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聪 陈云飞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失眠是以频繁而持久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并可伴随多种觉醒时功能损伤[1],可归属为中医学“不寐”范畴[2]。据笔者统计,本病古代称谓除“不寐”外,又有诸如“不得卧”“卧不安”“不得安寝”“目不瞑”“不得眠”等14种之多。《普济方》[3]由明代周定王朱橚主持编纂,全书内容广博,共四百二十六卷,涉及脏腑、方证、妇科、儿科、外伤、杂病、针灸等方面,又包含佛家、道教、传记等内容。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历代学者对其中方剂部分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针灸学内容却鲜有探析。已有研究发现,在民国及以前的古籍资料中,《普济方》所记载的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条目最多[4],基于此,我们对《普济方》中所涉及的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以期探究其取穴、用穴规律,为当代针灸临床提供借鉴。
《普济方》中关于针灸治疗失眠的处方共有96个,并集中分布在《普济方·针灸门》中。文献条目前3位的篇章是《普济方·针灸门·腧穴》23处,《普济方·针灸门·十二经流注五脏六府明堂》16处,《普济方·针灸门·不卧》13处。对96张处方取穴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普济方》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数统计
由表1可知,《普济方》中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资料中,在取穴数量上以单穴最多,共82条(占85.42%),取穴数目≥3的文献仅有10条(占10.42%),取穴数目最多的条文也仅为5个腧穴,文献条目仅1条。由此可见,取穴少、用穴精为《普济方》治疗失眠的施治原则之一,正如《普济方·针灸门·又序》云:“按图取穴,一灸即愈。”[3]5《普济方》云:“治惊悸不得安寝,穴神庭”[3]298,“治不得卧,穴公孙”[3]302,“治不得卧,穴攒竹”[3]302。取穴少、用穴精的取穴规律被许多医家认可,如杨继洲[5]认为“人而知乎此焉,则执简可以御繁,观会可以得要”,便是说明医者如果掌握了经络腧穴要点,便可做到取穴简单而精微,治病手到病除。高树中[6]指出经络系统的紧密联系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治疗时刺激某一穴位便能达到某种连锁反应,这种取穴特点正是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原则的最好阐释。
归纳《普济方》中治疗失眠的腧穴经脉归属情况,结果见表2。由此可知,《普济方》中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共涵盖11条经脉,包括9条正经和2条奇经,使用频次前5位的经脉依次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厥阴肝经,所占比例共计71.54%。十二正经腧穴运用的总频次为101次,占总频次的82.12%,其中针灸治疗失眠所用腧穴归属三阳经的占39.03%,而所用腧穴归属三阴经的占43.09%。
《普济方》针灸治疗失眠的处方中,以足太阳膀胱经为重,如《普济方·针灸门·咳嗽》[3]361云:“治喘气卧不安,穴风门。”究其原因:一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之长,从头至足、从前至后,涉及众多穴位,共67个腧穴,因此主治范围广泛,起到沟通上下、调和阴阳的作用;二是考虑失眠为神志类疾病,因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可考虑“从心论治”和“从脑论治”,足太阳经脉又“从巅入络脑”,其经别“循膂,当心入散”,与心、脑关系密切;三是失眠从脏腑功能失调考虑,五脏六腑背俞穴分布于膀胱经侧线,取相应背俞穴可治五脏六腑之疾病。现代医家治疗失眠,也不乏从膀胱经取穴治疗的范例[7-9],均是基于以上三种理论的发挥。
