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程莉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技术的崛起,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移动电脑等新兴媒介凭借信息传递的高速性、媒介的便携性、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性在短时间内博得了群众的广泛青睐。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逐渐消弭,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纽带,是舆论引导的指南,是主流价值导向发声的喉舌。时代进步的脚步中,新旧媒体优势互融,相互促进,共谋发展,既是政策指向,也是发展必然。
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开拓了信息发布、传输、获取的渠道,加快了了解信息、获取信息的速度,信息是融媒体时代最宝贵的资源,也是融媒体时代最闪光的优势。从这一角度来看,媒介融合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提升是有利的,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登陆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并利用数字化、网络媒体技术支持采编工作的进行,减少传统工作中信息采集、编辑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所谓“隐藏性”特点指的是在互联网海量传输的信息渠道中,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会被其他信息掩盖,对于采编人员而言,从繁多的看似平常的信息中筛选能够被深入挖掘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颇具难度。隐蔽性特点与多样性特点是信息爆炸的传媒环境对新闻采编工作影响的两个对立面,具有高度新闻敏感度的采编人员能够挖掘出促进节目获得更高关注度的优质新闻,并引发受众的互动,传播正能量。
全方位的报道可谓是融媒体新闻采编最显著的特征。在各种媒体各展所长、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受众走到了传媒业“旋涡”的中心,任何一种媒体想获得受众的关注,唤起受众的共鸣,都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以迎合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在电视、广播、纸媒等传统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充分开拓、探索下,能够使受众随时随地了解最新事件的全方位报道模式已经形成。全方位的报道提高了广播、电视媒体采编工作的要求,采编人员不仅要在编辑工作中阐述新闻事件的具体内容,还要同时注重排版、策划,不仅要重视文字的阐释能力,还要以图片、视频、动画、小游戏、虚拟现实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增强受众的感受。
融媒体时代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有忠实的受众群体,需要采编人员全面考虑受众需求与当前呈现结果之间的差异,从选材、播出时间、节奏和形式等方面提升工作质量。采编人员应当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应用方法,利用高新科技提高画面、音效质量,选择与特定受众群体关注点更切合的话题做节目,例如设置更多美食类、美妆类、时尚类节目,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年轻受众群体的关注度和好评度。
当今时代,受众渴望发声,需要媒体为其提供抒发己见的途径和表达情感的空间。起初,论坛、博客等平台为受众提供了这样的途径和空间,迅速得到受众认可。而今,微博、微信朋友圈又为受众提供了灵活的表达、展示自身的舞台,获得了大量粉丝受众群。可见受众重视交互,重视表达与表现,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在强化宣传时必须考虑这一点,注重节目与网络交互平台合作。
信息量爆炸式呈现的基础上,同一个新闻资源通常被很多媒体同时掌握、同时挖掘,各级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为了吸引受众,就要不断寻找贴合受众关注的切入点,从新闻视角上进行创新,建立自身特色。创新能力是新闻采编工作专业性的实质体现,也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体顺应时代趋势、强化信息处理效力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是未来我国传媒领域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采编工作必须随之转型、升级,树立受众需求服务型的工作理念、提高交互意识,推动主流新闻媒体快速适应新环境、新形势,进行全面的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