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英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急救措施,以提高产后出血临床救治水平。方法:收治住院分娩孕产妇156例,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产后出血预防与识别知识宣教,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措施。结果:5例发生产后出血。胎盘因素所致2例,软产道损伤所致2例,子宫收缩乏力所致1例。经过积极急救处理后产妇均成功止血并康复出院。结论: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急救处理是降低产后出血率、改善分娩结局的关键。
关键词 产后出血:预防;急救处理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产检建档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56例,所有孕产妇均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并同意配合研究随访。孕产妇年龄22~ 36岁,平均年龄(27.81±3.45)岁;入选时孕周22~ 37周,平均孕周(31.49±3.72)周;初产妇84例,经产妇72例。
方法:对所有孕产妇积极进行产后出血预防与识别知识宣教,发现产后出血后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具体措施如下。产后出血预防:①妊娠期:详细了解产妇病史、妊娠史,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并及时干预、纠正,加强孕期保健及相关保健知识宣教,对高危妊娠者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指导其增加产检次数,提前人院接受观察治疗。②分娩期:进入第一产程需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指导产妇调整呼吸频率,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保证产妇充分休息,避免疲劳。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做好接生准备工作,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并调整呼吸,防止产妇精力耗尽,接生过程中注意保护会阴组织,必要时适时行会阴切开术缓解局部张力,便于胎儿娩出,若切口出血较多,应找到出血点先行缝扎止血,千万不要忽视胎儿娩出前切口出血,胎头胎肩娩出时要注意动作缓慢,防止发生会阴组织撕裂引起出血,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第三产程需正确测量出血量,在胎盘娩出前需避免过早牵拉脐带或挤压子宫,待胎盘出现剥离征象后协助胎盘剥离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若有缺损或者副胎盘残留,应立即行无菌清宫术以予清除;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及血肿,如有损伤需立即进行缝合止血,必须清除血肿并缝合止血。③产褥期:产后2 h是产后出血的高度危险期,这段时间产妇仍需停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密切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对存在产后出血风险的高危产妇需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做好输血与急救准备。产房留观结束后,产妇一般回病房休息,此时医护人员的观察频率比在产房中要少一些。因此,必须向产妇及其家属宣教产后出血的简单识别知识等,做到医患协助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急救处理。
产后心理疏导及安抚亦不能忽视。产后出血急救:①一旦发现产后出血征兆,需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补液,迅速查找出血原因,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及时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产妇自觉症状,做好详细记录。②根据出血原因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需要正确按摩子宫,胎儿前肩娩出后即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如果宫缩无好转需宫体或者肌内注射1支欣母沛,必要时官腔内填塞无菌纱条24~48 h、腹部盐袋或者沙袋加压止血。如上述方法仍无法有效止血,需及时行子宫切除术。胎盘胎膜残留行无菌清宫术,胎盘或者副胎盘滞留行徒手剥离胎盘术,胎盘植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软产道损伤性出血原则上需采取缝合止血措施,若渗血,可在阴道填塞纱条24~ 48 h压迫止血;及时清除产道内血肿块并缝合止血,大血肿需放置引流条引流。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需要第一时间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③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后,血容量急剧下降,可能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程度与出血量、出血速度等相关。对失血较多但暂未出现休克征象者,需及时补充血容量;对休克或者贫血严重有输血指征者,需及时输血。同时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身体平卧,注意吸氧、保暖,密切观察有无压痛、恶露及会阴伤口情况,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在产妇成功止血及病情稳定后需要及时向产妇告知治疗情况,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树立治愈信心,鼓励产妇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评定标准:测量产后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500 mL可确认为产后出血。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56例孕产妇经过积极预防后,5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3.21%,其中2例产后出血为胎盘因素所致,2例为软产道损伤所致,1例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无凝血功能障碍者。护理过程中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积极进行急救治疗,包括去除病因、补液、止血、抗休克等,5例产妇均成功止血并康复出院。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一种严重并发症,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与产妇精神因素、产程时间长短、胎儿数量等均有直接关系。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比较少见,但仍需引起临床注意[1,2]。采取预防性处理措施是防止发生产后出血的重要途徑,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做好产前准备与产后处理。妊娠期需要加强孕期保健与安全教育,增强产妇的防护意识,使产妇正确认识产后出血,掌握分娩过程中的配合方法,缩短产程[3]。产程启动后需要密切跟踪产程进展,采取合理、有效的助产措施,教会产妇正确用力和呼吸,如发现产程停滞情况需及时做好催产及剖宫产准备。产后2h内鼓励产妇排尿,通过哺乳刺激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4]。一旦发现产后出血情况,需积极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综上所述,对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需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征兆并重视急救处理,及时有效地止血。
参考文献
[1]杨学芬.40例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3):1079-1080.
[2]项美青,王云.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急救护理总结[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21):242.
[3]王备华56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的急救护理及预防[J].全科护理,2013,11(29):2720-2721.
[4]蔡向辉,张岩,陈翠,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9例的急救护理和防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530-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