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
黄河杂志社时 间:
2018年10月12日地 点:
晋中主 持:
黄风黄风
(《黄河》主编):“云物开千里,天行乘九月。”在这美好季节,大家共聚一堂,研讨张一龙的《中国特高压》(也就是《起点》),可谓恰逢其时。张一龙是电力战线的一名老兵,在电力战线已滚打摸爬30年。自1989年参加工作,他再没离开过电力战线,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记者、作家,先后写下大量讴歌电力战线的作品。年过不惑后,受命完成了长篇纪实《中国特高压》,作品厚重的程度,可视为他创作的阶段性的颠峰之作。这部作品,从他创作之初到最后完成,黄河杂志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山西省作协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经过与作者商榷、修改,《黄河》今年分两期(第一期和第二期)刊载,作品面世以后获得了相当好评,并在我们作协的大力支持下召开了这次研讨会。对各位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嘉宾,能在百忙之中参加张一龙作品研讨会,我代表黄河杂志社深表感谢,希望与会的领导、朋友们畅所欲言,给予张一龙作品中肯的评价,通过对《中国特高压》的研讨,使这次研讨会成为他过去创作的总结,未来创作的新起点,在创作上更加龙腾虎跃,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罗向东
(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金风送爽,硕果飘香,文学触电,一龙翱翔。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张一龙长篇纪实《中国特高压》研讨会,这是黄河杂志社从去年以来,举办“黄河与作者系列活动”的第七场活动。在此,我谨代表山西省作家协会,对莅临本次活动的每一位特邀嘉宾、国网山西电力公司的领导和作家、省城、各市县的各位作家评论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出精品、出人才是省作协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省广大作家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的重要论述,把目光转向新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使山西文坛呈现出风起云涌的蓬勃景象。山西省作协积极适应形势变化,满足广大作家需求,举办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学活动,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一些名刊大刊更多地关注山西,支持山西,帮助山西;一些单位行业,更多地与省作协合作,借助文学的力量,推动事业的发展;山西的一些作家也更多地走出去,主动到文学前沿,参与更加广泛的文学交流,不断扩大视野,开阔胸襟,放大格局,提升水平,这些都为山西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省作协与山西电力公司有着长久而良好的合作。也可以说,正是这种合作,让作家协会的工作别开生面,走出一番新天地。我们真诚希望这种合作能够走得更远。今天,中国电力作协的两位副主席也来参加我们的研讨活动,有他们的积极支持,我们更加相信这种合作一定会走得更远。
张一龙先生的这部纪实作品《起点》,在《黄河》刊发的时候定名为《中国特高压》。这是一部真实记录山西电力工业发展新进程,展现当代电力人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是一部接地气、扬正气、提神气、有文气的好作品。在会议上,作家评论家都要对作品发表自己的高见,相信它的意义和价值会被更加深入地发掘和更加全面地展现。
每一次起点都预示着远方,每次相聚都将为记忆所珍藏,真诚地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西这块厚重的黄土高原上的作家能够触及文学的高峰,让黄河的涛声在天外回响,真诚地祝愿每位同仁身体康健,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最后预祝张一龙长篇纪实《中国特高压》研讨会圆满成功。
张锐锋
(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张一龙1972年生,是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电力作家高研班学员,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新闻中心主任记者,《中国电力报》驻山西记者站副站长,《国家电网报》驻山西记者站记者。近年来,他创作活跃,原创诗歌“非诗之诗”系列在《发展导报》两次整版刊登,文学评论《现实主义叙事方式的有益探索——浅谈<大湄公河>文本叙事的“相对论”尝试》在《山西市场导报》发表,引起反响。特别是2018年在《黄河》发表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特高压》,引起广泛关注,这部报告文学出版时定名为《起点》。
《中国特高压》,缘起于 2016年5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达了《职工文学创作年度计划》,张一龙作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职工文学爱好者协会的一员,参与了课题申报的过程。他申报的课题为《巅峰》的长篇报告文学。
