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命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8-11-14 12:46杨小愚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

摘 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目前各个国家对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关于幼儿生命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需要有更系统的研究,我校承担着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重任,本文就以自制创新性教具为例,谈谈我校在这方面研究取得的一些经验,来引起人们对幼儿生命科学课程资源的关注,从而进行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

关键词:幼儿生命科学;课程资源;自制创新性教具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目前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多年以来,人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关注及重视,课本一直是学校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过程体验。随着我们国家对课改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研究中也不断地被人们重视起来。目前人们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并有了相对不错的成效,但关于幼儿生命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有更系统的研究。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担着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重任,学前教育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未来人才的素质,学前教育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而幼儿生命科学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和从事幼儿科学教育的能力,是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从幼儿生命科学课程来讲,创新型教具的制作有利于开发幼儿生命科学课程资源,本文就以自制創新性教具为例,谈谈我校在这方面研究取得的一些经验,来引起人们对幼儿生命科学课程资源的关注,从而进行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

一、 幼儿生命科学课程资源的内涵

从广义上来说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计划的各种因素,狭义上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从幼儿生命科学课程来讲,生命科学教材,生命科学实践活动材料,生命科学题材的视频资料和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实验,其他学科的资源,蕴涵着生命科学资源的自然环境,动植物园、自然养殖场、苗圃、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都属于生命科学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根据空间分布,有学校内的和学校外的。根据其性质,既有实物资源,又有标本资源,也有文本资源和信息资源。这些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获得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时,教师应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机会,有选择地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课程资源既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 自制创新性教具的内涵

自制创新性教具,是指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运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加以设计并制作的一种具有独创性的教具。自制创新性教具既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又可以在没有现成的仪器或现成的仪器效果不理想时,通过自制创新性教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动手制作获得相关的经验,自制创新性教具可以促进教师钻研,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新产品研发和老产品改造的雏形和源泉,同时自制创新性教具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是开展实验教学的标志。

三、 自制创新性教具的设计原则

(一) 教育性

自制创新性教具在设计前每个学生要根据课程的要求并考虑自制教具的使用材料及价值,把教具的制作和使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 科学性

在指导学生设计教具时,应注意相关知识、概念、原则、定义等的正确性。符合幼儿生命科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保证设计出的教具科学合理,适合学生的学习。

(三) 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要求自制创新性教具要来源于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积极配合,动脑筋去想办法进行自我设计制作,才能有助于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 创新性

自制创新性教具是为了弥补已有教具的空白或不足,不仅是模仿,主要要融入创新思维。它需要独特的造型,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 简易性

自制创新教具应注意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垃圾”,使用当地材料,以最低的成本制作最适合教学的创新教具。而且应充分调动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用简单的方法制作优秀的作品。应着重考虑自制创新性教具的方便和可操作性。

(六) 安全性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学前教师,自制创新性教具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和卫生要求。创新性教具的设计中应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自制创新性教具的制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到伤害。

四、 自制创新性教具的作用

(一) 自制创新性教具,展示了教师的教学独创性

自制教具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创新活动。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迫切问题进行设计和制作。这种设计与制作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大补充了教材资源,优化了教学结构,使教师轻松愉快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得扎实。这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独创性。

(二) 自制创新性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用自制的教具适时地进行演示,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欲望,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提高学习积极性,这一作用是不可比拟的。

(三) 自制创新性教具,提升了教与学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同一教材的相同内容,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即使同一教师教相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可能不同。因此,在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教具的发展,以满足教学要求。因此新教具的成功和新教法的成熟提高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四) 自制创新性教具,有利于弥补教具的不足

使用生活中容易获得的材料,如:罐头、塑料饮料瓶、各种文具、树枝和树叶、乒乓球、橡皮筋、气球、儿童玩具、废弃电器零件、鸡蛋、蔬菜和水果、各种建筑物的残留物和装饰品等。在现有实验仪器和教具的基础上,自制创新性教具还可以增强实验演示效果,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更直观、容易让学生理解和突破教学的难点。

五、 自制创新性教具的方法步骤

(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是一种超越,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意识,对未知的问题有一种尝试冲动。创造性思维是发明或发现一种处理事物的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如参加发明竞赛和创新竞赛等。

