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钟瑜
20 18年4月13日,阳光明媚,微风不燥。这看似寻常的一天,却在海南发展征程中镌刻下了永恒的标注。
“我们欢迎全世界投资者到海南投资兴业,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共享中国改革成果。”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邀请。从这一天起,海南又一次站在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向全世界投资者敞开怀抱,是海南对标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要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选择,激励着全省干事创业者“不待扬鞭自奋蹄”。站在更高起点上,海南要如何吸引全世界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答案是——通过推动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用统一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推动海南向更快更好发展。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稳步探索、逐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激情奔涌的琼岛大地上,每一个干事创业者都感受到新时代跳动的脉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面对“2025年,营商环境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35年,营商环境要跻身全球前列”的目标和重任,海南必须要敢于直面各种困难矛盾,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效率的政府执行力大变革。
一直以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老爷”做派,对企业和群众高高在上,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推诿扯皮不作为,慵懒闲散慢作为、牟取私利乱作为等乱象饱受诟病。省长沈晓明在七届省政府二次会议上,勇于自我解剖,直指政府执行不力十大现象——“文山会海、不求实效,急功近利、表面文章,有头无尾、虎头蛇尾,推诿扯皮、不敢担责……”十大“病灶”,揭丑亮短、戳中要害。
省委书记刘赐贵在省委七届四次全会总结讲话中指出,解决干部作风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干部执行力、创造力。提高执行力,不是“耍嘴皮子功夫”的表面文章,也不是“干得好不如写得好”的阳奉阴违。为治“机关病”,海南直面问题,向行政效能低下和执行不力的痼疾开刀,真正把提高政府执行力落实到行政审批改革上,落实到招商引资上,落实到引进、培养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需要的人才上,落实到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上。
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对政府而言,就是把制度交易成本降到最低,促进市场主体健康成长;对企业来说,就是有生意做,能赚到钱,能雇到人。今年4月以来,海南卯足干劲、主动作为,以超前的理念和果断行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系列改革举措的陆续推出足以证明,我省营商环境不断向好发展。从诸多细节中,不难一窥海南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有措施——对症下药,整治“顽疾”,与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历时4个月的调研、讨论、研究和反复修改完善,省政府《提高政府执行力十五条措施》于8月1日正式印发。《措施》从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决策质量、讲求会议实效、精简发文等十五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有政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一枚印章管到底”。
当前,行政审批存在前置审批环节多、程序复杂、申报材料多等问题。为此,在“多规合一”改革“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背景下,海南创造性地提出,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美安科技新城三个园区,推广“极简审批”改革经验,实施规划代立项、以区域评估评审代单个项目的评估评审,实行准入清单制、承诺公示制、联合验收制、项目退出制等“六个试行”。
杨春国在海南生态软件园园区的企业服务超市“一站式”搞定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公章刻印等一系列程序,用时不到3小时。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的超级医院从提出创建设想到开业仅用了短短4个月……我省“极简审批”改革经验得到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并要求进一步认真总结,向全国推广。
有成效——举措务实,一个亲商、安商、利商的良好投资环境逐渐在海南形成。
自5月20日,“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各部门、各市县主动“走出去”,共组织赴英国、土耳其、以色列等1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点对点招商,70场专题推介活动和拜访活动有序展开,利好消息不断传来。
9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海南省引进外资项目洽谈会上,26个外资项目签约落地——在海口,英国哈罗公学将开展合作办学,毕马威、安永、德勤等将开展全方位服务外包合作;在三亚,英国默林娱乐集团落地建设乐高主题乐园,美国三五环球集团将合作建设“中国摩”项目;在保亭,新加坡仁恒文旅发展集团将建设保亭甘工鸟文化旅游度假区;在澄迈,新加坡淡马锡丰树管理有限公司将建设澄迈物流综合产业园项目……一批涉及旅游、文化、环保、农业、医疗健康、会展、物流等诸多领域的国际化、高品质水准的项目落户,将激发出海南更大的发展活力。
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绝非朝夕之功。一言以蔽之:一切发展难题,只有在执行中才能破解;一切解决办法,只有在执行中才能见效;一切复杂工作,只有在执行中才能推进。
中央支持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让海南再度吸引全世界目光。但有不少人抱有质疑的态度:在经济上属于欠发达地区的海南,能否不负众望?
