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
【摘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在公路中占比的逐年提高,机械化、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国家对公路“建、养、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众对出行的快捷性和舒适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作为公路养护事业“顶梁柱”的公路养护职工队伍,他们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路养护的质量,进而影响着公路事业的发展。在公路养护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养护职工队伍是当前基层公路养护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公路养护 职工 素质 现状 提升
一、公路养护职工技能素质现状
(一)养护职工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专业技术不强
以我所在单位看,一线养护职工623人,从年龄看,男职工50岁以上的115人,占一线养护职工总数的18.5%,女职工在40岁以上的59人,占一线养护职工总数的9.5%。公路养护工是特殊工种,男50岁、女45岁就要退休,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数占一线养护职工总数的28%。从学历看,大学67人,占10.8%,大专139人,占22.3%,中专31人,占5%,高中及以下386人,占61.9%,大专学历的大多数是通过成人函授教育取得的,客观地说,这部分人员的学历与实际文化水平严重不符。从技术等级看,工程技术人员52人,占8.3%,技师89人,占14.3%,高级工322人,占51.7%,中級工及以下160人,占25.7%。养护一线职工随着工龄的增长,达到一定年限后参加技术等级培训和考核,取得高一级技术等级。虽然培训考核要求标准在逐步提升,但从工作实际看,取得的技术等级的“含金量并不高”,特别是取得技师资格的工人,由于各种原因,工人所持技术等级证书与实际应知应会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另外,公路养护行业存在公路养护、土石方机械操作等几个工种并存的情况。工人所考取的只是单一工种(以公路养护工为主),但有好多人并未从事养护工种的工作,即“专业不对口”与所考工种工作年限长、年龄偏大、工作经验丰富的人由于文化程度低,考核不合格,取不了技师资格,但刚够报考技师的人员稍微年青点,更容易考取。
(二)科学技术发展快,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及时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进入现代化、网络化,公路养护技术和管理手段日新月异,随着公路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养护施工的机械化、专业化和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的运用,对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养护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但养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没有跟上,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养护施工机械操作维护人员普遍缺乏,只能临时抽调“现学现卖”,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得到及时排出和维护,大大降低了机械使用效率,使得生产成本反而增加。
(三)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学习氛围不浓
开展职工培训教育,是转变职工思想观念、改善职工知识结构、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增强职工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途经。不论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操作维修人员还是养护生产工人,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管理方法、专业知识、机械种类和性能、生产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知识的再学习和提高。但是,由于职工培训教育一般都周期较长、见效较慢、投资较高,所以好多单位都不愿意花钱,还有好多职工认为,修桥补路嘛,没有什么高深的,需要那么高深的知识吗?即使有些单位愿意花钱对职工进行培训,但由于职工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专业技术人员只为晋升职称的需要而被动的参加培训,机械操作人员等生产工人只安于简单的重复劳动作业,对自己没有更高的目标定位,普遍存在“过一天算一天”思想。由于机械操作人员操的心要更多,责任更重,所以好多职工不愿意操作机械,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不愿意负出更多的劳动。
二、公路养护职工技能素质提升的措施
在新形势下,要跟上科技发展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开发现有人力资源,培养公路养护行业真正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提高公路养护职工的技能素质,进而提升行业的实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形势教育,增加职工的危机意识,提高职工对提高技能素质重要必要性的认识
职工知识技能素质不仅是职工个人职业竞争力的本钱,同时也是单位的资产,是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实施,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也将面临着养护体制改革的问题。要给职工分析当前的形势,根据全国各省公路养护体制模式,公路养护市场化是大趋势。一个单位职工技能素质低,不能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这个单位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职工面临的就只有失业。
(二)有效开展职工培训教育,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单位的人才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一,完善培训教育的制度建设,强化培训效果的保证措施。要想培训工作有落实、见效果,就必须健全和完善培训制度机制。一是建立培训经费的保证机制;二是建立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考核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和考核;三是建立岗位练兵的技术比武机制,进行定期不定期地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以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四是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对一些重要岗位可实行竞争上岗,以激发职工学习技术、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五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培训效果、技能素质提升、工作业绩和职务职称晋升与收入挂钩,激发职工积极参加培训和努力提高技能素质的积极性。
第二,因人而异、按需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训。公路养护单位的职工培训教育,必须从公路养护的实际出发,分析公路养护工作的近期形势和长远发展趋势,分析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技术层次职工的实际能力和技能提升需要,精心研究和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实际的培训课程,开展以专业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和操作技能知识为核心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胜任本质工作的技能素质。
第三,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丰富学习载体。改变过去“填鸭”式培训方法,从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内容上创新,培养职工学习业务知识的兴趣,运用多媒休、视频系统等现代化的培训手段,采取观摩、互动等学习方式,使职工对培训学习产生兴趣,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利用技术讲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方式,解决培训的高成本和工学矛盾。
第四,引进人才与加强培训双重并举。引进人才主要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械操作和维护人员。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械操作维护人员知道更新不及时、原有的工勤奋技能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愿意操作机械的实际,主要是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方式,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从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招聘机械操作和维护人员,以提高专业技术和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素质。
十九大提出交通强国战略,要建设交通强国,创新和智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意味着对高素质交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公路养护行业必须通过对职工进行培训等途径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的知识技能素质,为公路建、养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许燕.基层公路养护职工教育现状及对策.沾益公路管理段 2016.04.
[2]浅议新时期如何做好公路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举措论文.
[3]梁旭.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公路人才队伍素质.酒泉公路总段敦当公路收费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