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丹 沈小婷 蒋俊华
摘 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之根本,在于农村幼儿园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然而,目前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瓶颈”。基于调查研究分析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困境,深入地剖析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症结,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困境;对策
作者简介:叶秀丹,海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沈小婷,海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蒋俊华,海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幼儿教师教育。(海南 海口 570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规划立项课题“新时期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出路研究”[项目批准号:HNSK(QN)16-104]、海南省社科联课题“福利多元视域下海南黎族地区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研究”[项目批准号:HNSK(YB)16-102]、2015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Hnjg2015-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7-0012-05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的贯彻实施,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然而,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瓶颈”。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加大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显然,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之根本,在于农村幼儿园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海南省学前教育的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也较为坎坷,合格的师资队伍不足是制约海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提高的关键。因此,本文基于调查研究分析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困境,深入地剖析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症结,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些借鉴。
一、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现实困境
结合相关的文献研究,本课题组设计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调查问卷》,选择了海南省文昌、澄迈、万宁、屯昌、乐东等市县的220名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访谈,本调查发放210份问卷,回收21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95%。经研究,发现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1. 专业化程度较低,非幼教专业占大多数。通过调查发现,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占大多数,所调查的农村幼儿教师中,幼教专业占25.5%,师范类其他专业65.5%,非师范专业9%。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仅任职前接受过较少的相关培训,很多都是直接上岗任职。其中,近年来新建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部分教师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转岗原因多数是教师因年龄偏大或身体素质下降而不能胜任小学教学,她们对于跨专业发展多半兴趣不大。近年来,农村民办幼儿园和家庭式幼儿园增长较快,教师需求量大,为了应急之需,一些教师未经幼儿教育专业培训,部分教师甚至连基本的教学技能都未具备就直接上岗。农村幼儿教师整体专业化程度低,这是近年来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不高、幼儿园小学化情况严重的原因之一。
2. 专业基础薄弱,学历普遍偏低。在海南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专业基础起点低,高学历、高职称幼儿园教师十分匮乏。海南省教育厅农村学前教育调研组的调查显示,“我省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平均为83.5%,但学历背景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有正规幼师生、职高生、非师范生等,多数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取得了专业学历,专业知识不够系统扎实,整体素质偏低。”这与本研究的调查基本一致,本研究所调查的农村幼儿教师学历普遍不高,64%是小学、初中、中专和高中毕业,还有36%是大专、本科学历的教师,这部分教师主要集中在仅有的公办乡镇中心园,大部分大专、本科学历的教师是通过在职进修函授的方式实现学历层次提升的。
3. 对教研重视不够,创新意识不足。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许多农村幼儿教师对教育研究认识不足,对教研有畏难或抵触情绪。有的教师认为幼儿教育没什么可研究的;也有许多教师不知道怎么做教研,对此感到很茫然。在调查的幼儿教师中,91%的农村幼儿教师未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不少教师墨守成规,认为做好本职教学工作即可,许多教师认为搞教育科研是教研工作者与高校教师的事,甚至认为幼儿园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会挤占教学时间和增加额外负担。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教研成果的形式主要是教育笔记或随笔(78%)和教案(62%),选择经验文章(18%)和课题(15%)的寥寥无几。这说明现阶段农村幼儿教师仅限于教学经验的临摹,缺乏对教育现象与问題的观察、思考与研究。
4. 有专业发展的需求,但效果不佳。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强烈,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自己专业基础薄弱,再加上部分教师职前并没有经过学前教育专业学历培养,很多是转岗教师或其他行业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作为学习的第一选择,有非常强的业务提升和专业成长的需要。但在实际发展中,因为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力,不能对未来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导致专业发展的效果不佳,出现了专业发展需求与行为相背离的现象。有些教师在访谈中表示,虽然明确意识到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却没有对未来专业发展进行规划;个别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薄弱,过多依赖外界给予的物质条件而没有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5. 专业精神欠缺,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精神欠缺,具体表现为对教育目标认识不清,对幼儿教师职业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对专业发展基本的理念欠缺,专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不足,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没有教学自主意识和是非观念,不能和各种危害幼儿发展的错误要求、做法与制度抗争,而只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专业能力方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规定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和反思与发展7项核心能力。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最欠缺的专业能力是游戏活动的支持和引导(43%)、环境创设和利用(22%)、教育活动的计划和实施(12%),她们对这些马上能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的能力需求最高。幼儿教师虽然比较努力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但只是停留在简单地照搬、模仿层面上。