《普济方》善取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腧穴治疗失眠,文献条文中两经合计使用频次38次,比例30.89%,频次较高的腧穴为阴陵泉、隐白、三阴交。如《普济方·针灸门·不卧》[3]302云:“治不得卧,穴隐白、天府、阴陵泉。”除可从相应脏腑功能考虑外,也可从营卫气血与失眠的关系分析,《灵枢·营卫生会》载:“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提示营卫失调易致不寐。《诸病源候论·卷三》[10]所言“荣卫未和……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也是此意。而营卫气血的生化与脾胃功能关系紧密,脾胃失调则营卫生化无源,致营卫不和而发为失眠,再者脾胃失调也可导致气血生化障碍,影响全身气机变化而发为失眠。现今临床上从脾胃出发治疗失眠[11-12],在治疗上也多以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等腧穴为主,与《普济方》所用高频腧穴基本一致。
统计《普济方》中针灸治疗失眠所用腧穴的特定穴属性,结果见表3。由此可见,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共35次,包含10个腧穴,使用频次最多的五输穴为太渊、阴陵泉、隐白。其次频次较高的为交会穴,共30次,包含10个腧穴,期门、三阴交、神庭为常用交会穴。募穴使用频次较多,为16次。下合穴未见使用。
表2 《普济方》针灸治疗失眠腧穴所属经脉统计
《普济方》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中,选取特定穴的频率远大于非特定穴。其中五输穴代表了经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不同作用和特点,与卫气、原气、经脉流注、络脉循行、经别循行、全息理论有重要关系[13]。《难经·六十八难》概括云:“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五输穴理论与标本、根结、气街理论是一致的,即以五输穴为根、为本,以头面胸腹为标、为结。针灸治疗中取五输穴对调节脏腑功能至关重要,失眠的病位在心、脑,施治取四肢部的五输穴,可对头面胸腹部位的心、脑等脏腑功能给予调节,达到养心安神、健脑开窍的功能。交会穴为两经或多经交汇的部位,可以治疗两经或多经病证,扩大了治疗范围,亦可用于协助临床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14],其分布在头面部最多,胸背部次之,四肢最少。《普济方》用交会穴治疗失眠,使用频次最高的为期门穴,如《普济方·针灸门·积聚》[3]371云:“治喘逆卧不安席,咳逆,胁下积聚,穴期门。”
表3 《普济方》针灸治疗失眠特定穴使用频次统计
我们对所用腧穴分布部位也进行了统计,发现《普济方》针灸治疗失眠取穴以胸膺胁腹部腧穴为主(频次为39次,占31.71%),其次为下肢部腧穴(频次为33次,占26.83%),再次为肩背腰尻部(频次为20次,占16.26%)、上肢部(频次为17次,占13.82%)、头面颈项部(14次,占11.38%)。
综上所述,《普济方》针灸治疗失眠主张用穴少而精,往往以单穴取效,在减少病人针刺之痛的同时提高施治效率。在取穴经脉上,以膀胱经和脾经腧穴为主,这可归因于足太阳循行路线之长,涉及腧穴之多,尤其囊括背俞穴以主治五脏六腑之疾病;而脾胃为后天之本,其所主营卫气血与失眠关系密切。同时,《普济方》治疗失眠善取特定穴,尤以五输穴和交会穴为多,这与五输穴、交会穴的腧穴分布与主治特点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普济方》治疗失眠善取太渊、隐白、中府、厉兑等腧穴与现在针灸治疗失眠取穴规律相差甚远[15],看似有不合理之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中的取穴规律和原理或不为现代所熟知,还需进一步探讨,如太渊使用频次高可从五脏原穴考虑,归因于太渊为肺经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古代文献的同时兼以现代临床验证,以求在旧理论基础上探索新方法。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古代“不得卧”“不得眠”等的含义与现在失眠含义有别,例如《普济方·针灸门·足杂病》[3]379云:“治胫寒不得卧,穴厉兑、条口、三阴交”,便是由于下肢疾病导致不得躺卧,或非现在所讲失眠之意,因此单纯以“不得卧”等关键词纳入文献难免会与实际效果有所偏差,但倘若主观臆断排除相关文献又会因为个人判断而错失文献,希望此点可在以后的研究中避免。通过探索《普济方》中针灸治疗失眠的用穴规律,对现在临床诊疗失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所得结果与现在用穴规律有所偏颇,但深入挖掘古籍规律可以探索治疗失眠的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