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有十德 怡养身心

2018-11-14 03:23木子本刊编辑部
收藏·拍卖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人墨客通达感受力

文:木子 图:本刊编辑部

身处喧嚣的都市人,在一天奔波之后,回到斗室之中,燃一炷馨香,在香气中慢慢平静下来,不可谓不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放松方式;如果还能从无影无形的香德之中,对自身、对事物获取一种领悟,是为香道。

香道之道在于心

香气本具就有疗愈力,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进入身体,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不知不觉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浮躁的心也由此变得沉静。让自己身心放松如一缕香,或清香,或芳华,或幽远……

南宋杰出诗人陈去非在《焚香》中写道: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呈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就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由是观之,香道之妙,既可以在静室中闭观默照,又可在雅席间怡情悦性,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自古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香独有钟情,歌之咏之,借物咏怀,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就这样在云烟氤氲中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国人的精神世界。香道的意义也因此远远超越了香本身,它透过香这个载体,追求天人合一、人性完美的思想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

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古人流传至今的香是内涵丰厚的妙物——它是芳香的,又是审美的,讲究典雅、蕴藉、意境,其香品、香具、用香、咏香也多姿多彩、情趣盎然;它还是“究心”的,能养护身心,开启性灵;它还是妙用的,在用香、品香上讲究心性的领悟。

“香道”是以香为媒介,以香为载体,闻香悟道,通过外在氛围,以芳香之气,让我们达到凝神静气,放松身心,通过让我们安静、反省、内观、悟道、找到自己正确的方向,修身,养德。香道还是一种耐性与专注力的训练,也是一种想象力和感受力的提升,可以训练人细致、如实地品尝生命的能力。

香道的践习,是透过香的调合让自己回归质朴纯净,一呼一吸中感知自己,真正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在习香中找到自己,找回自然真我。让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本然的喜悦,以心观心,不执着于外在的浮华。

以养身至养心

香味最易通达,所以用香气施治于人,就是给予人体以阳光和正气,通过香馨扶正,如:香灸、香药熏蒸、洗浴等方式,以温热的方式进行固本培元,从内在生养,清除内心的阴霾,以情志转化润泽脏腑,从而使身心常处健康、清明的状态。

如今,快速而紧张的现代生活让我们麻木了心智,丧失了对很多美好事物的感知力。香所具有的慢与美的品质,正好适合我们用来修复那些受损的感知神经,恢复本自具足的敏锐感受力,让生命充满爱与被爱的喜悦。所以品香的最高境界,是品香之精神:如生灭无常、高洁遗世、芳香孤傲等。

所以,无缘体会古代慢生活的我们,也许更需要香韵的抚慰,为日常紧张忙碌的身心,带来片刻的放松与清灵,如果更能通达心灵的感悟,那便再好不过了。

猜你喜欢
文人墨客通达感受力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神子”如何通达藏地——论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
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浅析演员必不可少的创作素质——感受力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通达青岛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析紫砂壶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