作品完成后,很快引起黄河杂志社的关注,《黄河》分两期连续刊发了他的作品,并将作品改名为《中国特高压》。
建设特高压电网,是国家电网公司“一号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重点项目,也是山西省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山西省是我国首个1000 千伏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起始端”,也是多条特高压电网“北电南送”“西电东送”途径的省份,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与运维特高压电网的任务繁重艰巨。作品旨在真实记录山西电力工业发展的新进程,全景展示特高压电网在山西境内建设运维情况,以及山西电建队伍赴省外参建特高压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全方位地展示特高压工程建设者平凡而伟大,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大力弘扬与传承特高压精神,展现当代电力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拼搏历程。
这部作品厚重大气,充满正能量,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象,值得各位专家研讨。在此,祝愿张一龙同志创作丰收,不断写出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时代,富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释放出特高压一样的大能量。
潘飞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脊梁》执行主编):山西电力作家队伍的壮大,文学创作成果的丰硕,在全国电力系统是名列前茅的,这离不开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公司工会及职能部门的具体运作,离不开山西文学界众多名家的引领,以及山西这片文学沃土的滋润。张一龙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特高压》的发表,是山西文学和中国电力文学的可喜收获,就作品题目来说,旗帜鲜明地张扬走在世界前列的我国电网事业的辉煌成就。长篇纪实《中国特高压》是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题材的立项项目,也是中国作家协会确定的现实题材的立项项目。对电力作家的创作而言,国家电网公司工会和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历来很渴望社会文学期刊给予发表、出版社给予出版,使电力作家的作品,特别是电力题材的作品,步入社会,进入公众的视野。
山西电力文学是中国电力文学在新时代的又一个起点,张一龙是我国电力作家队伍中的佼佼者。就长篇纪实文学的创作而言,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题材有六部,立项的六部中目前发表出版了两部。张一龙是第一个出版作品的作家,从采访创作到修改问世来看,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部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力作,倾注了张一龙的大量心血,实为不易,显示出他驾驭长篇纪实文学的功力。虽然是第一部,对全书的结构,章节的布局,承接的安排,细节的描写,以及背景的交代,人物与事件的结合,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的激情。由于工作的关系,书稿我读过三遍,感人至深难以厌倦,特别感觉到文学性在纪实作品中的体现,这应该成为电力作家纪实文学创作的一面镜子。
范秀山
(中国电力作协副主席):《起点》一书中,包括书名和结尾,各级标题一共有106个,这些标题都充满诗意和想象的空间,构筑成“阅读的陷阱”,使读者有探寻的欲望和阅读的冲动而流连忘返。比如书名《起点》就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潜心玩味的名字,起点,是首条中国特高压的起点,更是整个中国电力发展腾飞于世界之颠的起点,也是整个中国向现代化、科技化、国际化发展的起点。起点,仅仅只是起点,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空间,还需要整个中华民族和建设者们生生不息的奋斗。也许,起点,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作者向文学的更高目标攀越的起点。所以,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个书名,其实它包含的空间很大,凸显的张力很强。再比如,第五章的标题《那场风花雪月的事》,乍一看,好像是描写爱情的,其实不然,作者写的是2007年底到2008年初中国南方那场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给电网遭受前所未有重创的大雪和建设者们不畏严寒,不怕艰辛,砥砺前行,奋战在特高压建设现场的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任务再多,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但在建设者眼中,它只不过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表现了建设者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暗示了建设者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尤其是此章以诗句开头,与充满诗意的标题相得益彰,在读者想象的空间上栽下了迷人的花朵。所以,《起点》诗意化的标题,文字简洁,内涵丰富,富于情趣,使作品一开始就给人一个警醒,一个启迪,一种情感升华,收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产生了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具有雅隽的风情。
