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路径之我见

2018-11-18 15:17邢丹
记者观察 2018年33期
关键词:视域民生受众

文/邢丹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随着电视观众收视审美需求的转变,民生新闻节目也需要在全新变革的媒体环境中,满足观众的收视需要。那么如何保持民生新闻的固有特性,又能跟上社会发展与受众需求变化呢?这就要以互网联思维为逻辑起点,进行传播内容与传播形态上的重构,使其实现多元化与多向度发展。鉴于此,如何实现民生新闻转型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新媒体视域下民生新闻转型发展的意义

结合自身多年做民生新闻工作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新媒体视域下民生新闻转型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随着信息膨胀时代的到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更丰富的信息来源及渠道进行满足,所以推动新媒体视域下民生新闻的转型尤为重要。

其次,促进新媒体与民生新闻的传播转化。提高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民生新闻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新媒体进行民生新闻传播内容上的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力,实现民生新闻创新发展。

最后,提高民生新闻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民生新闻的受众是广大基层人民群体,应根据群众的需要与新媒体传播特点,有针对性地策划一系列高质量、有特色的民生新闻节目。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民生新闻的公信力、传播力与影响力自然得到提升。

二、新媒体视域下民生新闻转型发展路径

(一)追求品质,正确引导

对于民生新闻的节目形式,应打破单一传统模式,本着真实、创新、亲民性的创作原则进行策划。或者,也可对国内外相关媒体创新民生栏目进行借鉴,提升民生新闻创作品质,实现由鸡毛蒜皮向品质民生的转变。这就要求民生新闻应由普通的家长里短逐渐拓展到民众的衣食住行及社会保障等公共话题。例如,以某小区所发生的事件为例,可以就居民对小区环境保护问题、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公共资产管理等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引导群众多加关注社区的事务,进一步追寻社会舆论效果。或者,以城市管理问题为例,将民生新闻的视角由恶性突发事件转向良性事件。城管问题遍布各个城市,报道新闻时,不妨将视角从商贩与城管对抗性的恶性纠纷转向事件背后的温情故事,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提升民生新闻品质化发展及舆论传播力。

(二)体恤民情,互动群众

民生新闻的内容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其在内容上真正做到体恤民情。不仅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些体现高质量社会人文关系的内容,引导广大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要真正做到关注民生生活及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实现民生新闻的传播价值。例如,供暖问题是广大基层民众最关心的日常问题之一,那么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就不能光跑几户居民,看室内温度够不够,发布一下城市供热红黑榜草草了事。如果温度不足居民有争议,要进一步采访相关的供热主管部门、供热企业,探寻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了解何时能彻底解决问题。监督供暖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供热管线巡查,减少供暖事故发生,确保供热达标。还可以让观众通过拨打栏目热线和用微博、微信互动的方式,参与到节目中来。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其体会到民生新闻的社会影响力。这样不仅会引发广大群众与民生新闻产生情感共鸣,还会进一步提高民生新闻的报道效果,推动民生新闻更好发展。

(三)平衡舆论,加强建设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民生新闻需要具有与社会发展相符及切合的建设性。如若民生新闻仅仅只着眼于事件自身,那么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就没有了差别。为此,就要求民生新闻应打破传统传播形式,将建设性作为民生新闻的基本指向,着眼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寻求政府支持,以促成问题有效、合法、快速解决。当然,并不是指将每个现实问题都给予解决,而是尽可能进行理性判断,以实事求是的姿态积极分析问题,从而增加社会认知,尽早解决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民生新闻一直以来都受广大受众的追捧,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却使得民生新闻受到诸多发展困扰。但如若民生新闻能通过多元化途径、合理科学运用新媒体,也能潜移默化推动民生新闻发展,提高民生新闻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

猜你喜欢
视域民生受众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七出:婚姻视域中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及其叙事意义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为了精准治霾 为了民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