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
《草船借箭》一课让我足足等了10年才终于拿到了参加全国小语会赛课的入场券。假期中翻看一尺多高的教学设计稿件,看着每一次红笔圈画的改动,回想起备这节课时研磨文本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现从这节课的三次大的改动来简单谈一谈这节课的磨课经历。
一、从故事的角度解读文本
第一次上这节课是在1998年,那是我刚刚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参加区里的教学比赛,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让我选择了这篇经典课文。备课时通过反复品读文本,我发现了这篇课文的叙事结构十分清晰,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写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且具体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也是有前因后果的。于是,我设计由一个核心问题出发来展开教学,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一简单的教学设计在比赛中获得了评委老师的认同,我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从人物的角度解讀文本
第二次上这节课是2005年,那时我应聘到了大连开发区工作,时隔七年再次上《草船借箭》一课,我又一次反复品读文本。同时,也在学生学习前进行了一次小调查,我发现学生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十分熟悉的,还特别喜欢诸葛亮。学生一读《草船借箭》就会对诸葛亮钦佩不已,觉得他太“神”了。可是,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感悟人物的品德或者说精神上,就会把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引向人物方面。因为,这是作者罗贯中在人物塑造上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曾批评罗贯中写诸葛亮“多智而近妖”。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同时又不失偏颇地予以引导,让学生走进文本细读品味呢?这就是我这次研读文本着重思考的问题。在品读中我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就神在他日常的积累,妙就妙在他日常的观察,这就是智慧。如何让学生体会出他的智慧呢?其一,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第7自然段时“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和第8自然段“诸葛亮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时,教师及时出示三国地图,曹操在长江的北岸,而且是上游,孙权的军队在长江南岸,又是下游,这时,学生一定会体会出诸葛亮的智慧;其二,我在教学人物的对话时引用了《三国评话》中的小资料:当时吴军中专门有一个箭匠营,共计一百人,一个工匠一天可以造箭二十五支。然后和学生一起算一百人一天可以造多少支箭?造十万支箭得多少天?这样再来体会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性格就不只停留在表面,反而更加鲜明地体会出诸葛亮的智慧。
三、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
再讲这节课是在参加省里选拔赛之后,省市专家们提出了一些意见,他们都认为讲经典课文不要仅停留在故事和人物上,要让学生在学习经典中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这次如何突破?我又陷入了研读文本的“痛苦”之中。
再次研读文本,我发现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前两篇精讲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是根据名著运用现在的汉语表达方式进行改编的,而后两篇略读课文《景阳冈》《猴王出世》则基本保留了原著的语言。编者这样的编排意图很明显,就是以兴趣为先导,学习品读前两篇名著改编的课文后,激发他们直接阅读原著的兴趣,从而为阅读整本书打下基础。
如果以例文导名著,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是否可行呢?我再次细细品读文本,不断与文本对话,与文本撞击。《三国演义》是通过人物来讲故事的,只有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读懂人物,而我在品读中发现文本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进行了精妙的描写,却没有一句话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课文的这一留白也留给了我更多的思考。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多处体会人物心理的小环节,同时在品读重点段落之后,又进行了情境模拟,具体设计如下:
同学们,时光逆转,让我们一起回到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假如现在你就是周瑜、诸葛亮、曹操、鲁肃。
周瑜,你是东吴的水军都督,你知道三天不能造十万支箭,那你为何还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鲁肃,你是周瑜手下的爱将,你为何报告周瑜时不提借船的事?
曹操,你拥兵八十万,为何在雾天却不敢派一兵一卒?
诸葛亮,这件事只要有一点差错,你的借箭就不会成功了,你是如何确保这个计划万无一失的?
这样设计,学生的参与兴趣极高,同时对故事中的人物心理也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时,我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再次采访“周瑜”“曹操”“诸葛亮”“鲁肃”——“草船借箭成功了,见到如此情景,你们的心情怎样?”然后再引导学生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不同的人物读同一段话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这一亮点设计,让学生从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出发,接受采访,说心里话,来感受人物形象,进而实现由名篇到名著,为学生在名著面前打开一扇门。
从文化这一角度俯视这节课,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同样出示“妒忌”一词时,我根据《辞海》中的解释这样引导学生: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所注的《楚辞·离骚》中曾解释为“害贤为嫉,害色为妒”,让学生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草船借箭》一课就是在这样反复研读文本中打磨出来的。现在回头看这三次大的更改,从故事的角度解读文本就是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从人物的角度解读文本就是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而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就是要注重两者的和谐统一。在磨课中慢慢成长,虽“痛苦”但快乐,《草船借箭》——“磨”你千遍也不厌倦。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莲南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