当前,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刚开局起步,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一系列“壮士断腕”的自我加压、“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都充分说明——我们慢不得,也拖不起。
改革的对象是政府职能部门,改革的目的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着眼点是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和企业。放眼国内外,不乏优化营商环境的“良方”可循。
高标准与高效率,打造统一高效的政务环境。新西兰因其透明高效的政府管理,高度市场化、法治化的经济环境,在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营商环境报告》中,全球营商环境排名,连续2017、2018两年蝉联冠军。以开办企业为例,《2018年世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开办企业天数达22.9天,而办公效率排名第一的新西兰仅用时半天。可见,政府行政效能与营商环境紧密关联。
2018年全国营商环境试评结果公布,北京位列22个城市的榜首。北京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指挥棒”,聚焦办理施工许可、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等重点环节,精准制定了“9+N”系列政策措施,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从“我要怎么办”转向“企业和群众要我怎么办”,真正以提升行政效率来换取企业活力。
自由与开放,筑造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香港经济素以自由贸易、低税率见称,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香港的自由与开放表现在,不仅商品可以免税自由进出、市内可以自由居住,资本流动也完全自由。也正是这种综合性功能,使得目前全球各地传统的自由港、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以及一些以发展离岸金融业为主的特殊自由港等自由经济区,仍无法与香港匹敌。
改革开放40年,深圳为全国树立了一个榜样。英国《经济学人》评价,“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深圳的成功,在于其瞄准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高质量发展拉开经济新引擎。出台《前海合作区总部企业认定及产业扶持资金申报指南》等4个规范性文件,推动落实十大“总部招商计划”,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资金管理办法,开展人才个人所得税退税工作……成立经济特区38年来,华为、腾讯、万科等7家世界级500强企业相继在这里诞生,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
透明与保障,才能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在知识产权方面,新加坡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自1995年伊始,先后出台专利法、商标法、设计注册法、版权法、集成电路设计保护法、属地品牌保护法、植物品种保护法等多部法律。在《2017年世界营商环境报告》中,新加坡在保护少数投资者指标上居全球首位。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走在前、做在先,通过立法,将有关政策措施转化为实施性的法律制度。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投资开发与贸易自由、金融服务与财税创新、综合监管与法治环境等70余项政策措施转化为法律条文,这是用法律手段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新尝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西兰的行政效率、香港的自由体制、新加坡的完善法治以及深圳的发展闯劲、浙江的先试先行,对海南来说,是大胆探索学习的发展案例,值得细细品读与研究。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标国内外先进营商环境,海南仍有许多功课要补,唯有苦练内功、拿出实招,一个一个步骤有序推进,一个一个环节狠抓落实,一个一个问题着力解决,才能不负中央期望。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环境,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国际经贸环境等。
细观2013-2018年度《世界营商环境报告》,2013-2016年度,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向前移了18位,上升幅度较大;2018年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综合排名第78位,但仍落后于韩国、新加坡,甚至位列毛里求斯等发展中国家之后,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
谈起营商环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联想到硬优惠,例如减免税收、财政补贴、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等。在这方面,海南已明确不追求优惠政策“洼地”,只为打造软环境“高地”。对标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要求,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正是海南所需所盼。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海南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对照国内外先进经验,海南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自我比对、找出差距、补齐短板、争创一流。
一个更高起点、更大布局的“美好新海南”乘着改革东风再出发——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不到15小时,海南全省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不到3天,11个海南党政代表团分赴全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学习取经;不到4个月,领导干部周末学习专题讲座的热烈开讲,给知识充电、为能力加油;省委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实践中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让“勇当先锋、做好表率”在全省蔚然成风……百余日来,全省上下迅速行动,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对党内生活的侵蚀,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一场更为长远、更加深入的“补短板”行动在全省掀起——发布严格的房地产限购政策;出台“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的重点先行区和集中展示区;在全球开展“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出台《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海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一个又一个重磅政策密集推出,为海南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海南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激情,全省党员干部不断向高质量发展求索。
环境优,则营商者有恒心。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海南还需要跨越多重大山——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是施政所向、民之所望,既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审批流程,打造服务型政府,又要解决权力寻租,将行政权力“晒”在阳光之下;市场是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土壤,是企业探测入驻地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政府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在释放市场活力同时,为市场运行提供完备的制度环境,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法治是布局之准绳、解局之纲要,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应当是上有所志、下有所为,政府和企业循法而行。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当前,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需要全省党员干部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勇当先锋、做好表率,推动这艘航行在南海的“海南号”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