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高质量就业的16条政策建议

2018-11-20 05:59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29期
关键词:小微高质量技能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 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稳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大的民生。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820万人,促进就业任务更为繁重。各地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发展壮大新动能,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

(一)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抢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等,创造更多高层次和更高质量就业机会。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分享经济等创新发展。改进新兴业态准入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鼓励创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面向新兴业态企业开放,符合条件的新兴业态企业均可享受相关财政、信贷等优惠政策。

(二)打造多元化创业载体。充分挖掘和整合资源,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创业载体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创业集群。高标准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园区,完善创业园建设管理和奖补机制,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和综合配套服务。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资源集聚和辐射引领作用,建立创业载体发展联盟,开展创业载体建设运营经验交流和前瞻性研究,推动创业载体提档升级。

(三)鼓励扶持以大学生为重点的各类群体自主创业。全面实施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跟踪服务,落实资金、场地、项目等创业重点帮扶政策。突出引进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鼓励科技人员到科技园创办创业型企业,带动更多的人才资源集聚,以人才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推动设立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基金。

(四)提高重大项目对就业拉动能力。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建立重大项目就业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重大项目对就业拉动能力,实现招商引资、项目立项、土地征收、项目实施与就业联动。围绕重大项目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需求,主动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五)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落实小微企业降税减负和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政策,及就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扩大就业容量。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小微企业园区建设,搭建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推动小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广小微企业服务券和科技创新券,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质量就业能力

(六)强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同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职工技能提升、岗位转换,围绕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引导和支持企业完善职工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岗前培训、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强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改进技术工人技能评价方式,支持企业通过项目工资、协议工资以及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强化薪酬激励,促进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

(七)实施数字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将数字经济相关职业纳入就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范围,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字人才教育资源建设投入力度,创建一批数字人才培养示范机构。大力发展“互联网+”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家政养老就业岗位。

(八)健全联动机制,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立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变化联动预警机制、培训课程动态调整机制、资金投入与培训效果评估挂钩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促进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协调联动,加快培养适应市场用工变化的技能型劳动者队伍。

(九)深化就业领域改革,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健全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作用,推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契合受教育者需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造能力。

(十)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培训。组织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人员参加创业创新培训。以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就业和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群体为重点,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创业培训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网络平台等,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新素质培养、创业项目指导、开业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等培训,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十一)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大规模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现培训对象普惠化、培训资源市场化、培训载体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管理规范化。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高质量就业服务

(十二)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将公共就业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渠道以及服务资源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公共就业服务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透明以及用户至上得到更高体现。要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支持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运用“互联网+”提供的创新动力和创新平台,从理念、内容、模式、机制和方法等方面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创新以及组织和流程再造。

(十三)精准做好就业创业服务。依托打造“双创”升级版,拓展更多新业态和服务业就业岗位,出台支持灵活就业措施,使市场主体数量更多、活力更强。加强就业形势特别是重点地区和群体就业状况监测,做好有针对性的预案。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按实名制将就业服务落实到人。支持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和市民下乡促进就业创业。

(十四)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用工和社保等制度。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实现多元化就业,从业者与新兴业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要依法为其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网上社保”,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参保及转移接续提供便利。

(十五)健全就业统计监测制度,运用大数据开展就业形势分析。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和技能提升展翅行动,鼓励支持企业少裁员不裁员,强化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的综合功能。密切关注贸易摩擦等经济、贸易、产业变化对就业影响,做好应急政策储备,确保不发生较大规模的失业问题。

(十六)建立经济发展与促进高质量就业良性发展机制。完善支持劳动者参与共享经济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研究建立更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推动纳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考核体系。在制定重大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时,要综合评价对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失业风险等带来的影响,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与扩大就业联动。

猜你喜欢
小微高质量技能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小微企业借款人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