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英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文学与电影自20世纪40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某种联系,电影的诞生与文学密不可分。在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非常多优秀的影片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而且这些影片由于改编自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拥有与生俱来的艺术感觉,再加上原著的号召力,使影片的票房与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正是由于文学与电影之间这样亲密的关系,引发了空前的讨论。文学是否可以直接拿来改编,抑或电影只需要汲取文学的艺术性即可,这两种观点都是站在文学为电影之源的立场上的;而电影因为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将文学替代则是一种“电影至上”的观点。归根结底,文学和电影之间的关系有两大层面:文学是如何影响电影的,而电影又为文学带来哪些改变?结合历史与现实实践证明,两者关系日渐紧密,互为支持,共同进步。
相对于文学出现的悠久历史来说,电影是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而文学作品就是培养其成长的最佳营养。文学无疑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是“电影之母”。中外影坛中,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数不胜数,而且战绩骄人。丰厚的文学积淀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同时电影的审美方向也必然受到文学影响,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文学在故事叙述上非常擅长,它可以将故事情节发展和细节呈现描述得非常细腻,使故事本身更加丰满丰富、立体清晰,而故事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影的成功与否。因此,一个好的文学故事可以说是电影成功的基本保障。这一点深受以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认同,他们认为文学是电影的启蒙,文学引领着电影的大方向,想要研究中国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文学。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当代电影中,涌现出了诸如《红高粱》《活着》《霸王别姬》《刮痧》等很多符合中国文学审美的影片,同时这些影片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色彩,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中大放异彩、斩获殊荣。这些电影不约而同地在故事情节的表达上运用了相应的电影表现手法,不仅引人入胜,而且耐人寻味,将文学的艺术性展现得有声有色;在塑造人物时,着重表现人物的典型特点,使人物符号化,根据情节发展逐渐显现出既具有真实感又具有距离感的立体人物形象,这也是原著文学的目的;文学与电影都无一例外地需要表达情感,文学作者往往将个人情感与理解融入作品之中,使读者在阅读之余产生思考,使作品的精神得到延伸,影片也是如此,不过它将这种思考更直观、更有冲击性地表达出来,直击观众的精神世界。
其次,文学为电影提供准确的坐标定位。上文提到,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成就一部优秀电影的基本保障。文学的主要价值表现为审美的多样性,以及时刻体现出的美妙诗意,甚至更高层面的人文关怀。文学常常通过对一个人物的塑造或者一个故事的讲述,来平静委婉地将作者意图娓娓道来,让读者去细细品味一个人的一生乃至整个人类的人生有何意义、有何价值;从而感悟人性的善与恶。由这样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片,自然带着丰富且深刻的人文关怀基调,再一次将人生价值、人性善恶的问题抛向观众。所以说,文学作品的立意决定着电影的主题思想,而文学作品大多正面或者侧面地表达人性的多面。因此,影片或赞扬美丽的心灵、或鞭挞丑陋的行径、或揭露某些阴暗面、或弘扬一定的价值观,整体基调是由文学作品来把控的。
最后,电影使用了很多与文学相通的表现形式。比如,夸张与象征是文学修辞格,也是电影中经常运用的手法,这两种手法能够将人物或者剧情表现得更加集中典型、突出鲜明,有利于观众理解影片内容。除此之外,文学作品对故事背景和环境的详尽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电影还原场景,充沛的细节表现使观众的观影感受更加真切,扩大了艺术感染力,从而赢得观众的认可。
综上所述,电影受文学这一母体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它毕竟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相较于文学单纯地借助文字表达,电影在文字之外还要借助声音、画面等表现方式的一种整合艺术,这样多感官地体验作品能让观众对艺术的感受更加迅速、直观和深入。这样新鲜的、时尚的、热烈的、带有先天优势的电影艺术,使表达方式单一的文学艺术遭受冲击之后陷入尴尬境地。同样的艺术主题,电影的表达因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与观众距离的贴近显然更受大众欢迎。因此,在当前文化快消时代,成熟的电影文化产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文学艺术的改变,而文学艺术也将紧随时代发展自己退下神坛,与电影艺术合作,向电影艺术学习,从而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如果说,电影与文学“联姻”之时,是电影取材于文学;那么,文学与电影的合作,就是“文学电影化”。当下,一些有电影剧本改编经验的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作品的创作框架按照电影结构来设立,作品内容与表达手法也尽量与电影手段相贴合,按照电影的视角来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文学作品更易改编为电影作品,更好地服务于电影艺术,最大化地实现文学价值。
电影艺术的成功拉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电影因其特有的优势,快速地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也因此拥有了大量的观众,而那些对电影持有较高热情的观众,往往在走出影院后再次找寻影片原著的身影。当今信息如此发达,艺术与大众如此贴近,对影片产生好感而延伸到影片原著的忠实观众大有人在,此时,他们又变成文学作品的忠实读者。这样就实现了影片将电影观众转化为文学读者的功能,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因此获得第二次生命,文学艺术的发展得到拉动,文化成为一种商品,而且是畅销品。
