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君/桂林旅游学院旅游休闲与管理学院
沙盘游戏可以根据实际参与人数分为个体与团体沙盘游戏。两种的基本设置和原理均大致相同,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自信化予以整合,激发学生的自愈潜能。其中,个体沙盘游戏主要着重点为心理咨询和治疗,而团体沙盘游戏则能够在对个体予以有效分析的同时,对个体在社会化方面的过程进行模拟。
由于沙盘游戏的逐渐推广与应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自理咨询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使得各类问题逐渐出现在了研究者面前,如个体沙盘游戏只能够一对一的进行,这样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就无法有效满足咨询需求,特别是在高校当中,沙盘游戏作为学校心理教育与咨询的一种主要方式,相关研究者希望可以在有效的时间与空间内,对现有资源予以更加有效的利用[1]。因此,为了确保高校心理教育和咨询的有效进行,就需要高校当中的相关工作者掌握符合学校情境的教学方法与咨询理论等。在这一情况下,团体沙盘游戏应运而生,其能够在满足高校多人情境下心理教学与咨询需求的基础上,又能够节约成本与时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日昇根据国内在沙盘游戏方面的实际发展现状与临床经验,在其著作的《箱庭疗法》当中指出团体沙盘游戏主要指的是在一定规则的限制下,开展团体箱庭治疗的一种方法。
大学生正处于成熟但并未完全成熟的一个阶段,因此他们时常都会受到矛盾和冲突的困扰,并且在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时,他们往往也不回去找老师进行倾诉,也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事实上,倾诉对大学生群体来讲极其重要,但受到各类因素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很难在同学和老师之中找到适合的听众。
团体沙盘游戏可以为大学生创造出具有自由、支持以及创造性的一个心理空间,以此来帮助他们对压力予以有效的排解。并且,游戏本身就可以协助大学生对心理冲突与压力予以有效的宣泄和缓解。同时沙盘具有的投射性还有利于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去认识自我,以及更好的去理解他人在心理方面的实际状态。其次,通过团体活动的方式,能够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相互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以及自信心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增强其合作意识。
现阶段,在开展各类团体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在规则方面对沙具的时间、个数以及移动等均设置的不同程度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团体沙盘游戏的参与人数在3到9人左右,同时在游戏的整个过程当中,学生会自然的按照游戏步骤进行。在团体沙盘游戏的规则当中,对参与成员进行分配的时通常都是采取随机的方式,这就容易游戏效果就会受到成员关系的影响,使得意识层面的工作成为主导,而“无意识”就变的极其有限。所以“受保护”的相关因素就会确实,并且学生在“无意识”层面还有可能有意的去进行回避,这样“无意识”就不会被激活也不会出现在沙盘当中。进而既不自由也不会受保护(这里主要指的是深入至无意识层面的相关要求),使得“无意识”难以得到自由的体现,不利于沙盘游戏的有效开展,起到的晓得也就不尽人意。
“无意识”会涉及到人格当中少部分的理智成分,而更多的是情感基调方面的相关内容,这就需要团体沙盘游戏对“无意识”要就有接受和包容的态度,让学生能够维持开放与敏感的心态,进而让“无意识”自发的出现。并且,在“无意识”当中既有远古智慧,也有被压抑的相关内容;即由对自我和意识的认同,也有对自我和意识的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用成熟与积极的心态对承受和面对“无意识”带来的相关内容[2]。
团体沙盘游戏在治疗方面的主要呈现方式是:运用上千个沙盘游戏模型和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再加上在沙盘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沙形来体现,因此象征性分析在团体沙盘游戏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心理分析以及沙盘游戏当中,象征拥有原型意义,一方面可以表达治疗与困难,另一方面可以体现发展与治愈。在实际的沙盘游戏当中,所有沙具都可以表现出某种象征性意义。同时,象征就好比一面拥有灵性的镜子,其能够将个体和集体在无意识方面的本质照出来,进而让原型变为原型意象而能够被个体所察觉到,以此来达到自身实现。就像沙盘疗法创始人卡尔夫所说的那样:“理解沙盘游戏疗法中的象征是作为一名沙盘治疗师必备的素质与能力。”
通常情况下,团体沙盘游戏所需要的是件和团体辅导时间大致相同,约为50至60分钟。一般在沙盘制作方面的时间,没有严格规定,通常是由团体成员的共同感受来决定作品的完成与否[3]。和个体沙盘相比,团体沙盘游戏增添了组成团体环节,在实际的开展中,为了确保团体沙盘游戏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需要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其一,组成团体。团体沙盘游戏的运用来源于团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并且在最终达到的效果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团体的组成来决定的。高校在开展团体沙盘游戏的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团体主要分为两类,即由面临相同或者是形式问题的个体来构成的团体,以及有相似或者是相同人格特质的个体而构成的团体。
其二,导入。和个体沙盘相似,老师需要通过简单的指导语,将来访者导入到沙盘的制作过程当中去。并且在对团体沙盘予以制作之前,老师要详细的向团体成员表明团体沙盘游戏的具体规则:
(1)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要保持静默,并且成员和成员之间不能够通过任何形式来进行交流;(2)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玩具的具体摆放顺序,并且,没人每次只可以摆放一个玩具或者是完全相同的一组玩具;(3)不能够撤除,但能够移动其他人所摆放的玩具,移动一次算摆放一次,这样在本轮在就不能够在摆放另外的玩具;(4)在进行摆放时,成员可以选择弃权,即在本轮中部对任何玩具予以摆放;(5)在进行到最后一轮时,最后一个成员在对玩具予以摆放的过程中可以决定是否对团体作品予以修饰。这里的修饰指的是可以移动他人摆放的玩具,但只有一次且不可以撤除,也不可以增添新玩具。
其三,制作和记录。在对团体沙盘游戏予以记录时需要将每轮作为基本单位,其中要包含各个成员摆放玩具、值得关注的细节、数量、所化时间以及位置等,并且每轮结束之后对作品予以拍照,以此来对团体沙盘游戏予以记录。
其四,理解和对话。在团体沙盘游戏结束之后,让成员进行理解和对话,在发言顺序方面按照玩具的摆放顺序来进行,成员所说的内容要设计对玩具摆放的思路、作品主题与整体构思以及对其他人摆放玩具的感受等。
其五,拆除沙盘。当学生在离开沙盘游戏室时,怎样来对作品予以拆除需要以学生的意见来进行。若学生愿意,那么学生可以自己对沙盘予以拆除,而教师只需在一旁默默的观察与见证即可。若不愿意,那么教师也不必去勉强学生,等学生离开之后再进行拆除。
其六,对基本操作予以分析和整理。在进行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需要从沙盘导入入手,来对学生在整个沙盘制作当中的表现予以回顾,其中即要涉及言语表现,例如和教师的主动交流、语言是否流畅以及对亲自拆除沙盘的态度和理由,又要涉及非言语表现,例如作品修改频率、姿态与面部表情以及制作长短等等。
综上所述,现阶段团体沙盘游戏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当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有待提升的空间还较大,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总结经验,使团体沙盘游戏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进而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汲新波,王永红.团体沙盘游戏治疗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5):107~108.
[2]赵静.团体沙盘游戏兴趣班的探索与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