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演示广播教学运用策略,让信息技术课堂收放自如

2018-11-15 01:33陆志诚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2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

陆志诚

摘要:演示广播已成为信息技术课堂上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老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知识讲解时,广播一下;任务操作时,广播一下;展示评价时,广播一下,它让讲授更加直观了,演示更加清晰了,教学更加有效了,老师们都很是喜欢。可是,我们的学生喜欢吗?他们主动接收这种演示方式吗?我们的教学真的由此提效了吗?

关键词:演示广播;信息技术课堂;提效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0-0211-02

镜头一:学生正沉浸于操作或探讨中,教师要控制学生电脑,学生常常会大喊道:“啊,不要啊!”“别,老师,等一下!”。此时教师若选择等,结果可能是“等无可等”;若执意切入,定会引来学生“啊!”“呀!”的一片唏嘘声,场面失控......

镜头二:演示讲授时突破了操作难点或激发了学生兴趣,底下常常会有学生开始起哄:“好了,好了,老师,我们会了!”“老师不用讲啦,快让我们开始吧!”,如果不及时“放手”,甚至有部分学生会敲起鼠标以示抗议,让人哭笑不得......

相信很多信息技术老师都会在课堂演示广播教学的过程中遭遇类似情况,究其根本是演示广播教学法运用不当导致课堂的“收”和“放”杂乱无章,从而回到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我讲你听”的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自然会产生上述抵触及逆反心理。因此,本文从优化演示广播切入的时机和方式以及内容、时长、频率的运用策略着手,谈谈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的教与学收放自如,让老师用得顺心,让学生学得开心!

1 把握演示广播的切入时机

把握合理的演示广播时机是演示成功的前提,应时地进行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点,掌握操作技能,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1.1 答疑解惑,抓住课堂生成的典型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每个操作要点都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若在演示广播时都一一讲清,不但影响课堂进度,而且容易抹灭课堂的生成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提前筛选梳理重难点,让某些预知的操作要点成为生成性典例通过演示广播进行内化:比如遇到共性疑难点、典型求助案例、创意作品典范等,教师要敏锐把握并将其作为广播演示的良机。实践下来,学生都会自然迎合此类“收”的时机,操作要点的细节也在无形中迎刃而解。

1.2 巧设疑难,引导学生主动关注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巧妙地制造自然合理的疑难点,学生掉入设定的“陷阱”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助来“求生”。此时,如果有团队或个人能首当其冲地跳出“陷阱”,那么教师要应时地让他们来执行演示广播的切入;如果全军覆没,那么应将切入的时机设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最终定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效果。无论何种情况,这样巧设疑难的“陷阱”肯定会给教师带来多样而宝贵的演示广播切入时机。实践证明,广播前的“陷阱”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广播时的“收”让学生主动关注配合,广播后的“放”让疑难点突破效率更高。

1.3 学生演示,展示评价教学的生本化演绎

生本教育理念倡导以生为本,教师要抓住一切时机将演示广播放手给学生,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最终学生演示成为课堂的主导。实践教学中一般有如下三种时机可把握:1)优秀学生代表主动要求上台展示规范性讲演;2)演示时生生间互助式补充或问答辩论;3)个人或小组优质作品展示分享与互动评价。学生演示带来的生本化课堂展示评价,配合教师及时的诊断性评价,既能让课堂氛围“收”得民主、自由,又能让学生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互补差距,课堂的“放”常能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2 把控演示广播切入的方式

把控合理演示广播的切入方式是演示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多样化多层次地切入方式可以让学生持续保持对演示广播的主动期望。