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虽然紧密且互为你我,但两者固有的不同艺术性质却决定着它们之间具有根本的差异。
首先,艺术载体大为不同。文学的载体仅仅是语言文字,作者通过对语言的成熟把控和运用,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来展现独特的艺术空间;而电影的载体则有影像以及声音,这两者都是非常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的表现形式。如果说文学载体是平面的话,那么电影载体则是立体的,电影可以充分利用影像与声音两个维度,借助镜头切换、时空转换等电影独有的手法来呈现影片内容。尤其近年来,高科技手段也逐渐被运用到电影行业,影片的叙事手法更加多元与有力。即使如此,电影艺术仍然平行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的优势在于调动读者的想象力,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使读者头脑中实现专属于每一位读者的故事空间,呈现出文学艺术特有的个性化美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恰当地表现出文学艺术之于读者的独特性,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部作品,这样珍贵的阅读体验是电影无法模仿的。
其次,艺术作品的生产方式大相径庭。文学作品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作品自始至终都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在作品表意上也更加顺畅和完整,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而电影则是整个制作团队的作品,与文学作品的生产方式差异巨大。文学作品单纯地提供基本的故事框架和众多素材,电影在对其进行改编时,势必会遵循电影艺术的规则来对文学作品进行相应的改动,甚至会改变原著作者的意图或者立场。毕竟文学作品是严肃的、个性化的、完整统一的,如果在进行改动时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表意,使电影作品同样拥有鲜明的特色和艺术价值,那么很容易受到市场的欢迎;相反,如果过度迎合市场需求,将文学作品的改动远远偏离作者原意,则会陷入不伦不类的批评声中,同时也是对原著的摧毁。一部当代电影的成功与否,是有两方面考量标准的:口碑与票房。虽然电影需要票房的支撑,但口碑才是一部电影、一个制作团队永久的生命力。因此,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应当考虑原文学作品的整体性和深刻内涵,在领会作者的真正意图,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保留对原著的尊重的基础上,对原著进行创造性的改编,使其再次焕发生命力,也缩小原著与影片之间的差异。
最后,在对待商业化的态度上,两者也不尽相同。当今市场,电影的商业运作可谓已然成熟,利益链条日益加固,利润也节节攀升。这与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历程不无关系。电影的初衷是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故事,将故事以影像的方式真实再现,随着观众口味的提高和对新奇事物的探求,电影在不断找寻新的刺激点,在电影特效方面不断更新进步。当观众对密集的声像刺激产生审美疲劳,电影为了重新满足观众需求,迎合观众喜好,将不惜偏离原有的文学方向,不恰当地将精力放在影像的华丽制作方面,即使不符合影片表达需要,也要将特效甚至成本较高的高科技运用到影片当中时,这些乏味且画蛇添足的行为必然使电影的艺术性减退。在此情势下,文学界一些当代的青年畅销书作家将眼光瞄准电影市场,他们纷纷亲自操刀,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这是电影与文学合作共赢的绝佳案例。不可否认,这样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些文学性较强、审美较为清新独特的优秀作品,但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所谓网络文学作品,以及一些低俗无营养的文学作品鱼目混珠。这说明有一些作家只顾商业利益而不顾自己的职业操守,出卖文学。当文学作品追逐商业利益的时候,就是文学艺术的危急时刻。一旦文学自降身价,成为市场经济的牺牲品,那么它就失去了特有的严肃性,是对“文学”二字的背叛。文学第一次遭受电影带来的冲击,并且在这种打击下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可能,文学的艺术地位岌岌可危。所以当电影艺术沦为“快消品”时,文学艺术是否会一同沦陷,还是能把握机会,借助电影艺术的市场号召力,将当代文学发展到更高的层次,回到艺术巅峰,重新引领艺术历史,亟待艺术界发声表态,共同探索。
文学从开始的“电影之母”,后随着电影时代的来临遭受打击,一些粗制滥造的泡沫型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现,使严肃文学培养起来的大批高质量读者流失,很多年轻的读者群体更加倾向于速食快餐类的文学形式,不在乎作品质量,只在乎阅读的轻松性和娱乐性。这种现象的出现,使真正的严肃文学逐渐失去市场,甚至难以生存。尽管文学曾经试图迎合强大的电影市场的口味需求,不惜改变自身的创作手法,但终究难以再现文学的繁盛时期。文学特有的人文关怀、精神诗意、思想空间以及对生命美好的讴歌和对生活不满犀利的发问,始终都是以人们的内心为出发点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带着个人心性和社会良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不会也不应该消失于民众面前。客观上讲,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始终离不开“文学母亲”的滋养,没有文学性的电影,是没有艺术性的,没有生命力的。优秀的电影作品一定需要一个优秀的导演,而优秀的导演首先应当具有文学意识,有文学追求,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住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将原著呈现的精神空间准确而艺术性地搬到观众的眼前,这样才是电影对文学艺术最好的致敬。
文学与电影应当在现有的合作基础上,再次找寻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作出高标准的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修正观众与读者的审美品位,使作品的艺术性与受众的品位共同提高,共同促进,维护艺术领域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