高伟
(《中国作家》副主编):作为对中国特高压在中国诞生发展,尤其以山西为起点进而发展的中国领先于全世界的一部全纪实作品,场景和人物事件都非常浩大,由此可见作者采访深入生活收集资料的工作是多么繁重,也由此可见,张一龙全景式的、全纪实的这种写法,展现出了不凡的志向和雄心。也说明报告文学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有一种内在视角。张一龙作为电力人,对老本行他更熟悉,更有情感,更有生活,还有一种内在的温度。另外作品从题目也好,从字里行间也好,确实是饱含激情饱含诗意的。这一点于创作来说很重要,激情从头至尾一以贯之,张一龙做到了。这部作品也能看出他很不错的文学功底和才气。将这么多的人物事件以及不同方向的元素组合起来的一部作品,对于结构的把握,难度应该说是不小的。涉及行业事件,涉及人物的真实性,涉及浩繁艰巨的资料收集。我觉得还有一个融行业知识,融地方社会发展,以及地域史料文化为一体的这么一种品质,就是说他是一种全纪实的呈现,既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相当的社会史料价值。
但是作为有品质的报告文学作品而言,我觉得张一龙这部作品,讲报告的事情太多了,人物事件都力图悉数报告,似乎要承担表扬稿的重任,这个时代需要报告文学作家干什么啊?从这个意义上说,张一龙的作品也是一个群英谱,记录了很多好人好事。但是我认为,在材料上还是要勇于去取舍去剪裁。
因此作品第二章放到那个位置,就显得跟前面的衔接有点松,应该前面取一个开头,把第二章的内容放到后面去,可以采用类似于电影“闪回”的手段,在恰当的地方加一个气口,把第二章的内容拿过来说。我个人认为效果会更好。
魏建军
(《中国报告文学》副主编):书名《起点》显得很谦虚,但我感觉事实上这个“起点”很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高压的题材很独特,这个题材让小说家去写,是没办法虚构的,让一个不懂电力的行外人去写,是写不好的,只有电力行业体制内的作家写是最好的。第二,题材独特也意味着创作艰难,选择了独特就选择了艰难。中国特高压这样专业性很强的题材,所涉及的人物、事件都是跨县市跨省份的,需要协调许多部门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所以说写这部作品就需要跨学科的视野,需要跨学科的写作能力。在这种难度之下,张一龙处理得还是比较好的。作品读来能学习到专业知识,也能了解到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也能感受到独到的电力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及电力人的精神面貌。尤其作品的后半部分,文学性呈现得非常突出。几首诗歌的插入非常到位,似乎让我们进入到了文学的情境。读到这里,方才了解作家创作的心里空间。实际上特高压人也是感性的,每天面对日常生活而生发的故事、情绪,我认为这些方面还应该再很好地挖掘。
此外,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一位很成熟的作家,写小说、散文、诗歌的时候可能感觉得心应手,但写报告文学时却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写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对他来说是一种束缚。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话语智慧的问题,就是写报告文学的时候,要把所汇报的数字、事例、新闻报道,转化成文学的语言。所以说牵扯到一个话语置换的问题。一个作家的功力足够深厚的时候,他就有了话语置换的能力,他就可以兼顾方方面面的任务,方方面面的情感,方方面面的成就,同时他不丧失作为一个文学表达者的文学正常性。我觉得张一龙在以后的创作中还可以再努力。
胡翔
(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中国特高压》是中国电力作协的收获,同时也是新时代工业战线报告文学的可喜收获。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报告文学更如这个晴雨表的刻度般真切。张一龙站在行业的高度,完成了“中国特高压”原初的最完整的记录,履行了时代书记官的职责。多年之后,回顾共和国建设经历的这段不为大众熟知的特殊领域,站在国家宏观层面,我们一定会惊叹,这是弥足珍贵的时代记录、时代记忆,这是给历史一份真实可考的负责任的答卷。实际上,张一龙履行了一个行业作家的担当、责任使命。《中国特高压》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凸显出其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中国特高压》丰富了当下报告文学文体本身的内涵。