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勇,袁丞达,应航宇,任金平,曾武城,沈安强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7)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皮疹表现为风团,伴瘙痒。病程迁延,风团反复发作持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很难确定,大多数患者无法找到病因。由于病因难以确定和去除,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治疗困难,难以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主要以第二代抗组胺药为一线治疗用药,但在治疗上存在着不易确定维持用量、减量易复发、不能停药等诸多问题[1]。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本院自制的纯中药口服制剂抗敏止痒协定方是在国家级名老中医临床验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本科室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抗敏止痒协定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缩短疗程及帮助抗组胺药减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口碑。但该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应用一直缺乏系统的临床观察及相关的机制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将抗敏止痒协定方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观察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组胺、IL-2和IL-6的变化,以了解可能的作用机制。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病例 2014年6月—2016年5月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组。共分4组:健康体检者均来自本院体检中心,为对照组,西替利嗪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抗敏止痒协定方组(口服抗敏止痒协定方),联合用药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加口服抗敏止痒协定方)。对照组 30例,年龄 19~75岁,平均(44.32±14.45)岁。西替利嗪组 64 例,年龄 28~81岁,平均(48.33±16.17)岁,病程 6~84个月,平均(34±20.99)个月。抗敏止痒协定方组 68 例,年龄 16~81岁,平均(43.27±17.05)岁,病程 11~42 个月,平均(23.13±8.84)个月。联合用药组 63 例,年龄 25~79 岁,平均(43.82±15.96)岁,病程 7~48 个月,平均(23.42±7.94)个月。
1.1.2 诊断和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2],病程≥6个月,能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诊者。排除标准:就诊前2周内应用抗组胺药或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药物者;伴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检测方法
1.2.1 主要药物及试剂 盐酸西替利嗪片,瑞士UCB Farcim SA 公司生产,规格 10 mg×5片/盒。抗敏止痒协定方为本院自制,为机配颗粒型中药,患者开水冲泡后口服。细胞因子IL-2和IL-6 ELISA试剂盒购于美国R&D公司,组胺检测试验盒购于法国Diaclon公司。
1.2.2 分组给药 西替利嗪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d。抗敏止痒协定方组:口服抗敏止痒协定方,1包/次,2次/d。联合用药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 10 mg,1次/d,口服抗敏止痒协定方,1包/次,2次/d。总疗程均为4周。
1.2.3 临床疗效观察及疗效判断 采用文献[3]标准进行评分,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各评分1次,临床主客观症状观察项目包括瘙痒、红斑、风团大小和数目、睡眠情况,皮肤划痕征,伴发腹痛情况,按0~3级标准评分。疗效判定标准:整体疗效按疗效指数以痊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标准评定,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痊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60%≤疗效指数<90%,好转为20%≤疗效指数<60%,无效为疗效指数<2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2.4 不良反应观察 临床症状包括嗜睡、乏力、口干、腹泻、食欲下降。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2.5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血清IL-2、IL-6的表达水平,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各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用ELISA测定血清IL-2、IL-6的表达水平,试剂盒均为美国R&D公司产品。实验分组同上。
1.2.6 组胺测定 参照文献[4]的EIA法及组胺检测试验盒说明书,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的血清组胺水平。首先在干净塑料管中加入25 μL乙酰化溶液、100 μL 标准品、质控、样品及 25 μL 乙酰化缓冲液,立即振摇,室温下于抗体包被板中加入50 μL乙酰化标准品、对照及样品(均为复孔),然后每孔再加入200 μL酶结合物,4℃350次/min孵育2 h;洗板后甩干,每孔加入200 μL反应基质,最后每孔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于芬兰Labsystems全自动酶标仪405 nm和414 nm处(双波长)测吸光度(A)值,绘制标准曲线,从中即可求得组胺浓度。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症状体征评分和细胞因子、组胺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治疗后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比较 治疗2周和4周后,西替利嗪组和协定方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16、0.083,P 分别为 0.898、0.669)。治疗 2 周后,联合用药组的有效率高于西替利嗪组和协定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637、5.202,P分别为0.018、0.023)。治疗4周后,联合用药组的有效率高于西替利嗪组和协定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 13.257、10.823,均P<0.01)。见表 1。
