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

2018-11-19 10:53万蓉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孟浩然李白课文

日前,应名师工作室之邀,参加“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主题研讨活动,我上了一堂课,课题是苏教版五年级的《黄鹤楼送别》。

研读教材时,我也参考了其他同题优秀课例,发现即便是获全国一等奖的赛课实录,都是抓住依依惜别体会课文呈现的浓浓的友情。但我总觉隔了一层。反复研读课文,我觉得课文反映依依惜别之情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藏”,是一种复杂的欲说还休的感情。情至深处,无法言说,最后只能借一江春水,寄托别情相思。

第二自然段的“藏”显而易见。“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一会儿”“一会儿”虽只是作者的臆测,但却皆缘于作者对临别之人内心的真实把握。李白与孟浩然是多年知己,孟浩然仕途失意,希望能通过扬州之行改变自己的命运,此行自是踌躇满志,对烟花三月的扬州充满向往。此时此刻,李白表示伤感是不适宜的。一个“藏”字把临别的真实心理淋漓尽致地凸显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三自然段的饯别之词“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李白将浓浓的知己之情融于一句简炼的话语中,虽有深情,也还是隐忍。

第四自然段的凝望江水,久久伫立,再到最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里依然是只见景物意象,不见情感抒发。从这一连串的过程,我们分明可以看到,诗人强忍伤感,克制言行,即便在知己远去心情激动的时刻,依然保持谦谦君子风范。

这种克制不正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忍”和“仁”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现在,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成年人,有多少人能保有这样的涵养?心情激动的时候,不顾别人不分场合,高兴就高歌狂呼,生气就暴跳如雷,一言不合甚至拔刀相向,自诩为“真性情”“做自己”。人与人相处的自觉与自律,成了一种严重的缺失。

核心素养理念告诉我们,语文素养不仅包括以听说读写为主体的语文能力修养,还应包括相应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方面的学识修养和情趣、态度、价值观等人格修养。但是,随着片面地过分强调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和“语文味”,语文教师已经不敢多谈做人的修养,因为,那是“思想品德的内容”。

我觉得这种倾向的出现与老师们对语文教学与语文教育把握不够密切相关。温儒敏先生说,人格修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对一个人的发展而言,人格修养比能力修养更重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这样的共识。方向错了,走得越远,离目标越远。虽然,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却不能领悟到做人做事的真谛,那只是语文教学而非语文教育,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

鉴于以上思考,对应于《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我着重选择了以下教学内容并设计本课教学思路。

【片段一】

1. 师:看课题就知道,这篇课文是写一件事,什么事?

(学生概括,师提醒注意诗题的停顿)

2. 师:对于写事情的文章,我们初读时都可以从三个方面理清文章的脉络,哪三个方面?(起因、经过、结果)

3.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铅笔标画,试着用尽量简洁的词语概括。

4. 交流并板书。

(楼上饯行 依依话别 别后吟诗)

5. 师:文包诗这类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诗的大致意思在文中基本都能找到。再次默讀课文,把有关词句画下来。

这一环节,指向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内容,是显性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经过以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上课伊始,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同时,抓住文本的体裁特点,复习此类体裁课文的学习方法,将诗与文一一对应,集中精力抓住关键词和关键段落。

此环节也表明,我们在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起点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由浅入深,才能真正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拉近学生与本文的距离。否则,就会出现教师倾情投入,学生反映冷淡,语文素养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

【片段二】

(师出示诗句和相关课文)

1. 一二两组读诗句,三四两组读对应的课文。

2. 师:读到这儿,我有疑问,课文说他们之间是一种依依惜别之情,可是这两段对应的诗句和课文中除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外,都是在写景,两人友好的感情呢?藏在哪里?想不想研究一下,你准备怎么研究?

