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饭吃到一半,突然牙根一痛,一坨牛肉挤进后槽牙的缝里?常塞牙的人也许有龋齿,或得了牙周病,或牙齿磨损得太厉害,或治牙的时候不够彻底——牙洞填得不好、镶牙修复体形态不好等。
有机会的话,你可以去看看一个小朋友的牙齿。你会发现,小朋友上下牙的咬合面并不是平整的,上面有沟有坡,“跌宕起伏”很明显。这样一来可以令牙齿更锋利,食物一咬就断;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用途——食物排溢,就是让咬过的食物顺着这道“沟”排出去,不滞留在牙缝附近。对比一下,你会发现成人牙齿的咬合面已经慢慢被磨平了,尤其是夜晚磨牙的成人或老年人,这种情况更严重。
牙齿的根部被牙槽骨固定着,牙槽骨外面包裹着牙龈,它们让牙齿可以一个挨一个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不会有缝隙让残渣有机可乘。
但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产生的毒素就会慢慢地刺激牙龈发炎,频繁发炎的牙龈又会刺激到牙槽骨,发炎的牙槽骨慢慢吸收,变得越来越低,包裹它的牙龈也慢慢萎缩。这样一来,暴露在外面的牙根就会越来越多,固定它的力量越来越小,牙齿就会慢慢松动。
老年人的牙龈高度降低,本来充满于牙齿和牙齿之间的牙龈消失,造成牙齿之间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间隙。这个时候即使牙齿与牙齿之间没有窄缝,吃东西的时候,嚼碎的食物也会充满这个三角间隙,从而导致塞牙。
再锋利的牙齿也禁不住日积月累的打磨,牙面上的沟槽总会慢慢地被磨平。牙齿的咬合面越来越平,牙齿变得不再锋利,切断食物要费更大的力气。上下牙之间的推力大了很多,即便你的牙齿没松动,也会被推出一道道缝儿,食物就塞进去了。沟槽变平了,食物排溢道就没有了,嚼过的东西滞留在牙缝附近不容易排出,使劲一咬,就把食物压到缝里去了。
食物塞到牙缝里的时候,你感觉到疼,其实就是对牙龈造成了机械损伤,严重点还能造成轻微的撕裂伤。食物腐烂产生的毒素会刺激牙龈发炎,牙齿出血,慢慢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这些都是牙周病的表现,最终导致牙齿不得不拔掉。所以,塞牙不可忽视。
但很多人觉得塞牙是个“不治之症”,除了剔牙,什么辙也没有。其实,塞牙也要看牙医。在牙医的专业指导下,治疗塞牙非常简单,也很安全。
如果牙齿与牙齿之间有牙缝,不管是天生的,还是龋坏的,用专门的材料填上就可以了,就跟普通的补牙洞一样,既安全又不影响美观。例如牙齿过小或者牙齿排列稀疏产生的牙间隙,可用补牙材料修复牙齿外形,或安装假牙;若因龋齿造成的塞牙,可以用补牙的方法恢复两颗牙齿的正常接触。
如果相邻的两颗牙齿看起来没什么缝,但还是塞牙,就要去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让你在吃东西的时候,上下牙不会因为互相推动的力量而产生缝隙。
医生会用咬合纸来测试你的哪些牙齿之间咬劲儿太大,然后把这个接触点稍微打磨一下。磨得锋利些,咀嚼时就不用太使劲儿地咬;建立了食物排溢道,就会减少牙缝处的食物滞留,缓解塞牙。
如果是咬合位置出现问题,比如上牙的一个牙尖刚好对着下牙的一处牙缝儿,吃饭的时候经常把食物戳进牙缝儿里,这就需要把那个罪魁祸首——“杵臼式牙尖”磨钝一点。
通常百分之七八十的塞牙都发生在最后面的两颗大牙处,因为最后面的那颗牙无依无靠,对面的牙一用力就容易把食物推进去,牙缝就出来了。这时只要改一改牙面上的沟槽,给咬合的力量改个方向,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最后面的大牙是智齿,则可以考虑拔除。
对于塞牙的患者,尤其是牙周病患者,牙医经常给他们推荐一种叫“水平颤动”的刷牙法。
具体做法是:首先要选择软毛牙刷,然后把这个刷毛倾斜45度,让刷毛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的位置,这是我们清洁口腔要特别关注的一个位置。然后用轻微的水平颤动的方式,把堆积在这个位置的牙菌斑进行清理和松动,六次至八次以后转动拂刷,每次牙刷覆盖的牙位在一个至两个牙齿的位置。注意颤动的幅度不要过大,以免对牙齿造成磨损。
然后用同样的动作对其他的牙面进行清洁,直到把所有的牙面清洁干净。牙齿咬合面的清洁要把牙刷垂直于牙面放置,轻轻加压然后水平颤动,清洁咬合面的沟窝点隙,每次覆盖一个至两个牙位。最后,不要遗漏口腔内侧的齿面,也是需要清洁的。
塞牙后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牙线剔除,不太主张用牙签清理,因为容易损伤牙龈组织。
具体做法是:使用牙线时,抽出牙线将线的两端缠在左右手的中指上,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绷紧牙线,拉锯式地慢慢滑过牙齿接触点。牙线进入牙缝,上下内外拉动牙线,每个牙面上下刮四至六次,直至牙面清洁为止。用牙线时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龈。另外,不习惯使用牙线的人可以选用牙线叉,效果也是不错的。
“叩齿三十六”就是每天早晚起床睡觉前叩齿三十六下,同时将产生的口水咽下。
具体做法是轻合双唇,上下齿相互叩击。可以按不同类型牙齿分别叩击,先叩上下门牙,然后叩击左侧上下牙齿、右侧下下牙齿。叩齿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现代医学认为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最终达到健齿、固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