(二) 进行骨干培训,做好示范作用

学前教育的学生刚入校时,刚刚经历过高考。他们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动手能力不强,这需要教师的指导。示范讲解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在课堂上提前选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首先对他们进行启发和指导,让他们有一定的思路,理顺制作方法和步骤,明确制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他们就可以配合老师开展自制创新性教具的活动。还能给学生当老师的机会,为他们今后走向幼师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让学生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但是要做一件好的创新性教具也是有一定困难的。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以小组形式合作制作完成。把学生分组,每个团队配一名动手能力强、热心的学生为组长,团队成员可独立制作,也可合作,每个同学都要参与比如提出创新点子、设计制作方案、材料搜集和准备、动手制作、把关检查。作品完成后由班级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标准包括:科学性,创新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成本。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参与的程度高了。这种评价方法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这些教具构思新颖,构思巧妙,制作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易于推广,适合教学需要并且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 做好指导和总结工作

任何创新性教具,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注重艺术性。创意和材料很关键,但是作品的精细度直接决定了教具的质量与档次。因此要做好指导和总结工作。当学生有好的想法时,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而后指导学生思考应该利用怎样的原料和方法,自己设计并动手制作。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就能够独立地完成作品。

每当有学生交上作品,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评判能力,教师点评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得更好。在作品展示和讲解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团结互助的快乐,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自制创新性教具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自制创新性教具的收获和体会

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创造潜能,为创造性而教、发展学生的潜能,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自制创新性教具是一种装饰或模型,它使用各种技术将纸张、木材、塑料、花朵、叶片和其他可腐烂的材料通过制作来表示特定主题。看起来只是一项技能练习,但是每个作品的制作都是一项具有复杂结构的创造性任务。从作品的设计到材料选择,再到制造方法和程序,都是创造性的。作品的更改和优化,更具创造精神,体现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材料、工具和技能的组合,是通过学生实际的体验来获得的。这是一个丰富的教育过程。俗话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对思想的高度重视和对行动的热爱,使学生认识到自制创新教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命科学的知识,在走上幼儿园教师岗位以后,利用自己学到的创新型的小制作和教具的制作方法,去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创新的教学材料是幼儿园中的重要学习资源,对于儿童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所带班级的每位同学都上交了自己的作品,作品参加了第十届、第十一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玩教具制作比赛并获奖,参加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参加学校创新作品大赛并获奖,很多作品参加学校艺术节的展出。近两年共制作各种创新型的生物小制作和教具多达一千多件,包括生物進化树、树叶花瓣贴画、花的结构模型、种子的萌发过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人体器官模型等等。学生通过自制创新型教具,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撰写了一百多篇关于“幼儿生命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相关论文,已结集成册。

通过自制创新性教具有以下体会:

1. 自制创新性教具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教育教学的改革就是要改变原来只重视知识灌输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将自制创新性教具的过程与教学相结合,边教边学,教学相长。

2. 自制创新性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在制作创新性教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改进教具的设计和制作。这涉及到大量的科学知识及实践经验。因此,自制创新性教具的过程是将知识经验运用到创造性活动中的过程,可以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质。

3. 自制创新性教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具的指导工作,使学生在言语上和行动上得到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制创新性教具从构思开始到动手设计,制作到最终成型,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论证。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创造新教具,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学生对幼儿生命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更自觉,更主动。

4. 自制创新性教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看到他们的作品时,他们深深地感觉到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艺术品位来手工制作,设计和创造的成功感使他们学习的信心得到增强。

5. 自制创新性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指导和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的同时,要求学生不要复制,必须独立进行想象,精心设计创作,展示自己的风格和艺术才华。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具有很大发挥的空间,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自制创新性教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在制作中,各种废旧材料被用来转化为珍贵的艺术品,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是对资源的合理和充分利用,而且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在使用各种垃圾材料的同时,注意确保使用健康、无污染、无变质的生物材料。自我保健意识是公民都应具备的素质。

总之,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自制创新性教具制作容纳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使幼儿生命科学课程有了广阔的前景。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善于发掘,学生就会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潘小花,徐世才.自制教具在中学生物课堂的探索应用[J].才智,2017(20).

[2]潘晓双.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6.

[3]李晋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4.

作者简介:

杨小愚,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
中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