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莉
由于网络信息化的大规模普及与应用,许多中职学生的审美观比较薄弱,素食快餐文化消磨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恰恰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进行培养的优质资源。受到现代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世俗。因此,学生想要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情趣教育,就应该多多受教于语文教学种的古典诗词教学。极强的节奏感、音节和谐等是古典是个所具有的形式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品读诗歌,对诗歌中美好的意境与意向进行分析和研究,让学生通过品读诗词来感受文字与文化美的熏陶,这对于提高其欣赏美的事物和健康的审美情感的培养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在教授陆游的《钗头凤》时,学生可以先对诗歌进行美读,感受、诗词中的韵律美,体会词人想要表达的感情。“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这种声情凄紧的吟唱向我们诉说了一个词人的爱情故事。通过读词,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对于词中的意象进行品味,词中所蕴含的那种文人之间含蓄的情感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古典诗词的教学功不可没。好的诗歌既属于诗人自己,也属于读者的想象重塑。“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追求。读诗词的过程就相当鉴赏艺术品的过程中,将诗词的文字在脑海中幻化成图像,这对于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来说意义重大。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社会的文化体系就以儒家文化为主,并且影响至今。在儒家文化的教化下,诗人和词人身上的家国情怀从未如此浓烈。优秀的诗人和词人也是朝廷的官员,因此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知识抒发个人的情感,也是对于时代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呐喊。在两宋时期,宋朝与辽金夏甚至蒙古的连年战争,使得陆游这个豪放派的词人开始通过诗词的创作来表达对于家国的感怀。“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表现了其坚持抗金,讨伐投降派的决心。陆游的诗歌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的爱国人士和知识分析都纷纷怀念旅游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情怀持续不断地成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和殖民者的精神力量。因此,在对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沉浸在这种家国情怀中,被教育和熏陶,这对于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杜甫、文天祥和辛弃疾的诗词也是教化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最佳选择。
中职学生虽然在身体发育上已经趋近于成人,但是其心智发展水平依然不够成熟,一些学生的意志力和情绪都比较脆弱,容易抑郁和波动。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独立个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诗人李白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即使是在流放和贬谪的过程中,他依然保持着旺盛创作力,将自己的所思所感通过诗词进行抒发。与杜甫的忧国忧民不同,我们很少从李白的诗歌中看到一些比较消极的因素,他展现出来的永远都是洒脱不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其对于国家民生的关注度也依然存在。这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以及乐观自信的精神对于学生塑造自己的生命意识与独立个性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可以通过影像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教学体验。2016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了一档原创的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齿儿童,都纷纷参与进了这一场全民的诗词竞赛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实际情况播放相关片段,或是建议学生私下观看,这会比照本宣科更有功效。如今,网络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而中国古典诗词对于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浓缩的精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代文人墨客的理想人格都对当代的学生教育来说有着独特的人格教育价值。因此,语文教师要提取古典诗词中的有益因素对其加以利用,寻找古典诗词中的教学创新点,以期全面地对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培养。
[1]李小云.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8(7):54.
[2]张姝.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与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3]黄昕.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J].基础教育研究,2010(24):27~28.
[4]何婉秋.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J].师道·教研,2015(7):48~49.
[5]沈伟强.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