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于异乡静憩 心于故乡飞翔
——读王潇慧的诗歌

2018-11-14 12:40张金芝
辽河 2018年2期
关键词:鲑鱼游子老家

张金芝

一枚远方的星斗,以蝴蝶的姿态于异地落户生根;一汪故乡的珠泪,以积攒的情怀飞出眼眶一笔成诗。

追逐与表达,是浸满长情的告白,常刻着细部的镶嵌,循环兜转在诗意灵动的指尖由表及里,浑然忘返。

品读王潇慧的诗歌,不由让我想起日本神吉拓郎先生于一部小说《鲑鱼》里的一句话,“他完全像鲑鱼那样,拼命地溯流而归……”

潇慧正是如此!她的诗沉浸的淡淡乡愁虽经过文字含蓄的雾化,却依旧浓烈清晰,浮凸着如鲑鱼般专属的精神溯回思切。那是一种内迫的冲动、湿润的重复、命运的询问、及思想心脉的一路炽诚迁徙;是寻根之旅中自然收纳的标本;是呼吸深长的时光虚线下逆转的剪裁;是故乡山情水韵的一种深情裸露;是游子创作途中永不过时必然盘桓的灵感归属。

初识王潇慧,是在辽宁省文学院学习的时候,我们做了几天的同学。她高高的个子,皮肤白白的,说话声音不大,眼角总是夹着笑,仿佛有种温厚式的风情存在其中。她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人,从小生活在农村,长大成人后远嫁千里之外,现居住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

我和潇慧平时虽然联系不多,但不可否认,茫茫人海中我们彼此谁也不曾忘记过谁,只一个回眸,便可在拥挤的人群中迅速筛出对方的身影。同为游子,父亲皆缺席多年的境遇不觉映衬出我们心灵契合的主因。

听潇慧说,她的父亲特别优秀,生前曾是河北省书法协会的会员,且拉得一手好京胡和二胡。或许正基于这样的家庭氛围,潇慧成长的骨骼才会自然地被熏染上艺术的烟火,只是机缘未到一直蛰伏血液中暂未醒转,那种潜意识存在的细胞之前只能以一种日记的形式自我参与她体内的新陈代谢,直到2012年才得以诗歌的颜面正式春暖花开。

种有时,收有时,像是一种心路历程下水到渠成的牵引,透着暗红色岁月的幽思,或莹澈;或感伤;或临水照花;或东风吹乱云鬓;或衣袖翩跹抖落一地春色;或一钩残照,映出半帘飞絮,无论深浅浓淡,皆纹理可见,发乎情而阔于心,诗意的百里之势终随渤海湾的浪潮开始激情澎湃不受限制。

潇慧是一个怀乡多于反映社会生活的诗人,所以她的诗歌常常以寸心间夹杂定性的鲜明于银杏叶的扇面上受限游走,亦步亦趋拉长思念,凝心聚力地寻找家乡那颗沉重的星斗。她诗中的遣词用句往往质朴到藏不住绵长的乡愁,故而才会伴着呼喊至咳的疼痛真情流露。哪怕只是来自老家的一点风吹草动,在她那儿都会掀起一场如蝴蝶振翅效应般的风暴,令她的心头紧了又紧。那是一种游子直白而特禀的心境与忧伤,是现实语境中不得不接受的混合气质,是本格中最大限度的明确表达。她在《冬》的一诗中娓娓述说,“家乡来信了/今年不能用天然气取暖/心有点紧/像老家弯曲的窄胡同/像北风锁住老家的门/血管凝固/仿佛被一块块煤堵住/高空处有云在哭。”注定是一场残宴,虽皎月如盘满血回归,却依旧透明哀伤地衬出内在潜藏的缺口。

潇慧的诗,灵巧跳跃,属于明显的短句式表达,节奏纤新明快不凌乱,仿佛于八分的音符中只让你感受到四分音符的节拍,却能如期地制造出奇妙的音效,即使通过变格的扫码介入也丝毫不会造成松散的游离之感。她将自由移植的思想,尽在故乡或虚设或还原的音尘中成功的完成那种隔空传情达意的目的。即便有天偶宿纪晓岚书院,也自会借助清朝的微澜一路逆波而上,追寻心中脚步,轻叩家乡圆月的柴门。像是一种全然绕不开的压迫状态。

虽然潇慧的诗,目前还称不上足够成熟,但从她诗述的内部框架中不难看出,她似乎已在意象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局部独立,并通过生动线性的描述,客观剔除一种油腻式的抒情铺垫。她在分行断句的时空中即时述说,将中秋之月,比喻成老家的磨盘,那份不言而明的沉重压得她不敢仰视,于是她只能搭一座上天的拱桥,在两地无穷的牵念中幻想和嫦娥谈一场动情的别离。

潇慧的诗,仿佛欲将故乡雨露的恩泽,全部付诸于她的笔端,或轻盈,或沉郁,用意深刻,像是得以成就当年出走时对故乡的承诺。她将现在的样子,隐于旧梦,即便秀发变白,也不会轻易改变对故乡那颗依恋的青翠之心。正如她在《圆月》中主张的决意,“我已经准备好箩筐/也备好日夜启程的思念/只等那桂花飘香/携滨城潮湿的海水远行……”虽然逆反之路走走停停,却照例不会妨碍她于立秋之际闯进家乡的小院,然后窄着声音喊一声“娘”,在晶莹剔透的玉滴里,映出嫦娥般明亮的眼睛。为了她这枚不远千里的叶子,她宁愿祈祷时光在家乡书帛的扉页上全然停下来。

轻尘不飞,纤萝不动,一切的一切,一如当初!

猜你喜欢
鲑鱼游子老家
清明雨
潮细胞
我的老家
一支游子心弦上的小夜曲
不时鲑
游子的行囊
退路
不时鲑
在老家过年
捕鱼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