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远遥,姚春海,田凤艳,曲韵,陈少君,王晶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科依托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课题,门诊应用清热除湿汤内服联合皮湿1号外用治疗湿疹湿热互结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赵辨著《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湿疹西医诊断标准[1];②符合湿疹湿热互结证中医证候标准[2];③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④受试者或监护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治疗前受试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⑥皮损面积小于体表面积30%。
1.1.2 排除标准 ①已知对本研究中药物的任何成分过敏者;②受试者入组前2周内曾接受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可能影响湿疹的系统性治疗(免疫抑制剂,细胞生长抑制剂),近1周内口服过抗组胺药物或者外用过糖皮质激素制剂;③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1.3 剔除、脱落标准 ①剔除:误纳、误诊、1次药未用、无任何检测记录者。剔除病例应说明原因,保留记录表备查,不作疗效统计分析;但接受至少1次治疗,且有至少1次安全记录者,参加不良反应分析;②脱落:已入组但未完成临床方案观察的病例,病人自行退出、失访,或因依从性差和夹杂症由医师令其退出,应视为脱落病例。如有基线药效数据,可将其最后1次主要疗效指标结果转接为最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1.4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门诊湿疹受试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9~59岁,平均(32.13±7.13)岁,病程 1~30周,平均(4.32±3.49)周;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20~52 岁,平均(34.97±9.03)岁,病程 1~27 周,平均(4.94±3.38)周,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s)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s)
组别 性别 年龄(岁) 病程(周)试验组 男2 2 女1 8 3 2.1 3±7.1 3 4.3 2±3.4 9对照组 男2 0 女1 9 3 4.9 7±9.0 3 4.9 4±3.3 8 P 0.8 9 2 0.7 3 2 0.6 3 1
1.2 方法 治疗方法:试验组为清热除湿汤口服联合皮湿1号方外用。清热除湿汤组成为:龙胆草12 g,生地30 g,车前草、生薏仁各15 g,黄芩、苦参、白鲜皮各10 g,生甘草6 g,采用颗粒剂型,由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沸水约400mL冲服,2次/d,早晚各服用200 mL;皮湿1号方:马齿苋,龙胆草,生地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制剂室提供,药物粉成细粉,过100目筛,装袋,30 g/袋。1袋/次,用沸水1 000 mL冲开。急性炎症渗出明显者,将药液放凉做冷湿敷,亚急性、慢性期皮损将药液放温浸泡、洗浴患处,2次/d。对照组:氯雷他定片剂口服(开瑞坦,拜耳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规格 10 mg×6)1 片/d,1 次/d;外用药:急性炎症渗出明显者,用3%硼酸洗液(信龙,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883,规格250 mL/瓶)做冷湿敷,亚急性或慢性皮损外涂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95,规格10 g/支)外涂,2次/d。疗程: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3个疗程(6周)结束后评价整体疗效。
疗效评价方法: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湿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3]:主症按照4级(0分、3分、6分、9分)评分标准进行评判,包括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损形态3个维度,均为0~9分。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值-治疗后总积分值)/治疗前总积分值×100%。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按照尼莫地平法判定。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安全性评价:试验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和肝功能(ALT),肾功能(Cr、BUN)的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用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集(PPS)分析的原则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停药后随访时的病情变化采用t检验;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试验组脱落2例,脱落率5.00%,对照组脱落3例,脱落率7.69%,实际完成入组74例,其中试验组38例,对照组36例。入组当日,2组受试者瘙痒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皮损形态积分以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瘙痒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2周内试验组瘙痒的缓解不如对照组,皮损面积积分、皮损形态积分以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瘙痒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4周内试验组瘙痒的缓解仍然不如对照组,但是皮损面积积分、皮损形态积分以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瘙痒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损面积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损形态积分以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6周后,试验组受试者瘙痒缓解与对照组无异,但是皮损面积积分有明显改善,皮损形态积分以及总积分有非常显著改善,见表2。
各访视点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67,P<0.05);治疗 6 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87,P<0.01)。说明试验组在治疗2周后,疗效与对照组相当,4周后,疗效优势逐渐体现,6周后,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2 各访视点2组积分比较
表3 各访视点2组有效率比较 例
不良反应:试验组有3例受试者在服药2周后出现便溏,因胃肠道反应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嗜睡、乏力症状不影响继续治疗。2组受试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异常。
湿疹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寻找一种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的中医药内外合治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比较现实的临床意义。英国学者对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系统性评价,初步肯定了传统中医药在缓解湿疹患者瘙痒与皮损方面以及减少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4-5]。湿疹为我院皮肤科重点研究病种,近二十年来,我科湿疹研究团队在黄尧洲教授以及姚春海主任医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中医药内外合治湿疹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2008—2011年,我科湿疹研究团队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课题(课题编号:CACMS08Y022)以及湿疹专病门诊,对中医药内外合治湿疹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了疗效评价与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其对于湿热互结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均有较好的疗效、较高的安全性,且湿疹湿热互结证有效率最高,可以明显缓解瘙痒与皮损,具有比较优势[6]。因此,笔者选择湿疹湿热互结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清热除湿汤为姚春海主任经验方,方中[7]龙胆草、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君药,苦参、白鲜皮、生薏仁祛风除湿、杀虫止痒共为臣药,车前草导湿热下行,生地凉血滋阴,防苦燥伤阴,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组方合理,切中病机,共奏清热除湿止痒之功。湿疹病因病机复杂,免疫异常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而Th1/Th2分化失衡引起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在湿疹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前期研究证实清热除湿汤可以改善湿疹患者的Th1/Th2分化失衡状态,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8]。皮湿1号方为我科经验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9]马齿苋,龙胆草,生地榆有一定的抗过敏、抗炎作用。
本研究依托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课题,结果显示:清热除湿汤内服联合皮湿1号外用,4周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周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本方案可以明显改善湿疹受试者的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缓解瘙痒,治疗6周后,瘙痒的减轻与对照组抗组胺药无异。可以初步认为:清热除湿汤内服联合皮湿1号外用治疗湿疹湿热互结证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其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