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
心电监护是心血管内科常用重要监护手段,急危重症及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均需心电监护,因此一次性电极片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电极下的皮肤透气性差,水分不易散发,加上汗液等皮肤刺激,且电极片材料所含的化学物质容易对皮肤造成刺激,长时间使用易造成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出现红斑、水疱、糜烂等损害[1-2],并且使用一次性电极片后,皮肤上会残留一些难以祛除的胶布痕迹,临床上常用松节油祛除,但松节油比较刺鼻,而且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大,易引起过敏性皮炎[3]。自粘性薄膜敷料具有抗过敏、保护皮肤的作用,对需要心电监护的患者,我们对患者电极片粘贴部位先采用自粘性薄膜敷料进行粘贴,在薄膜敷料上再粘贴电极片,在降低电极片引发的接触性皮肤损伤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并且减少了因使用松节油造成的皮肤损伤,现汇报如下。
以2016年6月~12月入我科行心电监护的2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案得到我科专家委员会批准同意。纳入标准:患者无电极片过敏史、持续心电监护时间≥2d。排除标准:躁动不安、不能配合的患者;局部皮肤有破损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248例患者中,男性152例,女性96例,年龄35-82岁,平均52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入院后采用MINDRAY-8000心电监护仪行心电监护,本次实验采用自身对照实验。在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常规粘贴电极片,即为对照组;在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粘贴自粘性薄膜敷料[北京康宇建医疗器械公司FL-Ⅲ型自粘性薄膜敷料,京药监械生产许20060034号]后再粘贴电极片,即为观察组。对照组更换电极片频率为1次/d,对照组更换电极片频率为1次/3d。
参考接触性皮炎判断标准,阴性即为局部皮肤未见明显异常,阳性即为皮肤局部出现红斑,淡红色至鲜红色,稍有水肿,皮炎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接触范围一致,观察两组粘贴电极片局部皮肤发生损伤的情况及损伤发生时间。
本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率的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
248例患者均完成本次实验,并且心电示波波形及数据均均符合临床标准,平均心电监护时间为(4.9±1.3)d。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0.4%,对照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1.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皮肤损伤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损伤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皮肤损伤情况比较
随着心电监护仪在心血管内科的广泛应用,一次性电极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于电极片内部的化学物质与皮肤长时间接触,造成外源性的刺激,易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心内科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行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均需心电监护、老年患者较多、心电监护时间长[4-5],因此电极片所致接触性皮炎发生率较其他科室也较高。此研究中,对照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1.8%,因此预防电极片及其黏附材料所致皮肤损伤对需持续心电监护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老年患者。
舒士自粘性薄膜敷料是一种厚度仅为0.01mm的薄膜敷料,具有防水、隔菌、舒适、透气、低致敏的优点,使用的患者均反映粘贴上无不适,且揭下后无残胶,无需用松节油擦拭,减少了松节油对患者皮肤的损伤。使用舒士自粘性薄膜敷料后,更换电极片的频率由1次/d延长为1次/3d,节约了成本,给长期监护的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总之,舒士自粘性薄膜敷料可显著降低一次性电极片造成的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延长皮肤发生破损的时间,且不影响监护数据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