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上讲,就是拓宽、掘进了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多样性。我们在读《中国特高压》,实际上是在读一本“特高压”的入门教科书。张一龙的此次创作,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给作家创作带来的无限可能性。张一龙有着十分坚实的新闻工作者训练有素的功底,新闻的几大要素,新闻的真实生命力通过他的文字都有了很好的表达。但是,不仅仅停留于此,张一龙这部作品传达给我们的,是超越了普通新闻通讯的,他在强调新闻真实性的同时,以其匠心独用又不露痕迹,不刻意结构的叙述方式,自然地超拔了事件本身的传播属性,有了靠近文学性,移向文体形而上层面的意义。在冷峻的叙事背后,潜藏作家的取舍;在不厌其烦的类似于报告的抵进中,饱含作者的激情;在绵密的时间演绎过程里,传达着内敛含蓄的主题意蕴……这些,是“中国特高压”领域赋予作者的。“中国特高压”赋予了报告文学的“这一个”,“这一个”的意义实则是现实的当下的生活在报告文学这个领域特别的“投影”,特别的可能性。
我觉得,张一龙可以在继承中再创新,在兼容并蓄中求个性,相信张一龙今后在新的“起点”上,在报告文学领域会取得更大丰收。
刘洁
(《小说月报》副主编):阅读作品,感到《黄河》发表时修改题目是有道理和意义的,把视域拓展到了新的宽度和深度。一是使作品在整体描述上有了大的宏观把控,和小的切入点的灵活交错,“大”与“小”有机结合。大的视野和描述是一个方面,同时作者也把大视野中的小小的点都连缀起来了,抓住了小的切入点,把冷冰冰的视野和最温情的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写作具有了一种实质品格,是从历史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一个文学的解读。第二就是用生动的事例揭示了人物的社会性和独特性,把融入到建设者身上的工匠精神完整地展现出来。这就让我们看到,在中国,年轻一代的建设者们身上有一种国家精神。也恰恰因为有这些,我们看这个作品的时候觉得特别扎实,有力量。
第三个就是尽可能客观地展示国家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不回避在建设方方面面出现的问题。作品中那些数据就能够说明,对建设水平作者是作了全景式概括的,同时也有具体的展现,使特高压这个和普通人距离非常远的技术性超级强大的事业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
总之,这部作品的出现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走向我国电力建设和特高压的窗口和通路。
只有更了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才可能向为更美好的生活而一直默默奉献的人们产生敬意。以文字的形式来再现人类的历史行为,是每一个作家的使命和担当。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作品,来为我们纪实文学这个领域的创作和发展做更大的贡献。
康成平
(国网山西电力副总经济师):从山西地域文化来看,我特别感谢这片沃土,培养了许多像张一龙这样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家。山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能源储备,使我们有幸承载和见识了“中国特高压”的地平线和制高点。根据这个工程事业的建设,张一龙的这部作品带出了也拓展和承载了电力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在此感谢中国电力相关部门,也感谢山西作协,特别是黄河杂志社。在一龙作品呈现之初,黄河杂志社便给予扶持和关注,第一次让山西电力“特高压”这个故事试讲出去,继而才有了《起点》的审稿出版,因此作为山西电力公司和山西电力公司工会来讲,能够有幸得到山西作协、中国电力作协的厚爱,使一龙作品得到青睐,并在今天这次会议上,各位专家老师又提出许多宝贵意见,指出了一龙作品的优势和不足,让山西文学爱好者在今后的创作中深受启迪,也让山西电力文学爱好者,在创作既有山西地域性又有高度艺术性且有专业行业性方面深感裨益。
在此我代表广大山西电力职工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谢谢。
林平
(青年作家):《起点》中人物众多,每一个章节里都会出现新鲜面孔,很多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特别不容易。我印象最深的有几个章节,其中有长治市相关人员争取特高压变电站落地长治的那个章节,十分生动,拿“干渠”来比喻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亦十分形象。《起点》中写了很多故事和细节,其中有一个细节,是胡庆娟讲述的张雍赟涂护手霜和他开裂的手,把当时的场景呈现在眼前:“他几个手指头上都贴着创可贴,他涂护手霜的频率比我们几个爱美的女士都频繁,我们带着好奇心要参观他的手,他开始不给我们看,但是禁不住我们的絮叨,还是给我们看了,他摊开手掌的那一刻,我的心揪了一下。”接着写张雍赟开裂的手,是在一次换流变外壳渗透消缺过程中留下的后遗症。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张雍赟在工作上的忘我精神,也意外地成了两人之间感情快速发展的催化剂,起到了字短意重的作用。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有几个重点,设备试验和施工无疑是重中之重,如何使得场景再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十分重要。这种感觉,我在《起点》中多次体验过。设备实验,都是技术性日常强的东西,都很枯燥,具体到施工,就是指变电站和线路的施工。书中讲了线路施工中一个无跨越架全程不停电跨越技术的应用,这个难度非常大,《起点》中写到,倘若按照常规方法搭建跨越架,需要两百多人干十五天,应用这项技术成果,只需三十多人干三天,这该是多么大的进步!我个人觉得,这个跨越应该是特高压线路施工的最大亮点之一。