同学们可以参考老师建议的研究方法:(课件出示)

3.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研究。

4. 成果交流。

语言的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是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一直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关注。理解是感悟的基础,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与诗意的基础上,抛出问题:依依惜别之情到底体现在哪里?激起学生心灵碰撞,以此帮助学生感悟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让学生通过求证式的思维阅读与讨论,对表层的意象群落进行感知与探究,很快能找到佐证语句。学生在交流自己的感悟体会时,也都抓住了关键内容,其中不乏深刻、独特、个性化的理解。我在设计问题时没有贪大求全,才不会挤占有限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尽量有较多的时间产生深度的思考和深层次的思维碰撞。

接下来,我带着学生从求证层面的思维,走向对文本情志的深层体验。因为对语言的感悟,只有触动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体验到言语中的背后深意,与作者达到共鸣,产生阅读的审美愉悦。

【片段三】

1. 看图质疑:江面上只有这一叶白帆,可能吗?为什么课文图上只有一叶孤帆呢?是美编老师画错了?

2. 学生讨论。

3. 师:江面上千帆林立,可在诗人的眼中、诗人的心里只有这一叶白帆。友人走了,只剩下他一颗孤零零的心,随着江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此刻,我们又哪里分得清是写景还是写情呢?(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借景抒情)

4. 男生读文 女生读诗。

5. 师:李白伫立在江边,能看到远去的好朋友吗?滔滔的江水,恰似连绵起伏的别情相思,无穷无尽。(男女生分读,体会诗人与孟浩然之间深厚的感情)

6. 师:但是,我很奇怪,为什么李白要借景抒发自己的离别之情呢?我觉得这样辛苦地按捺,还不如直抒胸臆表白呢。

7. 学生合作讨论。

这一层面的讨论将学生们带进文本艺术形式与风格特点的把握,有着更为深邃的内涵,这是学生的未知领域,因此,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努力探寻的方向。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悟到课文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后,通过问题设计,“为什么李白要借景抒发自己的离别之情呢?”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含蓄的思想感情。学生只需老师在关键处轻轻点拨一下,就会捅破心中那一层朦朦胧胧的窗户纸。

学生们联系生活,回答非常精彩:有人说是为了不让孟浩然难过,不影响他的心情;有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现所引起的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们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生命在有限的课堂里得到了超越课堂的丰富体验,获得精神的洗涤、情感的陶冶、修养的提升。

【片段四】

1.师:长久地伫立江边,能看到远去的好朋友吗?(不能)滔滔的江水,恰似连绵起伏的别情相思,无穷无尽。请你将整首诗连起来朗读一遍。(学生读)

2.屏幕出示:临水拜别画面,配音乐。

师:让我们一起伫立江边,想象眼前是滚滚江水和临水拜别的好朋友。(学生饱含感情齐诵)

3.师:不言情而情自溢,含吐不露而意味无穷,难怪,清人沈德潜说——(课件出示:)

师:诗人克制离愁别绪,表现出传统中国文人行为的含蓄美。诗句借景抒情,体现出诗歌语言的含蓄美,让千百年来的读者久久回味,成了膾炙人口的名诗。让我们怀着对伟大诗人的敬仰,工工整整地将这首诗抄一遍。

孙绍振先生提出了理解文本的三个层次,我非常赞同。第一层次是表层的意象群落,是显性的、一望而知的,通常求证式的思维阅读方法属于此层;第二层次是意象中渗透着潜在情志,即意脉层(情感脉络层),这是文本的精神之所在。教学中,我没有停留在求证的思维层面,而是对文本情志的深层进行体验,努力触动学生心灵,与作者达到共鸣。

很多人都在说,语文课要做语文自身的事情。当然,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方法的习得、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些都是语文自身的事情,但我还以为,人格的熏染同样也是语文自身的事情,品格和能力只有兼顾而不割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知识、方法、能力、习惯和人格,是和谐统一于整体之中的,是不可能割裂开而孤立存在的。人格修养的提升是建立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的过程之中。教育首先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要培养有教养的现代的公民。指向人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教育,远远优于只指向知识的教育,语文教学首先应是这样的语文教育。

(万蓉平,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教育硕士,扬州市汶河小学副校长。此课例曾获评为2017年度,一师一课部级优课)

猜你喜欢
孟浩然李白课文
春晓
舟中晓望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春晓
背课文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