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陈思瑾
摘 要:如果说一个班级就是一支队伍,那么,班主任无疑就是这支队伍的“领军人物”。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的引导作用,直接影响着这个班集体的学习风气、精神面貌,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那么,作为班主任,又该如何发挥好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班级建设;班主任引导作用;教育教学
一、 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是班级建设的首要条件
班主任要引导孩子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我”是班级的一分子,“我”为班级增光彩的荣誉感,培养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责任感。使孩子一加入集体中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有助于克服当前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整体观念,大局意识,从而克服自私心理,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培养集体中每个孩子作为“个体”的茁壮成长,更应注重引导班级作为“集体”的整体健康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班级建设,首要条件就是让孩子爱集体就像爱自己的家,爱同学就像爱自己的亲人,使集体成为一个原子核。当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形成了,集体也就给了孩子们“百花齐放”的良性环境。
二、 引导学生的人格形成,抓住德育教育是班级建设的前提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建设班级中应明确做学先做人,育才先育德。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把科学文化知识教给孩子,更要把做人的道理教给他们。为人贵忠实,百巧输一诚。谦受益,满招损。只有贯彻落实好理想教育,从近代史典型人物的事迹,到身边的典范,让孩子动心、动情修美德,养成爱祖国、爱集体、尊长辈、为人民服务等品德,成为理想远大人品美的好儿童。如在“这是一缕春风”学雷锋活动中,先组织学生读雷锋故事、雷锋日记,觀看《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两部影片,启发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扎实学习、勇于创新;学习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在班级最需要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建设班级发挥自己的作用,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学习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组织互助组,只要有利于集体健康发展的事,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做。从小引导孩子养成诚信的品德,养成谦虚谨慎的学习作风。
三、 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条件
情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好恶,换句话说,也就是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古人说:君子远鲍肆,就是说高尚的人是厌恶腐臭的。引导孩子的情感态度,就是要培养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就是要把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本领教给他们,这就有利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端正方向,形成健全的人格。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我在班级建设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方式。
(一) 加强德育工作,创设班级文化,营造学习环境
1. 开学伊始,创设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的评比栏,设置小组、个人评比。小组评比中,一个金光闪闪的金杯,需要全组队员的努力,一个都不能落后。如果哪个同学落后了,全组的小同学都要向他(她)伸出帮助的手。
2. 开展“今天,我决心做到……”每日誓言,指导孩子学会制定小计划、大目标。班级管理中,让孩子轮流担任班干部,甚至尝试“今天我当班主任”活动,锻炼孩子的自主、自立能力。
3. 建好班级队角,“光荣角”记录着全班努力拼搏,奋勇前进的足迹;“爱心锦囊”里装满孩子建设班集体的小构思,给老师的小建议;“图书角”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绿化角”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新闻发布角”让孩子指点江山,关心时事……一个个队角的建设,使德育教学无处不在。
4. 利用各种适当的机会引导学生的成长。北京申奥成功,适时组织他们展开讨论,引导他们认识这是祖国强大的结果,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利用课余时间到郊外、农村去,让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亲近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农民的辛劳和农村孩子上学的艰辛。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我们应该怎么做,又该向白衣天使学习些什么。
(二) 敏锐捕捉信息,探究创新规律,把握教学信息
1. 反复钻研新大纲,认真领会新大纲体现的新思路,新信息,结合教学实际,以真情去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教学创新。
2. 不断收集信息,了解全国教改前沿及发展动态,树立“扬弃”的科研态度,结合自身实际,构筑新的班级建设“平台”。
(三) 深化志趣教育,探索“创新模拟”
“创新模拟”与研究性学习体现在教学中就是重视探究与发展。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给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亲身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要热情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点点哪怕是肤浅的见解。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善于创设情景,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或启发学生思维。
综上所述,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好对学生学习成长的引导,对班级活动的组织引导,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只有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班级建设才能蓬勃发展,充满生机。
作者简介:
张燕,陈思瑾,云南省昆明市,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