所见该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吻合,而其发病则是由于脾虚导致水湿运化失常,或肺卫不固,外感风湿热邪,风湿热浸淫肌肤,肌肤失养所致。

此外,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还提出“小儿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其疮初出甚小,后有脓汁,浸淫渐大,故谓之浸淫疮也”,首次提出了小儿浸淫疮的发病,是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心、肝常有余,易内生有热,再外感风湿之邪,风湿热邪相搏而发。可见,在该病的病因分析中,历代医家不仅未曾忽视“脏腑”内因,也十分重视风、湿、热等外因的作用;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生命早期暴露于内毒素、日间托儿所、家畜和宠物等,更容易导致该病发生[22],与上述条文所说的标实之邪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均十分重视外部因素的致病作用。

3.3 胎毒、遗热为伏邪 阅读古籍条文发现,古代医家多强调胎毒、遗热在小儿浸淫疮、奶癣等发病中的重要性。如《幼科发挥》“大抵小儿之病,大半胎毒,而小半于伤食也,其外感风寒之疾十一而已。盖小儿之在胎也,母饥亦饥,母饱亦饱,辛辣适口,胎气随热,情欲无节,或喜怒不常,皆能令其子受患”[23]。此外,万全在《幼科发挥》中亦提出“小儿诸疮,皆胎毒也……,父母命门之中,原有伏火,胚胎之始,儿则受之,既生之后,其火必发为痈疽丹疹癣,一切恶疮,名曰胎毒者是也”[24]。《幼科证治大全·九五诸疮癣疥》云“小儿脏腑,本是火多,况有失调。外受风寒,郁而为热,内袭母乳五味七情之火。发于内者,则为内惊。发于皮肤之间,则为疮癣疖毒”[25]。《外科正宗》描述“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26]。清代《医宗金鉴》曰“胎歛疮,此疮始发头眉间,胎中血热受风缠……”[27],《洞天奥旨·卷九》“胎毒疮恋眉疮,疮生于头上、眉上,终年终月而不愈,皆受母胎之毒也”[28]。均揭示小儿疮癣之病,乃因母体七情不畅,饮食不节,化而为火,小儿在胎中受毒或后天摄食母乳,伏邪遗留体内,外发于肌肤而为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该病患者约70%有特应性疾病的阳性家族史,而父母一方有特应性疾病的儿童发病风险是无遗传背景儿童的2~3倍,如父母双方均有特应性疾病,则该风险为增加3~5倍[29],亦可从生物遗传学角度,对古代医家胎毒、遗热之说加以旁证。

综上所述,古文献中对特应性皮炎心脾相关病因病机理论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其病因可归于先天胎毒遗热、后天脏腑失调及外感风湿热邪,三者在疾病的发展中可交叉错杂,病性属本虚标实;但其核心病机乃脾虚和心火,脾虚生内湿,浸淫肌肤,心火致郁热,疮生痒甚,与外邪相合终致疾病反复发作,临证可以从健脾清心祛邪角度进行论治,基于该理论而开展的临床研究,其结果表明可获较好疗效[30]。因此,基于古文献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其病因病机,对该病的中医临床实践、临床疗效提高和科学研究开展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特应条文心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五)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降心火不能单用“苦降”
益生菌在防治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探究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依巴斯汀三倍剂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