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丽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后世对她的评价贬褒不一。从《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古籍,再到现代史学家们对她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象的武则天。在历史典籍中,对于武则天形象的塑造往往从维护父权政治的角度出发,有的讲她描绘成祸国殃民的妖妇,有人肯定她在政治上的成绩,但却避开她的性别不谈。也有的谈及到武则天当政时期,侧重于突出武则天的酷吏政策,认为她是一个暴虐的君主。民间野史往往从道德层面出发,把武则天塑造成“淫妇”形象,丑化武则天。当然,也有人认为武则天敢于推翻父权统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二十世纪以来,有关于武则天的文学、影视作品更是不断涌现,让我们看到一位多位形象的女皇。武则天形象之所以几经变化,在于她体现出了文化传统中的特殊意味。武则天称帝在封建时期常常被人诟病,最主要原因在于她的女性身份。但其实在武则天登基后,所采取的治国理政之策仍旧遵循了父权社会的传统。对于武则天形象的不断改造,实际上体现的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文人们以武则天性别为基点而做出的不同形象构造。
谈及武则天的英雄形象,不得不提宋之的《武则天》。但宋之的《武则天》创作就是基于思想解放、反对封建伦理统治的角度,在这里,武则天被描绘成一个在男权社会下努力挣扎反抗的女性英雄形象,这也是20世纪以来首次为武则天带来正面形象描写的作品。宋之的创作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表现了他对封建时代女性被压迫的同情。但另一方面,他也描绘出武则天为了上位而不择手段,将她的残暴渲染出来。但是这里的女英雄形象与现代的女性解放主义仍旧有区别,宋之笔下的武则天当权后又开始照搬男权统治的那一套,用女性来支配男性,这实际上仍旧不是真正的性别文化认同。真正的性别认同,应当是自由平等的对待男女,当然这也是很难完全贯彻到底的。除了宋之外,一些作家或者文艺工作这在塑造武则天形象时,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反封建思潮的影响,他们热衷于把武则天塑造成女英雄形象,认为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推翻了封建父系统治,但最终仍旧逃不过统治和被统治的那一套框架。
开明君主形象也是20世纪以后所出现的,这是从政治角度来对武则天的功绩进行肯定,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郭沫若,肯定了武则天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才华,但对武则天的女性身份却巧妙避开了,同时对于武则天在位时期的酷吏政策,也几乎未有提及。同时,郭沫若还否定了过去民间野史中塑造的武则天的“荡妇”形象,认为武则天对自己的子女相当严格,自己怎么可能放纵生活,但在这一点上,郭沫若实际上也回避了女性形象的正常感情诉求。在郭沫若的塑造下,武则天的私生活其实基本被避而不谈,主要强调的是她在政治方面的建树,这也是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的体现,体现出对妇女形象的解放。武则天的魅力被无限放大,不仅仅知人善用,而且关心民间疾苦,这与前人所塑造了妖妇形象完全是对立的。但从更深层次方面来看,武则天虽然在这种形象中是一个开明君主的形象,但从人性来看,武则天本身作为一个女性的人性特征完全被抹杀了。郭沫若的作品中,我们难以找到武则天作为普通女人、妻子、母亲的形象,和高宗之间与其说是夫妻关系,更像是一种工作中的合作关系。和李贤之间也并无母子之间的亲情,对于李贤的谋反,并不是处于考虑到李贤是自己的孩子而从宽处理,而是从为了维护国家稳定的角度出发。与宋之相比,二人对于武则天晚年和张氏兄弟等人的感情问题在处理方面也是不同的。宋之认为武则天与这些男性的关系,是出于玩弄男性的角度,目的是为了体现对男权社会的否定。而郭沫若更加干脆果断,直接否定了这种关系。所以虽然在开明君主形象下的武则天,虽然看似高大伟岸,但实际上却失去了作为女性主体的人性。
明清以来,对于武则天形象的塑造中,妖妇形象也是十分常见的。虽然二十世纪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对于武则天形象的塑造有了更多的正面倾向,但是对于其妖妇形象的塑造,在文学中也时常出现。例如林语堂、苏童等人,把武则天塑造成盲目追求权力,不顾民众生活的女魔头形象,认为武则天把美好的大唐王朝变成了炼狱,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父权社会中对于男女两性关系的定位上,男性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女性处于被统治、支配的地位。虽然到20世纪以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让人们的思想面大大扩充,但传统的男权思想仍旧影响了很多文人的创作,因而在对于武则天的形象定位上,仍旧有不少将她塑造成妖妇形象。从深层次原因上看,这实际上也是对女性解放和女性地位提高的一种恐惧,因而必须要将武则天妖魔化。
中国从封建社会伊始,始终没有女性称帝的合法性制度。在传统社会下,政治领域是男性的专属领域,社会文化中也有许多防止女性涉政的措施。虽然早在秦国时期,秦国的两位太后就曾临朝听政,但这毕竟不是正统的获得国家权利,而是通过婚姻关系而获得的非正当权利。到武则天时,武则天曾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这也属于非正式权利。到后来,武则天正式称帝,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的女性获得的正式权利,而且是国家最高统治权。在封建时代中,男权是社会权利的象征,皇权几乎一直被男性所掌控,皇位世代相传也仅限于皇子。虽然武后死后,皇权仍旧传到男性手中,但武则天被后代所诟病的最主要原因仍旧在于她的性别。历史上朝代更迭是一种规律,但到了武则天这里,却成为女性当权的典型。后人虽然也有从思想解放等角度出发,认为把武则天当做反封建的代表,却始终跳不出压迫与被压迫的性质,并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权利解放。在父权社会的外衣上刺开了一个裂口。对于武则天这一重要的历史题材,有的借助她反封建,有的讽刺她种种暴虐行为,但无论哪种形象塑造,始终难以超越性别差异的鸿沟。但随着新时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有一些文人作家可以超越性别局限,用客观的角度来塑造女性历史人物形象,为推动女性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武则天形象研究的进步。
除此之外,近代对于武则天的人物形象评价也有从道德层面出发,郭沫若虽然赞扬了武则天的政治能力,却忽视了她作为一个女性正常的感情诉求,亲情、爱情在武则天面前仿佛变成了不值得一提的东西,作为女性主体的人性被直接略过了。封建社会时期对于女性的压迫仍旧影响了很多人对武则天的评价,让很多人难以真正客观的看待问题。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随着后世对她的争议不断,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独特的文学形象,有关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不断涌现。虽然这些作品未必能向我们展示真实的武则天形象,但却给人很多启迪。后世对于武则天争议之多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说因为她的狠毒,有人说因为她的谋朝篡位,但最主要的原因仍旧在于她的女性身份。在父权为主的封建社会,武则天犹如一把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