2.2 治疗前后细胞因子IL-2和IL-6水平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细胞因子IL-2和IL-6水平均明显增高(t分别为 58.09、17.5,P 均<0.01)。与患者组比较,治疗后西替利嗪组、协定方组、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因子IL-2均明显降低(t分别为23.31、23.59、29.19,均P<0.01)。与患者组比较,治疗后西替利嗪组、协定方组、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因子IL-6水平均明显降低(t分别为 11.4、13.71、15.88,均P<0.01)。与西替利嗪组和协定方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因子IL-2水平降低(t分别为18.93、18.84,均P<0.01)。与西替利嗪组和协定方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t分别为5.53、2.29,P 分别为<0.01、0.03)。见表 2。
2.3 治疗前后血清组胺水平检测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血清组胺水平明显增高(t为31.89,P<0.01)。与患者组比较,治疗后西替利嗪组、协定方组、联合用药组的血清组胺水平均明显降低(t分别为 5.22、10.28、19.37,均P<0.01)。与西替利嗪组和协定方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的血清组胺水平降低(t分别为 18.69、19.42,均P<0.01)。见表 3。
2.4 不良反应 西替利嗪组有10例出现嗜睡和无力,有8例出现口干。协定方组有4例出现大便变稀,4例出现食欲下降。联合用药组有11例出现嗜睡和无力,有6例出现口干,有6例出现大便变稀,7例出现食欲下降。均不影响治疗,余未出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其主要病因病机有:先天禀赋不耐,或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侵袭所致;风邪多与寒邪或热邪相兼,搏于肌肤腠理;或饮食不节,致湿热内蕴,化热生风;或情志内伤,肝肾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等等。本院自制的中药口服制剂抗敏止痒协定方是在国家级名老中医临床验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含有中药磁石、当归、红花、防风、荆芥、乌梢蛇、黄芪、柴胡、五味子、羌活和甘草。其中防风、荆芥、羌活、乌梢蛇合用有很好的祛风解表和止痒的功效;红花、当归均有活血功效,当归还善于补血;黄芪有补气和益卫固表的功效;柴胡有解表和疏肝解郁的功效;磁石与五味子合用有很好的镇惊安神功效;甘草有益气和调和诸药的功效。该协定方诸药合用,既有祛风解表止痒和镇惊安神的功效,又兼顾补气补血和活血。本科室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抗敏止痒协定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很好地控制症状、缩短疗程及帮助抗组胺药减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表1 各组疗效比较例
表2 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pg/mL)
表3 治疗前后血清组胺水平比较 (mol/L)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和4周后,协定方组与西替利嗪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抗敏止痒协定方能有效的控制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而且,联合用药组的有效率高于西替利嗪组和协定方组,表明二者在治疗上具有协同性,合用能更好地控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荐。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方面,口服协定方组的患者中有少数人出现了大便变稀、食欲下降的不良反应,但是症状轻不影响治疗疗程的完成。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其中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是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在Ⅰ型变态反应中,组胺是主要的炎症介质。西替利嗪是一种特异的组胺拮抗剂,本实验结果表明其还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组胺水平。在本实验中,抗敏止痒协定方治疗能降低患者的血清组胺水平,二与西替利嗪联合用药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清组胺水平降低,但是其具体机制不清楚,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还是其他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Th1 细胞主要分泌 IL-2、IFN-γ、TNF-α 等,称为Th1型细胞因子。Th2细胞主要分泌IL-4、5、6等,称为Th2型细胞因子。Th1/Th2平衡影响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有密切的关系[5]。在以往的研究中,Th1细胞优势或Th1细胞优势均有报道,但都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确实存在Th1/Th2失衡并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选择合适的药物干预纠正Th1/Th2失衡,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6]。其中Th1型细胞因IL-2是T细胞的自分泌生长因子,也是B细胞旁分泌生长因子,因此对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均有重要的辅助作用[7]。Th2型细胞因子IL-6为B细胞生长因子,当炎症刺激时,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所释放,对多种细胞有促炎作用,也是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外周血IL-6的水平已被用于一些炎症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个相关指标[8]。本研究中,慢性荨麻疹患者的Thl型细胞因子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6水平均增高,表明慢性荨麻疹的确存在Th1/Th2分化失衡。本研究中治疗后IL-2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表明降低细胞因子IL-2、IL-6的水平是治疗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以往的研究认为[4],组胺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IL-2的生成。但在本试验中,组胺的升高和降低与IL-2的水平是同步的,其原因和具体机制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