刘媛媛
(太原大学教授、评论家):《起点》是一部典型的行业题材,作品选材是人们相对陌生的电力系统,以全景化视角,真实而生动地记录山西电力工业发展的新进程——特高压电网在山西境内建设运营维护情况,以及山西电建队伍参建特高压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全方位展示特高压工程建设者平凡而伟大、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该书弘扬时代精神,以饱满的热情讴歌电力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作为一个对特高压一无所知的读者,我在阅读感到困惑的一些节点是:特高压的实施背景资料能不能在作品开头给与交代?特高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建设特高压的意义、特高压在技术上的特殊之处、工程的实施难度等,当然在作品中这些都有交代,但是对于外行的读者,如果先有一个背景认知,后面的阅读体验可能会顺畅一些,毕竟这是非虚构写作。同样的,正因为非虚构这样一个大前提设定,书中涉及的人物事件都是真实的,作者在写作中难免会受到掣肘,尤其涉及到管理者,笔下更是慎之又慎,这难免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深度挖掘不够。又加之涉及的人物众多,这样群像式的人物也只能浅尝辄止。这也许是许多非虚构作品所共同面对的尴尬,尤其是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做不到太深入,只能从表面上加以叙述。谈到这里,我还想说一个不很科学的学术的想法,即写作时的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一龙是一个铁血男儿,又在电力行业,他笔下的特压建设者也是一群热血汉子,野外作业的特性决定了他们工作环境的粗粝,也必定滋生出一种豪迈激昂集体性格,即便他写到一个“女经理”,也属于拼命三郎式的人物。我就设想,假如是一个女性作者,她可能会关注到更多的细节,比如同样写女经理,可能会有她的外貌服饰神情的描写。
在当下多媒体读图时代,文字如何战胜画面吸引读者,确实需要写作者思考和创新,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凝结着作者的心血,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让读者买账。可以肯定的是非虚构写作符合当下时代的需求,这是一条可以不断探索的写作之路。
李景平
(作家):作品在创作选题上,瞄准了大背景下的大题材,实现了山西资源能源工业题材的突破。所谓大背景,就是中国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所谓大题材,就是山西变输煤为输电、变黑色资源为绿色能源、变超高压为特高压的时代题材。张一龙把这个时代电的突破装进《中国特高压》,使之呈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意义。作品在形象塑造上,聚焦了大时代中的大形象,实现了山西能源工业群体形象的当代展示。共和国部长们的果断决策,国家电网总舵的精心谋划,电力专家群体的紧张实验,电网年轻群体的忙碌建设……张一龙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普通而又不普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电力人的群体形象。拥有这样一个群体,黑夜就真的是给了我们黑暗的眼睛;拥有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就可以用黑色的眼睛看望光明。张一龙在我们习惯了光明的时候重新发现了创造光明的人,他让我们在他的发现里重新认识了这些创造光明的人,重新认识了这些创造光明者的形象价值。这种形象,其实也正是这个时代的大形象。
作品在文本构架上,铺陈了大事件里的大叙述,实现了山西纪实文学专业书写的审美尝试。《中国特高压》无疑属于全景式的宏大叙事,但这个宏大,是客观冷静的事实叙述。在这样的事件叙述里,他所用的叙述文体,不尽是意味丰富的弹性语言,而是指示明确的硬性语言,甚至铺陈了许多专业术语。他的书写文体是纪实报告,是“新闻书写+文学书写+专业书写”。大线条叙述是新闻式的书写,大时空叙述是文学式的书写,而情节链的叙述,则是专业式的书写。也许正是这种专业意义的书写,使其文体具有了特别的色彩。
谭曙方
(作家):我对电力行业很陌生,读张一龙作品的时候,一开始感觉很吃力。尤其是第一章,专业术语和数据很多,但看到第二章就把我吸引住了。因为第二章涉及到把中国的特高压放在什么背景上来写,这个非常重要。作者讲到了中国一个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将特殊的胡焕庸线作为背景来展开,反映出中国的资源是逆向分配的。中国西北部人口稀少,资源集中,东南部人口基数大,却缺少资源,对能源的需求特别饥渴。作者还注意到另外一个背景,就是中国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个问题作者在第二章《倾斜的地平线》中,有很好的总结。《中国特高压》以这样的背景,好像有了光芒的照射,不管是宏观叙述,还是细节描写,都因为这个背景的照耀而熠熠生辉。再者,《中国特高压》有很多生动的细节,比如说“超级运输”巨无霸工程的一个配件,需要九十米的车去拉。而且要拉三千多公里,运输过程的细节写出来是很有意思的,特高压在中国铺设的意义也就彰显出来了。
