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品意识

2018-11-19 10:53孙国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渔翁钟声古诗

孙国平

在古诗教学中的作品意识就是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将古诗作为文学作品加以接受,还将对古诗的诵读、释义、书写等当作品来完成,这一过程,学习者须以全部的精力、情感、创造融入对象之中。

一、诵读——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作品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里所说的“享受”,就是作品意识的体现。

具备了作品意识,诵读者便会以古人的文字作品为依据,投注自己全部的精力与情感,化语言文字为自己的所思所感,然后以积聚于胸、欲罢不能的有声语言表现出古诗的情感。于是,无声的古诗就成为一段有声的诵读作品。教学古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时,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诵读更传神,先讲了张继高考落榜的故事,然后进行了这样的指导——

师:旅途的孤寂萦绕着作者的心。此時,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传来,划破夜空,越过江面,飞到江边小船里来,扣击着远方来客的愁怀,同时也感受到他乡之夜的宁静、深沉……让我们来听听这钟声吧!(播放钟声,学生静听)

师:夜半的钟声凝重、悠长,钟声撞击着张继的耳膜,也撞击着他那颗寂寥愁苦的心。“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范读——“钟声”高起,借“到”的去声调势下行,似传到船上,“客船”低而轻缓,“船”渐弱渐收。到——客船——,仿佛钟声绵延不绝,在我们心中回荡,同学们也一定能表达出张继此时此刻的心境。学生仿读齐读)

再次指名学生诵读,学生都能读出凄凉、深沉的味道。可以说,学生品味一首诗所蕴含的情感韵味,必须在了解背景、教师点拨、学生反复咀嚼与诵读的过程中去获得。

再如,贺之章的《回乡偶书》,一学生诵读“笑问客从何处来”时别出心裁,将“笑问”后面的“客从何处来”,陡然改用本地方音,活脱脱地表现出小孩子那种忽遇陌生人的天真、调皮劲儿。这一改,便是一种创作,学生用自己特有的理解、情感、生命完成了经典古诗的再创作。他们不是外在于古诗的寂寂“看客”,而是作为一个“诵读者自己”在参与作品的创作,他们在享受自己作品的同时,体会到有声语言的魅力,获得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二、思辨——从关注作品上升到关注作者

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从关注作品上升到关注作者,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案例一】教学刘禹锡《望洞庭》,教者出示同是写洞庭湖的不同诗句,让学生比较:

(1)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2)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3)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孟浩然、杜甫笔下的洞庭湖气势非凡、宏伟壮观,而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却很柔和。用学生的话说,如果孟浩然、杜甫笔下的洞庭湖是一位东北大汉,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则是一位文雅书生。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再引导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由此对诗句的把握又上升了一个层面,即,景语亦情语,即使诗人吟咏的是同一景物,也会因为作者观赏的角度、时间、心境的不同而不同。

【案例二】教学宋代诗人赵师秀的《约客》和曾几的《三衢道中》,他俩描写的都是江南的梅雨季节。赵师秀笔下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曾几却是:“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矛盾出来了——我们知道梅雨季节多雨,可为什么《三衢道中》作者会写“日日晴”呢?难道那年正好大旱?不可能。作者绝不是为了告诉大家那年大旱,因为从整首诗看,他都是愉快的心情,还是让学生去探索吧。

【案例三】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三者都是渔翁,有什么不同?《题秋江独钓图》描写了一位渔翁在江上垂钓的情形,渔翁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孤寂,默默地欣赏江上秋色。《江雪》则刻画了一位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这位渔翁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风貌。《渔歌子》中的渔翁不想归,他很享受这样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通过比较,学生的关注点由诗中的渔翁上升到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教学让学生从关注作品上升到关注作品背后的作者,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思维品质得到了提高。

三、释义——将古人作品转变为儿童作品

笔者在古诗教学中,尝试“以诗译诗”的方法求得对古诗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感受“诗译”作品的魅力。如学习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理解诗意后,让学生诵读绿原的译诗——

酒,酒,葡萄酒!

杯,杯,夜光杯!

杯满酒香让人饮个醉!

饮呀,饮个醉……

管它马上琵琶狂拨把人催!

要催你尽催,想醉我且醉!

醉了,醉了,我且枕戈睡。

醉睡沙场,谁解个中味?

古来征夫几个活着回?

这是诗人的译笔——豪迈、奔放,并不拘泥于四平八稳的一一对译,而是据自己的理解,整体构思,有时甚至将一句一字点化为几个长句,这种以“达意”而兼“传神”为追求的诗译,其本身也因为译者的情感投注而成为一首新的诗作。

其次,鼓励学生进行“以童诗译古诗”的尝试。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感觉与诗相通,具有诗性直觉。教给他们诗译的方法,其实是顺应了他们内在的精神需要。如转换视角,突出主角,一位学生理解叶绍翁写的《游园不值》诗意后,写下了童诗译古诗:

一树红杏/这个早晨原本/平常得只有些薄雾/绿苔上的木屐声/响在敲也敲不开的柴门前//没见到朋友的懊恼还没从心头拂去/忽然那枝红杏从园子里探出头来/趴在湿漉漉的墙上往外张望//那憨憨的张望/连自己都不知道/她粉红的腮/带出的满园子春光/不仅痴呆了那墙外的书生/还艳丽了整个中国/眩晕了好几朝过往的路人。

经典名句,何能流传千古?译者以今人的视角,定格、放大了这枝“红杏”,并直抒胸臆,道出这“一枝”的神奇笔力,译文中不仅有作者的影子,更多的是译者的声音。

再如,巧补留白,妙趣横生。王尔德说:“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古诗中作者的留白召唤着学生对诗的二次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想象去丰富诗的意义、内涵,就是让诗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们会在自己的作品面前,看到自己身上诗性的光芒。如,白居易的诗《池上》,学生理解诗意后,也写下了童诗释义:

嘘——/别大惊小怪/我只采几个小莲蓬/匆匆离开/匆匆离开//谁知/身后的浮萍已将他出卖。

这里,学生不是在解释原诗,而是利用留白,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言语作品。长此以往,学生作品意识逐渐形成,他们对诗意的理解与表达,将变得深刻而富有诗意。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渔翁钟声古诗
渔翁钓雪
“拟古诗”之我见
盛世钟声
新年的钟声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神秘的“渔翁”
旅途探险记之“渔翁”
聆听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