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人文通识课的现状与探索

2018-11-14 18:29/
长江丛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通识工科人文

■ /

通识教育旨在在大学阶段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人才。通识教育研究者李曼丽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究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从国际上看,哈佛大学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领域中影响力最大的代表之一。该校通过两次课改,出版了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白皮书和红皮书,明确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我国自1995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进行了“文化素质教育”试点起,也逐步踏上了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完善之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识教育在许多高校都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工科高校中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师构成,以及学生对通识课的认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对通识课教育认识的偏差

在工科院校中,绝大部分工科背景的学生在人文素养和文化方面的积淀相对薄弱。他们自初级教育阶段起所接受的教育基本可以归为实用主义类型。一门课包括什么具体的技能培养,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怎样的高分,可以在就业中起到什么重要作用,是他们选择课程的标尺。“是否有用,有什么用”是很多学生看待学习甚至人生的金标准。而人文通识课从近期收益方面讲价值很低,因此很少受到学生的重视。根据和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大多数学生对人文通识课的态度是“为了修够学分”。主要关注点在于选择该门课程是否容易合格。上课态度敷衍,旷课请假频繁。笔者曾调查过自己通识课班级学生,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表明他们日常很少阅读文学作品,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学生认为他们不了解哲学,心理学等的社科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认为人文学科很有趣但没有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深刻体会到中学的应试型教育造成绝大多数工科背景的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感知力极弱。仍停留在对人文学科技术层面的学习,缺乏审美情操,创新能力,多元化思维,国际视野,及人本与博爱的精神。

(二)通识课教师体系的不完善

通识课是一种“全人”教育,具有广博性和基础性的特征。因而要求教师既具备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也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人文通识课教师不应把关注点放在技能培养和专业深挖上,而应更多放在使学生了解基本理论后提升其对该学科宏观把握的高度,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升级价值观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通识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既要做专才还要做通才。教师必须不断通过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才能胜任通识课教学。但是目前的高校教师的评聘晋升主要与科研成果挂钩。教师的科研负担相当大,对教学的关注越来越低。而通识课在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中也相对边缘化,更易被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没有精力也没有动力对通识课的教学进行深入钻研。更不愿意投入到通识课专职教师体系的建设中。因此各大工科院校普遍存在通识课教师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即使通识课本身设计很好,但没有合适的教师胜任,也很难将通识课的教学质量提高。这进一步遏制了学生选修通识课的热情。

(三)通识课课程设置的不足

作为高等教育,大学阶段的教育不应仅停留在技能教育和知识传授层面,更应高瞻远瞩,承担起培养具有远见卓识的社会精英这一重要责任。人文通识课对于树立人格,提升格局,扩展眼界,培养思维模式具有重要功能。但令人惋惜的是,国内的大学尤其是工科院校仍然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发挥人文通识课的作用,课程设置有很多不足。首先,人文通识课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许多专注于科研的资深优秀教师并不愿意承担在教学中地位不高的通识课程。通识课教师们在教学中基本都是单打独斗,因而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的资源渠道相对有限。人文通识课缺乏硬件资源支持。例如:一些需要购买版权的慕课,小规模在线课堂等等现代网络教育资源技术都是很好的通识课硬件支持。这些需要学校重视和投入资金。第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通识教育重在“通”而不是“专”,旨在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建立一种跨学科学习交流的机会。而实践中,通识课的教师往往把专业课内容直接嫁接到通识课中,或者仅将通识课中涉及的各个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堆叠。而没有经过仔细消化分析,把各个学科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由浅入深,提纲挈领的重组。第三,教学部门重视程度不足。通识课的边缘化地位不是一两天可以改变。地方院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愿把资金资源投入到通识课这片“不打粮食”的领域。少有高校设立建设通识课的专项资金,他们组织人文通识课课程建设,发展通识课专业教师团队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对工科院校人文通识课改革的探索及建议

(一)培养人文通识课教师队伍

管理部门应系统的组织教师参加通识课培训讲座,鼓励各种形式的在职学习和进修,扩大教师的跨学科交流机会,从而使教师更好地积累通识课所必需的知识储备。选拔有较强专业背景同时又具有跨专业学科知识的资深教师着力培养,有计划有目标地逐步建立起通识课教师团队。

(二)针对通识课建立奖罚机制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可通过听课检查,学生评教等制度监控通识课教学质量。对于质量较高的通识课采取奖励性措施。例如在职称评定上予以加分。利用多种方法鼓励各专业的骨干教师投入到通识课的教学中,比如对通识课课时量计算方式予以更多制度倾斜。对名师讲通识课给予资金补助。通过奖惩机制使增加教师通识课教学的积极性,从而纳入更多精英教师的加入。

(三)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升通识课质量,推进通识课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打破了各类学科的高门槛,成为了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2012年,慕课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国内外著名高校贡献了各类网络慕课资源。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提供了免费或学费低廉的在线课程。国内的清华大学也建立了清华在线课堂。这些网络课堂都为通识课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材料。同时,各大高校也应充分利用本地师资雄厚的高校资源,着力聘请兄弟院校的名家进行客座讲学,通过互相学习,互为补充的方式促进通识课的发展。

(四)给学生提供多渠道了解通识课,建立完善的通识课选修制度

网络选课是目前高校采用的主流选课方式。在每门通识课上应当由授课教师详细填写课程介绍一栏。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同时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当建立合理的选课制度,保证学生选择足够数量的人文通识课程,使他们的知识框架更加趋于合理,而不仅仅是修够学分即可。

总之,近些年来国内高校的人文通识课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希望引起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更好的引导通识课教育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通识工科人文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