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永涛
当前,党报经济报道存在不少症结。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创新精神,站位不高。受众环境日新月异,不少记者未能与时俱进,还习惯于原地踏步,眼光总是围绕会议、活动打转转,不能真正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结果写出来的报道既不接地气,也没有新鲜感,往往是干瘪瘪的小消息。二是写作方法僵化,千篇一律。写作经济新闻报道时,有的记者喜欢套用固有模式,照葫芦画瓢,今年的报道与往年相比,内容基本一样,只是时间、地点、数字、人物等稍作修改。三是缺乏实事求是精神,夸夸其谈。有的记者在写经济新闻时,为了追求所谓的好看,习惯于将原本普通的经济现象或新闻事实人为加工、夸大、拔高,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党报经济报道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提高经济报道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要贴近民生,接地气冒热气,把聚焦点投向丰富的经济社会生活;要贴近实际,反映普通民众诉求,回应民众关切;要立体呈现,增强亲和力,提高传播力,使经济报道鲜活出彩,好看实用。
做好党报经济报道,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以百姓视角去关注经济生活中的人和事,这也是贴近群众实际、贴近群众利益的必然要求。经济报道应该“由远及近”,比如关注本地产业发展如何惠及百姓、蔬菜价格涨跌、民众就业现状、交通旅游休闲等等。有些看似离群众有距离的题材、变化,其实都能找到与群众的关联点,甚至是群众的痛点、痒点,比如房地产调控对百姓购房带来的变化,理财新规对市民钱袋子的影响等等,这种贴近民生、富有亲和力的新闻更能赢得读者认同。
在经济报道中,《湖南日报》持续关注、深入解读当前热点,从交通旅游、物价变化、食品安全、投资理财等百姓关心的方方面面着手,并开设了“经济视野”“谈经论市”等备受好评的常设栏目,为群众解疑释惑,效果很好。
新时代新常态。经济生活日益丰富,民众对各种经济现象、问题、事件等也越来越关注,对经济资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一些记者采写报道时,还存在与群众联系不够紧密、不够深入实际、不够深入生活的问题;存在照搬统计数据,图解经济政策,罗列发展成绩,牵强附会的问题;在表达上,缺乏群众语言,少了群众故事,高悬云端而不接地气。以致党报经济报道枯燥乏味,难以引起读者兴趣,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民生领域是生产新闻报道的富矿。党报的经济报道首先要聚焦民生,扎扎实实紧贴民生,在群众最关心的饮食、住房、出行、教育、医疗、就业、理财等问题上做足文章。记者要将镜头对准普通群众,以受众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来报道经济新闻,用平实的手法,群众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来解读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经济信息等,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这既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市场化环境下媒体自身变革的必然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报经济报道固然要上承高端,胸怀全省、全国的经济脉动,具有大格局,但又不能太“高大上”,记者还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表达百姓诉求,助力经济发展,方能引起更大共鸣。
2018年4月《湖南日报》推出《湖湘实业风云录》系列报道,堪称成功探索的典范。系列报道从100多年前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入手,历数洋务运动、晚清、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五”时期、三线建设、改革开放40年,一路走来,风云激荡,大气磅礴。采访团队风尘仆仆行走三湘大地,以抵达探寻本原,再现实业救国、实业兴湘、制造强省的壮阔历史,宣告“经济自信,满满的”。
党报经济报道不断强化民本价值取向,融入人文关怀,让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才会更好地体现新闻价值,彰显党报力量。
经济报道,最终指向的是人和事。记者所报道的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经济信息等等,通常直接关系着百姓生存、生活和生计。现实生活中,群众关注、关心的经济问题,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要使党报经济报道为群众代言,必须放低身段,掌握基本方法,做出接地气的好新闻。
做实接地气的党报经济报道,首先要求新闻记者接地气。记者必须放下身段,赶往现场,来到群众中间,写出有现场感、趣味性、人情味的文字,这样才会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 才能拉近经济报道和社会大众的距离,才能让群众喜闻乐见。只有把复杂的经济问题变成简单的“柴米油盐”“住用行娱”,才能做好经济报道这篇大文章,改善党报经济报道形态、提升报道质量。
对于党报记者来说,善于挖掘民众经济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维度和侧面,形成一个个看点和亮点,满足读者受众的需求,是一项基本技能。
