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前,我国对于古代哲学典籍的翻译研究主要从翻译文本选择、译者及翻译批评等几个方面展开,但是对于古代哲学典籍的目标读者群体的研究却相对薄弱。但是,我们应注意到目标读者即译介受众对中国古代典籍的接受程度集中体现着其翻译的传播效果,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译介受众进行分析和考察,并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特征,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翻阅我国的哲学典籍,不难看出这些典籍内涵深刻丰富,语言简洁凝练,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历史背景,意义模糊甚至缺乏上下文语境,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因此,从古至今,不断有人对此加以注解,加以诠释。因而,也可以说“对经史子集的阐释、集解、注疏贯穿了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
“译介受众”是由鲍晓英将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应用于中国文学的译介中所提出来的译介模式五大要素之一,其它四个分别为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和译介效果。“受众”是大众传媒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指大众传播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和群体,即信息的接受者。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活动,其“受众”对象即为译介受众,也就是译本的读者,但是读者在翻译中的作用常常为人们所忽视。
以往的翻译研究中,读者群体往往是被当作一个宏观的国家和民族来考察,认为不同的国家、民族在语言、文学、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这些差异阻碍了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样一来,对于受众的研究就停留在源语和目的语在国家民族层面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研究,而没有对受众群体内部的差异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不同的文本,译介受众的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针对哲学典籍这一特殊文本,将其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家学者,这一类又可以细分为哲学和汉学研究专家学者以及其他;第二类是一般读者,即普通大众。
1、受众的阅读心理
受众阅读文学作品表现的心理倾向主要包括求异心理、求知心理和娱乐消遣心理。这三种心理贯穿着读者的整个阅读过程。但是针对不同的文本,占主导的心理是不同的。对于译介受众而言,其对于译介作品最原始的心理自然是希望通过阅读对他国的历史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即求异心理。
2、受众的心理效应——名片效应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受众的一些心理现象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影响。针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典籍,译介受众的主要心理效应包括名片效应。名片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如果首先标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
历来对于翻译策略,译界就有“归化”和“异化”之争。从文化外译的角度来谈,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歌德将文化外译表述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译者帮助人们“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外来事物”,就是说语言上采用归化翻译,以译入语读者熟悉的语言传达异域的信息;第二阶段是译者努力进入异国情境,要做的是窃取原文内容,根据译入语传统加以改写,这是指思想。内容、观念层面的规划,比语言归化更进一步;第三阶段是译者追求译作与原作完全一致,实现全译式翻译。
目前我国对哲学典籍英译过程中的阐释,主张概念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诠释方法,因为中国哲学典籍正是在对元典的持续性的阐释过程中不断产生的经典文本。史志康教授在注释中引用了西方人耳熟能详的莎士比亚的类似观点,这种把西方思想家和哲学家与此有关的思想观点放在一起,对原文进行脚注的翻译策略被谢天振教授称为“借帆出海”,借人家的“帆把我们的东西送出去,读者数量就会增加”。
在对“文化自信”的强调下,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中所蕴含的普世意义和时代适用性不断被人们挖掘出来,因而在当代对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和传播十分重要。中国哲学典籍作为一种文言文体思想类著作,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阐释性。在此基础上,哲学典籍的外译要契合译介受众的阅读心理,迎合他们的心理效应。因而,哲学典籍外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要把握好“归”和“异”的度,史志康教授采用“借帆出海”的策略翻译论语,既没有对元典过度归化,又在阐释中结合了译介受众所熟悉的西方哲学思想和观点,使得哲学典籍更容易被译介受众所接受,为我国古代哲学典籍的翻译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华文,叶君武.刍议汉学域界内的哲学典籍译释学研究[J].中国翻译,2016,37(02):5~10,127.
[2]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译介为例[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