2.1 心理提示,承接自然

演示广播的心理提示可以衍射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提前做好被控制的心理准备,从而有效地调控课堂关系。首先,教师要明确告知任务完成的具体时间限制,保持原则性和纪律性,切忌与学生“讨价还价”。其次,在规定时间将至前1—2分钟,给予一些心理提示,比如:“同学们,1分钟后老师将进行广播”。最后,当要控制学生电脑时,可以用“3、2、1”的倒计时方式自然切入。实践证明,学生经过心理提示“三步曲”的熏陶后,在限制时间内的任务完成效率明显提高了,并会在教师倒计时时会主动迎合一起喊“3、2、1”,如此承接课堂的“收”也就变得和谐欢乐。

2.2 趣味引导,注意转移

演示广播的切入方式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会引导一味执着于操作或对其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注意力转移,甚至主动要求切入。例如,在广播前教师可以巧用语言魅力来吸引学生,像“某某同学遇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停下来看看怎么帮助他/她好吗?”“她/他这个神级操作只需两步就完成了,你们想看吗”等。再例如,广播前可以利用趣味的抽签程序快速吸引学生眼球,在轻松自在氛围中自然切入到演示广播环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让课堂“收”得投其所好,学生一定会欣然接受的。

2.3 分层切入,多重演示

演示广播教学给人的思维习惯就是教师主导演示,全体学生观看的模式。在新教育理念引领下,教师应学会利用分层教学法灵活转变,采用多重演示广播切入方式,让不同层次群体在分层策略中各自得到最近的发展和提高。对于“中间生”,在遇到疑难节点或易错点时,教师先预告将要广播的内容,请有需求的学生正面坐向以反馈“请求听讲”的指令。此时,不用控制全部学生电脑,只需利用投影进行答疑解惑,同时保证了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同理,对于“优等生”,可以让其在学有余时能“吃饱”“吃好”。然而对于“学困生”,广播软件的“举手”功能可以快速分类,以小窗口弹出的形式进行二次讲演,通过一步步模仿来咀嚼精细了再“喂”给他们。可见,分层教学的多重演示切入让课堂的收放融在了无形之中。

3 多样化提升演示广播的运用实效

广播内容是演示广播教学的核心,广播时长是演示广播教学的命脉,广播频率是演示广播教学的呼吸。只有让其三者运用得当,才能让课堂的收放有条不紊、踏准节奏、顺畅自然。

3.1 广播内容的选择

通过精心备课将需要演示广播的内容在各教学过程环节中做好预设,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需求临场应变,直观、快捷、高效地达成预定的教学分支目标。笔者认为,衡量演示广播的内容选择是否得当,关键是看演示广播的目的是否达成。一般有如下四种目的达成标准:1)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正确示范,做到规范的知识传授和讲演;3)解疑释惑,集中地讲演共性的疑难困惑;4)展示评价,深化学生对教学各分支目标的理解。

3.2 广播时长的控制

一般而言,广播的时长受广播内容的难易程度所直接影响。文献研究表明,广播时长的最好控制在3-5分钟之内,学生在认知和心理上才最易接受。如果演示广播的知识点过多、操作步骤烦琐,那么势必增加演示讲解的时间,从而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师控制广播时长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1)精讲精炼,有的放矢,提升效率;2)重难点分割,梯度式地細化操作任务;3)提升任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奋度,此时有效广播时长反而可以适当延长2-3分钟。

3.3 广播频率的把控

当课程内容涉及多知识点时,教师容易频繁地切换广播来进行传递,这样会局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因此,控制一节课广播的频率成为教师提升演示广播运用效率必不可少的一环。数据表明,将一节课的广播次数控制在3-4次为最宜,这就要求教师要必须确认每次广播的必要性。即使遇到漏讲、忘讲的知识点,可采用“广而不播,播而不广”的方式承接过渡,亦可采用分层教学法来“亡羊补牢”。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运用演示教学法时,可持续地优化演示广播切入时机和方式以及内容、时长、频率的运用策略,帮助协调好教师、学生和软件三者间良好的课堂关系,从而达到教与学收放自如的效果。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
利用微课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生信息技术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构建生机盎然的生态信息技术课堂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电子学档评价
心理学在小学信息课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