最后我想说,我们电力行业还是应该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行业的作家,邀请其他职业作家,跟踪去写特高压在铺设之后的事情,会产生出巨大社会效应的。
张一龙
(国网山西电力文协副主席):今天对我来说是值得一生铭记的日子。此时此刻,还是那句老话,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感动感激和感谢。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也是我此时此刻最真切的感受。在座的诸位对中国特高压的评论,和对我在创作上的建议,一如指点迷津,让我如饮醍醐,让我如沐春风,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感激的话是道不尽的。我想最好的感激莫过于,将这种激情融化到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来,报答主办者的关爱,领导的关心,评论界的关注,社会的关怀和读者的期待。我要感谢省作家协会,感谢黄河杂志社给予这部作品如此高的待遇,感谢中国电力作家协会潘飞主席对这部作品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感谢黄风主编,从作品初稿到发表,给予很多的指导和亲自修改。没有你们的鼓励和支持,也许这部作品现在都难以有这样一种相对成熟的面孔。我还想说的是,我年龄也不小了,但是在文学创作领域还是个新兵,我并没有多少知名度,但在座的专家都是国内重要的作家、评论家,并没有因为我的籍籍无名拒绝邀请,还是千里迢迢从全国各地赶来研讨这部作品。我想,这是老师们给予我的馈赠。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对我的关注和支持。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员工,文学不是我用来谋生的职业,而是生活的自觉选择与情感的自然状态,是幸福又辛苦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份坚守。感谢生活与时光,把我和大家聚集在一起,我将从这里不断地行走,努力地向生命、自由、艺术和爱的未来致敬。因此,我也衷心希望自己继续修心敛性地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回报社会,回报我的师长,努力让朴素真诚善良的品质永远不离开我。
杜学文
(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中国特高压》是近年山西文学创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收获。这个重要性体现在作品非常及时地关注了山西甚或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发展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已不只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类的问题。在这个进程中,中国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同时发展进步之快之大也令人惊诧。有一种说法,从来没有人像我们这一代人有着非常大的幸运度,能有幸在生命当中体验几种不同的生活样态。中国的发展变化,根本上说是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智慧被激发出来,进而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这是报告文学所应当反映的主题之一。总书记来山西视察的时候指出,山西的政治生态已由“乱”转“治”,山西发展由“疲”转“兴”,山西省委把它概括为“两转”。虽然山西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但亮点还是不少的。于当下的山西来说,找到这种亮点尤为关键和重要,从山西文学创作来说,意义也很突出。作家的职责就是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该关注什么,以及怎样引导人们更多的关注、表现、推动山西乃至中国的发展进步。
因此,通过这次研讨会,再次呼吁和希望更多的作家来表现中国发展进步中的积极力量,只有让积极的力量得到张扬,被唤醒,被激发,才能够战胜消极的力量,使积极的力量成为主流主态。
像《中国特高压》这样的作品,尽管在艺术表达上、结构上、人物铺排上、细节方面还有欠缺,但至少关注了中国发展变革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这一点应该是充分肯定的。希望我们今后的创作当中,有更多的能把人性善良美好的具有创造力的方面激发出来的作品,使读者感到生活是有希望、有理想的,并促使其为这种希望和理想而努力,从而反思自己有没有把最善良的东西奉献给这个社会?有没有把最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有没有把美好传递给他人?当然,文学也要有批判精神,对落后的丑恶的黑暗的要持批判态度,更重要的,要从灵魂深处自我审视、自我批判。
总之,非常感谢大家聚在一起来讨论一部作品。也希望外地专家多来山西,多支持山西,多支持山西的文学创作;也希望我们省的作家们能够写出越来越多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