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研究

2018-11-15 03:44王廷英毛成玲黎德雄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8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常规

王廷英,毛成玲,黎德雄,刘 杨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广东 广州 510145)

于神经内科中,急性脑梗死十分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通过对患者典型临床症状或者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便能够确诊。虽然给予患者及时有效治疗能够促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是也会在不同程度上遗留功能障碍。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与感觉功能,将其预后改善,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选取例数为123例,按入院先后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其中,63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患者31例,女患者32例;发病至急救时间15-45min,平均(26.3±6.1)min;年龄在45~78岁,平均为(62.7 2.4)岁。干预组60例患者,女28例,男32例;患者年龄44~77岁,平均(62.5 2.3)岁;发病至急救时间14-45min,平均(26.7±6.2)min。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 法

(1)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主要是在患者入院之后,对其进行改善脑循环、改善脑水肿以及营养神经治疗等。而干预组则为患者开展急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①严格控制救治时间。待患者达到急诊室,急诊护理人员依据初评、早期检查以及评估的路径对患者实施处理。在接诊后一分钟内完成观察、询问以及分诊工作,以最快速度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评估,马上实施急诊护理,全部急救项目完成时间控制在70分钟之内。②启动绿色通道实施全面抢救工作。接诊前:做好平车监护,立即通知院内做好接诊;接诊时:对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语言、肢体活动等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气道、吸痰、吸氧等护理干预,合理用药。神经内、外科进行会诊,提前做好手术准备;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注意事项, 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定期为患者的翻身,并指导饮食。

(2)中西医治疗:西医方面主要为两组患者开展抗凝、溶血治疗;施与甘露醇、神经活化剂治疗;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及时补充B维生素、能量支持治疗。中医治疗方面,给予灯盏花40mg,以静脉滴注方式注射,1次/日,14d/疗程。

1.3 观察指标分析

①记录两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接受专业治疗时间。②疗效分析:痊愈:神经功能缺损好转超过91%,病残为0级。进步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好转在46%~90%,病残在1~3级范围内。进步: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在18%~45%范围内。无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低于17%的患者。③功能综合判定量表(FCA),主要对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者表示综合功能的越强。

1.5 统计方法

本研究全部数据分析或处理的方法:选用SPSS22.0软件,均数(±s)为选用t检验的计量资料,率(%)为选用 检验的计数资料,严格规定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接诊时间分析

干预组接诊情况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急诊情况分析(±s)

组别 接诊-确诊时间(min) 确诊-接受治疗(min)常规组(n=63) 31.25±2.58 38.54±2.58干预组(n=60) 16.65±1.35 20.35±1.85 t 3.5749 5.6125 P 0.0009 0.0000

2.2 疗效对比

干预组与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n(%)]

2.3 功能综合评分对比

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于第1个月与第3个月的FCA综合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后者,详见表3.P<0.05。

表3 两组患者功能综合评分

3 讨 论

脑梗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引发脑部供血障碍出现,进而促使脑组织出现缺氧性或者缺血性坏死现象。通常情况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缺失现象,严重情况下还会促使患者死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临床上需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1]。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采用药物或者手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病变水肿症状,将颅内压力降低,进而促使局部循环得到有效改善,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目的,但是这种治疗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局限性。本院通过中西医治疗脑梗死患者,西医主要给予抗凝、溶栓、降颅压,并给予营养支持。中医则给予灯盏花治疗,灯盏花含有黄酮类成分,有助于扩充血管,起到活血通经、化瘀行滞的效果。治疗效果良好,但治疗无效的例子还是存在,因此开展急诊护理路径是很有必要[2-3]。

脑梗死患者发病急,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治疗是最佳时机,3~6小时溶栓治疗效果佳,出血后5~7小时有利于清除血肿。急诊护理路径根据规定时间完成相对应救治,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抢救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接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4.1%,P<0.05;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于第1个月与第3个月的FCA综合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后者,P<0.05。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用于脑梗死中西医治疗患者中,缩短就诊时间,能够提高急救效果,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病情稳定,有临床推广可行性。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常规
常规之外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别受限于常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