二、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困境的成因分析
教师发展的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能结构和文化性格的逐步提升与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外在环境与教师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困境的成因也需要从内外影响因素来分析。
1. 农村幼儿教师缺乏专业自主意识,自我发展力不足。教师专业自主意识是指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工作和生活中,无外在强制命令和群体要求的情况下,来自教师个体内在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师专业自主意识是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实现超越的动力,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前提。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村幼儿教师虽然有专业知识发展需求,但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缺乏专业自主意识,很多教师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以及如何达到专业发展的认识模糊不清,专业自我发展力不足。自我发展力于教师专业成长是不容小觑的动力源,由信仰力、学习力、转换力三大驱动力构成。自我发展力不足会导致教师缺乏专业成长的行动力。在调查中,对“您认为影响自我专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26%的教师认为是“自身主观不努力”,仅次于选择“缺少进修的机会”和“缺少专家指点”,见下表。可见,教师自身主观不努力、自我发展力不足是影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幼儿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力度不够,活动效果不佳。专业发展发生在人际网络及情境之中,它总是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境。教师面对教学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与挑战,需要得到同事的鼓励与支持,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幼儿园对教师的专业引领,教师与教师间的交流切磋亦是专业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幼儿园中,教师的专业成长普遍缺乏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在调查中,对“当您向园里提出进修学习的要求时能得到支持吗?”这个问题,45%的教师选择“机会极少”,39%的教师选择“有时能”。另外,对“您认为影响自我专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选择“缺少进修的机会”的教师占27%。在农村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普遍缺乏相应的支持,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与进修学习意味着需要额外的费用,对幼儿园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会造成影响。有的幼儿园担心教师流动,害怕培训后教师跳槽,因而许多幼儿园不愿意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园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然而许多幼儿园没有形成园本教研的氛围与制度;有的幼儿园虽然开展园本教研,但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参与性不高等原因,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3. 地方政府的培训机制有待完善,培训效果不理想。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投入,针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如“国培”“省培”“继续教育”等培训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由于培训单位师资力量、培训时间、培训名额、培训内容等因素的制约,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本调查中对“近3年来参加县级以上(包括县级)教师培训次数”的选项,有3%的教师选择“从来没有”。23%选择“1~2次”,20%选择“3~4次”,53%选择5次以上;参加国家级培训的占19%,参加省级培训的只占45%,参加市级培训占26%。可见,近年来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力度大、覆盖面广。但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存在诸多问题:①培训机会不均。许多培训中,公办乡镇中心园的骨干教师参与机会比较多,但农村民办园的教师参与机会较少,而且部分地区存在重复培训的情况,造成“骨干教师培训不断,其他教师无机会”的现象;②专门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比较少;③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本调查访谈中,许多教师反映当时培训时很有想法、很有激情,但回园后又打回原形,培训效果无法持续。正如海南省学前教育研究员吴海虹所言,“我省这几年虽然很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但对教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方法的适用性上研究跟进不够,致使教师培训的效果、质量不高。”
4. 农村幼儿教师待遇整体偏低,人员负担重。农村幼儿教师待遇整体偏低,其工资待遇远低于当地农村小学教师和城市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由于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为编制外人员,为民办园教师或乡镇公办园的外聘教师,在工资待遇方面整体偏低,有的甚至没有保险,勉强维持农村幼儿教师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在农村幼儿园中,教师的“非编化”现象极为普遍,除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部分教师有正式编制外,大部分幼儿教师由于没有編制而无法参加职称评聘,在专业发展方面也受到限制。另外,外界误认为农村幼儿教师入职门槛颇低,无须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缺乏认同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热情。除此以外,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整体上偏差,农村幼儿教师承担的工作任务量很大,多数幼儿教师身兼数职,甚至不少园长也要身兼保育员和老师,人员负担大。在本调查中,对“您所在幼儿园是否做到两教一保?”的选项,有56%的教师选择了“否”。这意味着许多幼儿教师必须两人完成三人的工作任务,或一人完成两人的任务。由于人员配置不合理,使农村幼儿教师疲于应付、耗尽精力,专业发展热情被磨灭,无心也无暇顾及个人专业发展的职业追求。
三、促进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走出现实困境的对策
专业发展过程是教师经验与环境持续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个人、课堂教学和学校发展等多层面来检视。