党报经济报道要力求化硬为软,删繁就简。经济报道要接地气,应克服以往工作性经济报道多,枯燥无味的数字多,呆板冗长的政策图解多等新闻比较硬的问题,化硬为软,对经济“硬”主题进行必要的“软”处理,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比如,一条新经济政策出台,对群众的利好体现在哪里?可以算算账,用故事和数据来说个清清楚楚。《湖南日报》“经济视野”栏目,探讨在“资管新规”等政策影响下,股市、债市、汇市等持续震荡,银行理财如何挑选更稳妥?这篇报道,记者放低身段,从关切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入手,为民众掌握投资理财技巧,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支招,文章亲切可读。
从实践来看,党报经济报道以微观的小人物、小故事、小场景来破题,由点及面来反映宏大的主题,或者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一个新闻主题进行全面、深入的阐释,挖掘出更加丰富更有感染力的内容,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它能使本来生硬难懂的经济报道软着陆,便于读者接受。
还需要注意的是,党报经济报道应力求避免专业术语过多、数据罗列等现象,要让抽象的经济问题具象化。党报新闻工作者紧密联系广大群众,才可挖掘出经济领域更需要关注、更有看点的细节和线索,写出接地气冒热气的好新闻。
党报经济报道的真实性要求,使得记者对经济数据、经济政策、经济故事的报道都要合乎客观实际,真实准确。党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进行经济报道时,要做出有温度的好报道,关键的是要深入浅出,收放自如,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热气腾腾的新闻美食,而非冷冷冰冰的文字堆砌。
党报记者要深入生产一线、消费现场,捕捉广大群众经济生活场景,把最真实的经济活动写出来,把最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传达给读者。对经济活动的场景、气氛、故事的报道,要写出发生时的特定环境,增强经济报道的感染力。必须强调的是,经济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通过对经济活动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细节的报道,在传达经济信息的同时,增强经济报道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报道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还有的经济报道,常出现“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想看”的尴尬。要破解这样的被动局面,只有深入一线,俯下身、弯下腰,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经济报道才能有底蕴、有风采、有看头;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报道才能有价值、有内容、有分量;只有用群众的语言,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道理,经济报道才会有特色、有个性,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房地产调控、收入分配、养老保险、就业问题、户籍改革、医疗教育等既是与民生有关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公共议题,直接影响着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党报经济报道要把这些重点作为报道的着力点,时刻关注这些经济问题、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报道解读,从而满怀温暖,鼓舞人心。
作为以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为己任的党报,经济新闻报道坚持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原则,既是报纸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办报方针的要求,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自身发展的要求。唯如此,经济报道才能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有效地宣传出去。
当然,经济新闻报道要真正做到既权威准确又通俗好看,并非易事。这就要求记者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知识,要对经济全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还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然后才能将专业性极强的经济知识,用准确、生动、通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否则走马观花采访,照本宣科写作,很难写出生动鲜活、思想性强、可读性高的经济报道。
归根到底,党报经济报道要想吸引读者,首先必须写得出彩。对记者而言,应注重特性,选好切入点,以经济生活中鲜活的“人”或“事”为载体来表述,数字对于经济报道是重要的,但数字后面的故事更吸引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和生动鲜活的表现形式演绎经济事件,使抽象的经济活动具象化,才会使枯燥的数字灵动起来。另一方面,记者还要与时俱进地掌握、运用新媒体传播技能,比如无人机拍摄、现场视频直播、党报客户端专题推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