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重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

2018-11-15 06:20冉永琴
关键词:理工类贫困生心理健康

冉永琴

(重庆工商大学 学生处,重庆 400067)

一、引言

获得资助的高校贫困生在成才道路上会面对哪些迷茫?教育部全国资助中心学生资助发展报告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695万人,其中贫困生比例为30%。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百年目标,精准扶贫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重要指导思想。《2015 年世界发展报告》明确指出,贫困不应仅从物质资源的匮乏上找原因,还需要从贫困主体的主观思维上加以认识。习近平主席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扶贫要扶志,要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1]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2]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智志双扶”是有效进行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智”、“志”都涉及贫困主体的心理因素,贫困生个体作为积极的“行动者”,可以采取行动和策略来改变自身生命轨迹。因此,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是贫困生心理精准扶贫的基础。国内许多学者研究发现贫困生在人际关系、情绪情感、焦虑、躯体反应、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不仅影响贫困生的顺利成长,也影响实现高校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3]人格中的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呈负相关,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部分因子与人格的适应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自尊、社会支持、人格中的利他性和适应性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预测作用。[4]教育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国家和社会经济资助能有效缓解贫困生经济负担,从根本上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但仅仅依靠经济资助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发展问题;[5]教育扶贫理论在新的阶段不断创新发展,由追求教育起点公平转向关注教育过程公平,由粗放式教育扶贫转向精准教育扶贫,在公平基础上发展贫困学生的优质教育;[6]精准扶贫应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以生命历程为线索,以心理扶贫为重点,从儿童早期开始,针对生命历程各个阶段表现出的心理资源贫乏问题进行精准帮扶,从根源上破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难题。[7]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心理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心理因素这一非物质原因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中的伟大作用;[8]心理扶贫是扶贫的根本,能够促使贫困人口自立、自强、自信地走上脱贫发展之路,这才是真正的脱贫,才能达到彻底消除贫困的终极目标。[9]笔者通过对重庆市某本科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专业、年级方面的研究,分析贫困生目前生活状况,讨论构建贫困生心理精准扶贫体系,为有效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贫困大学生界定标准比较复杂,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社会资助对象的前提条件。本研究界定的高校贫困生是生源地政府和高校经过规范程序共同认定的学生,符合高校贫困生甄别要求。高校贫困生界定为学生月平均生活费、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下的学生;家庭所在地处边远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或父母下岗无固定经济来源,以及残疾、单亲、父母离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家庭持有《特困证》《社会扶助证》《最低生活保障证》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费与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学生。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27800份,回收问卷27750份,有效问卷27667份,被试均来自重庆市一般本科全日制院校。在本研究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贫困生数量为8445人,男生占26.4%,女生占73.6%;汉族占88.5%,少数民族占11.5%;经管类占54.5%,文法类占11.2%,理工类占23.2%,艺体类占11.1%;在贫困生群体中大多来自农村、城镇和多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占比高达88.7%,来自农村、城镇占比为89.5%,可见抽样符合总体结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科学性(见表1)。

在被调查人群中,70.2%学生的籍贯是西南省市。调查高校是重庆市属一般本科院校,生源构成符合总体结构,样本具有较强代表性。

表1 样本构成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由王征宇等修订。共包含90个题目,按照1-5级进行评分。该量表各症状信度系数在0.77-0.90之间,具有较高信度,是近二十年对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使用最广泛的量表。共包含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强迫、敌对、焦虑、固执、恐惧、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因子 10 个维度。所得总分超过 160 分或阳性项目超过 43 项,或任何因子分超过 2 分者,考虑为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的统计方法有方差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单因素分析、多重检验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贫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SCL-90结果解释,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需考虑筛选阳性并进一步检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近20%的贫困生属于考虑筛选为阳性范畴。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需要注意的是,有18.3%非贫困生考虑筛选为阳性,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堪忧,说明应该从除贫困之外的其他因素进行分析(见表2-1,2-2)。本研究中的贫困生均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国家资助,数据表明在经济上获得帮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表2-1 贫困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表2-2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分析

X2=6.944a,P=0.008。

(二)贫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惧、精神病性等方面心理问题表现明显

对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上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贫困生在强迫症状(P=0.000)、人际关系敏感(P=0.000)、焦虑(P=0.002)、抑郁(P=0.018)、恐惧(P=0.008)、精神病性(P=0.000)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强迫关系、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精神病性表现的差异更加显著(P<0.01)。贫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比非贫困生低,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见表3)。

表3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在SCL—90各维度上得分的t检验分析结果

大部分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贫困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学费、生活费等刚性经济支出比非贫困生承担更多压力;贫困生在学业职业规划、人际交往、求职面试过程中容易出现敏感、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面对困难容易采取消极、逃避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三)影响因素分析