1. 农村幼儿教师需提高专业自主意识,加强专业自我发展力。教师形成专业自主能力和习惯的前提是教师具备专业自主意识。具有较强自主意识的教师在自我专业发展上处于“自觉”状态,他们会主动寻找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决定了教师发展终归要落实到自我发展,而自我发展本质上是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因此,要促进海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走出现实困境,农村幼儿教师首先要提高专业自主意识,教师具备了内在的自我发展意识,才能转化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这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前提。除此以外,农村幼儿教师还需加强专业自我发展力,强化与提升自身专业发展之能力。自我发展力于教师专业成长是不容小觑的动力源,由信仰力、学习力、转换力三大驱动力构成,其中信仰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基因,它折射了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业的尊崇;学习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持续动能,是应对信息时代知识碎片化危机的锦囊;转换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应法门,也是顺应教育改革浪潮的题中之义。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需要唤醒教师自觉实现专业化的意识,幼儿教师需要全面提升信仰力、学习力、转换力,强化专业自我发展力,才能共同致力于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发展。
2. 幼儿园需要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成长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对于幼儿教师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幼儿教师最直接的工作环境,更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后盾。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幼儿园的支持,幼儿园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首先,幼儿园需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物质与精神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的氛围。黄翠萍的研究认为,幼儿园领导者创建符合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特点与规律、尊重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园所文化,能够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其次,通过“园本培训”“园本教研”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保教水平,园本培训与园本教研作为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因地制宜地开展这类活动,能促进幼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改变教学行为、增强教学研究能力,进一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最后,幼儿园应鼓励、帮助教师参与其他培训机构的职后培训,并在其回园后积极帮助教师巩固培训实效、保障培训效果。
3. 培训机构需改进培训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职后培训是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模式针对性不强、单一化,农村幼儿教师缺乏专业力量关爱指导,缺乏优秀幼儿教师示范引领,导致专业成长困难。因此,地方教育部门要联合高等院校,除了加大对幼儿园师资的培训力度,还需改进培训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通过逐层分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于新手幼儿教师、转岗幼儿教师及骨干教师,其专业成长的需求不同,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按需实施培训;其次,在培训形式上,综合运用教学观摩、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参与式培训等面授和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让受训教师感受到培训的实用性,乐于培训;最后,可根据具体地区情况,推行“送培下乡”“送培下园”“对口帮扶”等方式,通过长期稳定的指导,提升送培的园本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学历还未达到要求的农村幼儿教师,地方教育部门和幼儿园要鼓励他们多渠道参加本专业的学历提升培训。
4. 国家及地方政府提高农村幼师待遇,增加编制与完善人员配备。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幼儿教师专业性的认同与重视。“目前幼儿园教师的收入比较低,且在政治、专业性、学术性上的权利也很有限,得不到有效保障,职业声望也一般。从整体来看,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处于很低的位置。”国家及地方政府需要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农村幼师待遇,尤其是对农村幼儿教师劳动付出的认可,进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幼儿教师队伍。学前教育专家庞丽娟说:“我们调研的许多地区的教师、校长、教育行政干部都表示,如果乡村教师工资每月增加1000元,能吸引教师到农村从教;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就能稳定教师在乡村长期从教。”可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建设,单靠某一方面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发挥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统筹与协调作用,为教师发展制定政策、筹措经费,提高农村幼师待遇,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与政策保障。除此以外,还需要增加编制与完善幼儿教师的人员配备。各级政府要继续着力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岗位配备的问题,缓解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压力,让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继续深造与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 海南省教育厅农村学前教育调研组.海南省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新教育,2010,(4).
[3]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3.
[4] 杨莉君,陈思.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现状与建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6).
[5] 魏薇,陈旭远.从“自在”到“自为”:教师专业自主的内在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0,(24).
[6] 尧新瑜,朱银萍.自我发展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核动力[J].教育发展研究,2015,(Z2).
[7]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师发展研究,2003,(3).
[8] 吴海虹.夯实基础,回归儿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海南省幼儿教育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新教育,2015,(4).
[9] 李方安.论教师自我发展[J].教育研究,2015,(4).
[10] 黄翠萍.以教师为本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幼儿园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
[1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12] 王雅聪.从一个幼儿教师的视角看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J].新课程(小学),2016,(1).
[13] 庞丽娟.提高0.1个百分点,乡村教师尽欢颜——庞丽娟代表建议实施“国家乡村教师岗位工资性收入倍增计划”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10/c_1122517626.htm.
责任编辑 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