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建设,医务人员怎么看

2018-11-14 08:23张新庆李闪闪
中国卫生 2018年11期
关键词:联体本院医务人员

文/张新庆 李闪闪

随着医疗联合体建设系列文件的出台,医联体建设正在各地火热开展。不过,医联体在其快速推进中也面临一些瓶颈和难题。2017年年底,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研宣传部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组成课题组,在全国9省份、45家医院医务人员中开展了“全国医务人员从业状况调研”。此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医务人员问卷11771份,回收率为90.4%。此次调研都有哪些分析结果和行业启示呢?

九成人员不反对参与构建医联体

调查显示,45.7%的人基本赞同本院参与建立区域医联体,48.2%部分赞同,二者合计超过了九成。此外,不赞同本院参与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仅占6.1%,而4年前的同类全国调查结果为10%。

此外,35岁及以上的医务人员明确表示赞同的为52%,高出34岁及以下的医务人员11个百分比。学历越高越支持医院加入医联体。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分别有48.6%和51.9%的人基本赞同医联体,高于初级职称的41.8%和未定级的42.4%。由此可见,高学历医生更加倾向于:只有当不同级别、不同功能定位的医疗机构联合起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

对于“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应聚焦在哪些方面”(限选三项)这一问题时,排在首位的是“推动三医联动”,其次是“增加财政投入”“制定运行规范”“完善考评机制”和“确立建设标准”。有56.8%的管理人员认为,政府最需要做的是完善考核考评机制,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的选择比例。医生群体则比其他群体更加认为政府的职责是财政投入。

医务人员对医联体构建目标的差异性认知

遏制大医院扩张效果有限

在被调查的医务人员看来,本院参与区域内医联体最有可能实现的排在前三位的目标为:“促进医疗资源共享”(73.9%)、“促进双向转诊”(63.1%)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48.4%)。此外,分 别有37.3%和35%的人选择医联体的构建有助于“提供连续性分工合作”和“促进区域内人才合理流动”,22%的人选择可能实现“预防为主、医防结合”,19.5%的人选择了“遏制大医院扩张”。

数据显示,管理人员选择“遏制大医院扩张”的比例最高;医生和管理人员中选择“促进双向转诊”的高于护士和医技/药剂人员选择此项的比例;护士选择“提供连续性分工合作”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的水平。

对于构建医联体能否有效“遏制大医院扩张”问题,八成医务人员给出了否定性答案。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参与区域内医联体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往往是技术性的,如医疗诊断信息的共享、上下转诊以及相应的医疗资源效率的提高。但那些牵涉到体制和机制的目标则难以单靠医联体这种政策工具就可以实现。

相关方利益诉求应尽量满足

根据此次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医联体构建和运行中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诉求。通过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充分调动二级、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积极性,解决好大医院“舍得放”的问题,借助派遣专家、专科共建等措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解决好基层“接得住”的问题。通过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畅通术后恢复期、重症稳定期等患者向下转诊通道,解决好患者“愿意去”的问题。探索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人员流动、分配激励、医保总额付费等机制,解决好政策“配好套”的问题。

同时,各级政府要着力推进“三医联动”,积极探索财政补偿机制,引导、监督医联体内部的功能定位。医联体建设涉及各方面的利益调整,需要“三医联动”和多部门支持。牵头医院要获得与自身在医联体构建过程中与其责权利相适应的政府新增财政补助。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一套医联体建设、运行和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医联体建设的典型经验,批评或纠正偏离了医联体建设目标的医院行为。建立一套医联体的内部核算制度,让患者下沉到基层医院,合理补偿大医院减少的业务收入,限制大医院盲目扩张医疗规模。

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中政府职责的认知

猜你喜欢
联体本院医务人员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