1.性别因素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影响

对不同性别的贫困生在SCL—90各维度上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女生在强迫症状(t=-5.527,P=0.000)、人际关系敏感(t=-3.477,P=0.001)、抑郁(t=-4.370,P=0.000)、焦虑(t=-2.744,P=0.006)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男生(P<0.01)(见表4)。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角色产生具有差异的社会期望,贫困生群体中女生比男生应付困境时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自我评价更低。相对于男生,女生性格敏感细腻,气质类型倾向于粘液质和抑郁质,更容易多愁善感;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主动性欠缺,遇到困难时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更加明显;失眠、胃口变差等主观身体不适感突出。贫困生大多来自非独生子女家庭,女性往往被赋予照料者的社会角色。在强烈持久的社会期待下,贫困家庭的女生往往把妥善照顾他人的需求放在自我发展的需求之前,忽略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遇到困难采取向他人或社会求助的策略较少,更多是通过自身努力尽力解决;当自身能力难以应付时,自我评价负向归因累积,形成低自尊、高敏感、易自卑的情绪特质。男性在家庭中被期待是勇敢的、坚毅的、有力量的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因而在遇到家庭经济困难的生活困境时,男性更愿意相信是这一状况是暂时的,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对未来生活依然充满信心。

表4 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性别比较

2.专业类别因素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影响

对不同专业类别的贫困生进行自评症状总均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个专业类别贫困生在SCL—90总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8.325,P=0.000),进行多重检验分析显示:理工类贫困生差异显著低于经管类、文法类、艺体类贫困生。SCL-90 总均分是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的哪一个分值程度上。通常情况下,总均分越高表示自评症状越明显,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见表5)。以上数据表明,理工类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经管类、文法类、艺体类贫困生。从就业效果来看,理工类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专业知识过硬、实际解决问题素质高,在就业市场上更加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从就业宏观大环境来看,传统制造、地产、金融等行业压力较大,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物流、服务等行业异军突起,理工类专业学生市场缺口大。因此,理工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职业规划清晰,较少产生迷茫、悲观、焦虑等心理不适;学校与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理工类学生教学管理阶段化目标清晰,相对紧凑充实的学业降低学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理工类学生以男生居多,心情烦闷时更愿意采取打球、游泳等运动方式有效排解负面情绪。其他专业学生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可能遇到专业与职业吻合度低、职业发展不清晰等问题从而导致大学学习生活倦怠、气馁,缺乏专业学习兴趣,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表5 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专业类别比较

专业类别平均差异(I-J)标准错误SigTamhane经管类文法类-0.015940.016050.902理工类0.04450*0.011200.000艺体类-0.031410.017680.377文法类经管类0.015940.016050.902理工类0.06044*0.017330.003艺体类-0.015470.022080.981理工类经管类-0.04450*0.011200.000文法类-0.06044*0.017330.003艺体类-0.07591*0.018850.000艺体类经管类0.031410.017680.377文法类0.015470.022080.981理工类0.07591*0.018850.000

3.民族因素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影响

对不同民族的贫困生在SCL—90各维度上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强迫症状(t=-2.050,P=0.040)这一项因子少数民族与汉族有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因子均无显著差异(见表6)。进入大学后,汉族、少数民族贫困生面对学习、生活、社会活动表现出的心理素质相当。

4.年级因素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影响

表6 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民族比较

通过单因素方差对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情况各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年级间差异明显。大三、大四年级比大二、大一年级在躯体化(f=14.946,P=0.000)、强迫症状(f=97.059,P=0.000)、人际关系敏感(f=101.144,P=0.000)方面差异更加明显,较少出现心理问题。贫困生中,低年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时不通过心理症状反映,而是转化为食欲变差、难以入眠等躯体化症状体现出来;高年级学生在以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基础特征的强迫症状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少;低年级同学往往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自卑、沮丧、挫败等人际关系敏感等负性情绪。同时,低年级比高年级同学在抑郁(f=39.546,P=0.000)、焦虑(f=68.311,P=0.000)、敌对(f=35.683,P=0.000)、偏执(f=67.650,P=0.000)等方面差异明显,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贫困生中,低年级同学遇到困境容易出现持久的心境低落,即使无明确客观对象也会坐立不安或紧张担心,思想行为固执呆板、心胸狭隘。调查表明随着年级增加,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一方面由于贫困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情绪适应等方面出现适应不良,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低;另一方面,贫困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对学业职业发展、自我情绪调节、社交活动有更好的掌控,自我评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具体来看,大一、大二低年级内部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二年级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比大一年级高,证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用重大;如果不能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环境,易引发心理亚健康状态向心理疾病发展(见表7)。

