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坤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抚州 344400)
在中医教学当中,中医诊断是其中的重点学科,主要内容即是对疾病进行判断以及病情的观察,具有着对临床学科同基本学科进行联系的作用,在能力培养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中医院校运行中,其工作任务就是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理论的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在该种情况下,即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优化,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诊断学试验当中,通过“数字化四诊实验”方式的应用加强诊断思维训练同四诊技能训练的结合,对学生的重力临床试验能力进行提升,以此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
为了能够对数字化四诊实验方式的教学效果进行掌握,在实际教学中,在我国某中医高等专科学校的中医临床医学专业以随机的方式抽取学生进行试验,其中,试验组110人,对照组100人。
(二)方法
在具体实验中,在对照组当中,对常规的中医诊断教学方式进行了应用,包括有普通的实验教学。而在试验组当中,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数字化四诊实验”课程进行了使用。具体设备方面,对“中医数字化四诊仪”进行使用,以此在临床当中做好典型中医病例的收集,在对“四诊”资料进行采集的基础上根据五脏病症进行分类处理,以此对数字电子病例进行形成。在实验课正式进行的7天之前,对学生按照3人一组的方式分组,对电子病例进行抽取,之后对其所扮演的患者角色进行准备。而对于其在具体扮演过程当中,在自身症状描述方面可能存在的“书面化”情况,以及在医学术语应用不准确之处,则由教授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与纠正。在实验课正式进行后,学生依然以分组的方式进行辩证训练以及四诊操作,其中,由学生对问诊患者进行模拟,对组内其余2名学生的问诊进行接受。望诊方面,则对高分辨率的图片进行提供,以此帮助学生对其进行辨认。在这几个病例的诊断工作全部完成后,教师再对其进行点评,对学生在望诊、问诊以及舌诊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及时做好纠正与讲解处理。在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与对照组按照同等方式进行考核。
(三)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相关数据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平均成绩
在考核当中,中医诊断试卷平均成绩对照组为(78.45±9.08)分,试验组为(82.46±8.67)分,两者相比,试验组成绩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诊断病案平均成绩对照组为(6.71±1.24)分,试验组为(7.34±1.47)分,两者相比,试验组成绩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考核结果
(二)成绩分布
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当中获得优秀以及良好成绩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中等、及格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当中所有学生都获得了及格以上的成绩。
中医诊断学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通过试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正是对学生临床能力进行提升的重要手段。但对于传统中医试验教学来说,其在教学方法以及手段方面存在单一与落后的情况,缺少统一且客观的标准,无法在实际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调动,并因此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在联系中医诊断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将数字化“四诊”设备引入到试验教学当中,根据教学效果可以发现,其所获的效果同传统教学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第一,能够将真实的临床病例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临床教学在教室当中的应用,则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疾病诊断当中,以此对疾病诊断所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进行真切的感受,再对其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行提升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中医临床教学的压力起到了有效的减轻效果;第二,临证是养成诊断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字化四诊实验”当中,学生则能够较早的对大量真实临床病例进行接触,以此对其辩证思维能力以及中医诊断技能具有较好的巩固效果,在对中医诊断学桥梁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为其后续知识的学习作出保障。总的来说,“四诊”的现代化以及客观化正是现今我国中医诊断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其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要求,通过现代技术同传统理论间的有机结合,则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中医临床能力的提升。在未来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能够对该教学方式引起重视,通过该方式的科学运用不断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