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民/海南师范大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加大扩招力度,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战略目的。在此期间随着学生人数的激增,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的比重逐年上升。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差距小,在思维特征方面有些共同点,容易走到学生中间,大学生也更愿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想法都会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本身有什么样的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是否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担当,都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产生长远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种类的工作,它是改造人的思想的活动,它也与其他的教育活动不同,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是帮助人们改造世界的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校党组织要切实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来抓,关心青年教师,及时掌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全面进步[1]。
目前,高校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发这类问题的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有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影响,同时自身也存在多种因素。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探讨:
在当今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秩序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西方的潮流文化相互博弈,多元化的思潮也在社会上涌现,以多种方式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原有观念[2]。当今社会,因急功近利而落得身败名裂的案例枚不胜举,社会上不正常的现象日益增多显现,如国家公务人员贪污腐败,舞私循弊,社会的公正法治遭到质疑,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等问题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的无私奉献,友善互助精神,真正践行坚持的人们反而生活的比较贫苦,高校青年教师就是其中的代表。这种现状是青年教师们不愿接受的,社会上这种强烈的反差,使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计,免不了就会从内心抵制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青年教师观念较为开放,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中间有的责任意识不强,意志力和自制力较差,容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盲目跟风,从而羡慕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发生了动摇。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产业调整和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化思潮也深深影响着青年教师的观念,因此,坚定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信念愈发重要。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如果我们不重视,就会被其他意识形态占领。当前不少高校普遍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开展的形式和内容空洞乏味,缺少奖励机制,导致了这项工作收效甚微。思想政治教育工做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高校各部门开展合作,形成合力,多管齐下。但当今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多,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许多高校都投入重金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特别是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和机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进修,参加培训,然而其目的大都是为了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往往很少针对培养他们的政治素质。还有一些高校关于教师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考核流于形式,没有实效,这些现象造成了青年教师往往重视科研成果,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
广大青年教师自小都经过了很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历史产生和发展趋势、当阶段的社会特征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大体上看,他们的社会主义信仰并不坚定,相关理论水平也不是很高,加之青年教师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对当今国际形势和时事政治缺乏敏锐的洞察力,从而导致他们思想政治观念不强,认识不够。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一时期也是青年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易受影响的时期。青年教师虽然接受了很多年的教育,基础牢固、知识储量丰富、思想开放,这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在教学和科研创新上再创佳绩,但当下,最大利益化被广泛接受,个体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新时期的年轻教师没有经历过革命的洗礼,缺少艰苦劳动的体验,思想意志不够坚定,往往容易滋生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较差。此外,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依然在处理事情方面表现出个性和片面性。开始时他们对组织参加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真正身处于活动之中时,往往独自为战;他们有强烈的创新变革意识,但又表现出不够稳定的态度,这些都是青年教师心智还不成熟的表现,所以他们才容易被流行的文化所影响,思想政治素质也就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就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答记者问[EB/OL].http://news.timedg.com/2013-05/28/13840325.shtml,2013-5-28.
[2]李云玲.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