表7 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年级比较

四、讨论

(一)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

本研究从心理健康水平对贫困大学生生活状况进行深入考察。研究结果显示,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具体体现在:贫困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惧等方面的负性情绪更多,低自尊评价更明显。根据心理测评数据抽取12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潜能的挖掘和能力的发展,在与同辈群体交往中会产生不安全感、缺乏信任、敏感、焦虑、自卑心理。面对现实困境,通常应对方式为消极逃避、自我封闭、行为退缩等,在学业职业规划和人生理想目标方面缺乏坚持的勇气。经济方面获得资助尚未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具体作用发挥还需进一步研究。

分析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首先,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贫困生能有效获取的社会资源、发展空间相对于其他学生要少,主观体验的被剥夺感更强;在技能积累方面有差距,如计算机水平、英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差距进一步引起贫困生的交往退缩和自卑敏感,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其次,多重压力源易引发贫困生心理问题。贫困生要面对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家庭期望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等,在获得有效社会支持不足的前提下,这些因素会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再次,不合理信念容易导致贫困生心理失衡。家庭经济压力使得贫困生更早体会生活不易,迫切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单调的生活方式和强大的学习压力会给贫困生带来烦躁、焦虑的情绪体验,容易出现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应激状态。“我是个失败者”、“我努力了也不会成功”等绝对化、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会影响到正确认知,进而对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专业、性别、年级等因素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专业、性别、年级等方面出现显著差异,理工类专业、男性、高年级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高。顺利实现就业能有效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对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影响重大。理工类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更好,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经管类、文法类、艺体类专业贫困生在面对高额大学学费、生活费的同时,还要担心“毕业就失业”,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性别差异由于社会期望和生理遗传等因素导致二者在情感体验方面不同。贫困生群体中,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方面症状突出。面对贫困生活的现状,女生体验的现实压力和负性情感比男生明显,情绪的控制力和表达力与男生有区别。一方面原因是传统家庭重男轻女思想对女生自我发展的束缚;另一方面可能是女生更愿意把负性情绪进行表达,而男生情感更加内敛。贫困生在不同年级呈现出较大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说明大学学习生活适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级增加出现不断提高的良好发展趋势。

五、对策建议

(一)精准识别

有效识别贫困生心理精准扶贫群体是开展心理帮扶的前提条件。新生入校时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CCSAS(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SCCS(自我和谐量表)等心理测量工具进行普查,重点关注在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等人口学因素方面差异显著的群体。对测评结果显示异常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专家问诊进一步筛查严重程度,建立完备、保密的贫困生心理健康动态数据库,实时跟踪贫困生心理健康情况。要对贫困生心理资源进行科学地评估分类,做到精准发力。

(二)精准帮扶

首先,加大对贫困生经济帮扶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大学生在本专科生教育阶段可以申请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 12 种资助政策。教育部2018年3月发布《2017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统计显示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275.69万人次,资助金额1050.74亿元,比上年增加94.90亿元,增幅9.93%。[10]国家大力财政投入对高校贫困生经济帮扶力度充分;学校、社会力量积极加入到资困助学工作中,解决贫困生后顾之忧。其次,实现精准化心理帮扶。[11]重点关注低年级、就业前景欠佳专业、女性贫困生等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分门别类实施精准化帮扶措施,确保受助者获得有针对性的帮助。充分挖掘贫困生心理资源,阻断世代贫困的代际传递。利用宣传教育树立积极价值观念、自我认知、理想目标,激发成长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生及原生家庭走出贫困处境必须同时提高贫困生知识教育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真正落实“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智志双扶”的扶贫指导思想。杜绝资助中负向指望心理,避免“越扶越懒”、“越扶越穷”的情况发生。再次,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重点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提升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个案辅导、团体辅导、心理实验等方法帮助贫困生纠正不合理认知理念,挖掘潜力、提升自信,以建立合理的情绪认知和表达体系为重点。最后,尤其关注贫困生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体现,从心理扶贫内容上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心理发生异常后在饮食、睡眠、人际交往、情绪表达、行为习惯方面出现反常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贫困生群体,通过春风化雨的育人方法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

(三)精准反馈

巩固心理资源,防止脱贫后返贫。贫困生在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后要注意跟踪反馈帮扶效果,搭建好贫困生需求和资源的对接平台,形成经济扶贫、心理扶贫、学业扶贫、就业扶贫的高校扶贫大格局;引导贫困生发挥心理资源支持作用,用足用好各项帮扶政策;建立班级—学院—心理中心三级心理帮扶体系,实时反馈贫困生心理健康情况;编制常规化、流程化、系统化心理扶贫手册,提高心理帮扶效率;巩固帮扶效果,关注重点人群,有效防止已脱贫学生返贫。

猜你喜欢
理工类贫困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