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颖娜
(朝阳市中心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脑卒中,又被称之为中风或者是脑血管意外,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1]。脑卒中一般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残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水平[2]。在实际临床过程中,高血压很容易引发脑卒中,因此,一旦患者患上脑卒中合并高血压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则会严重影响预后[3]。本次研究对随机选取的160例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分别实施常规健康宣教与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康复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共计1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最高为78岁,最低为50岁,平均年龄为(61.3±5.8)岁。对照组的80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最高为79岁,最低为51岁,平均年龄为(61.5±5.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具体内容是:在住院期间,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并详细记录;出院时,详细告诉患者及患者家人应注意的各项事项[4]。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具体内容是:①在住院期间,最好是每周都开展1次有关于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知识宣传讲座,对患者及患者家人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向他们解说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及康复方法,脑卒中与高血压的关系,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消极情绪及应对措施等,也可发放宣传教育手册[5];②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对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要少食用诸如饮料、水果等含糖量高的食物,要指导患者多食维生素高、纤维素高的食物,按时按量,切记暴饮暴食[6];③时刻关注患者的实际情况,一旦患者出现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④提醒患者早睡早起,适当进行一些诸如球类、慢跑等运动,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⑤指导患者用药,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服用方法、剂量以及时间等[7]。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各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由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由χ2检验。若得到P<0.05,则表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已控制率78.75%,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已控制率47.50%,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62.50%,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36.25%,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康复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康复评定量表评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与出院时相比,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康复评定量表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康复评定量表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可见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见表2。
目前,引发脑卒中的病因有多种,比如,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血管性危险因素以及种族、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有可能引发脑卒中[8]。在实际临床过程中,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猝然昏倒以及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由此可见,做好脑卒中的预防工作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已控制率及完全依从率均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P<0.05),说明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且依从性也得到了提高。研究结果还显示,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康复评定量表评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与出院时相比,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康复评定量表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对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康复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x±s)
综上所述,对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