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施肥培土

2018-11-14 07:11彝族
金沙江文艺 2018年11期
关键词:州委金沙江刊物

文 艺 (彝族)

人们说,岁月无痕,但《金沙江文艺》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印痕。40不惑,春华秋实果满枝。这是 《金沙江文艺》创刊40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大半生与 《金沙江文艺》结缘的真实写照。

1978年底召开的全州文学艺术工作者积极分子代表会上,与会代表们激情高扬,深批猛揭“四人帮”炮制的建国后至“文革”前17年所谓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畅谈彝州美好的文学发展前景,并建议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文学期刊。这个建议,因顺应了形势,也符合彝州的实际,更是为了发展繁荣彝州文艺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而得到了州委领导的肯定,并决定创办 《金沙江文艺》。

当州委的这个决定传来,文学爱好者个个拍手叫好。当时的我,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爱好者,但得知消息的那晚,我邀约了在州委宣传部工作的毛忠祥(诗人,后来担任过 《金沙江文艺》的编辑)、州人事局工作的王家安 (文学爱好者),在食馆里破天荒地买了两盘回锅肉、两盘小菜,用酒票打了一市斤酒,在我那间只有6平方米的小屋里,边吃边畅谈对文学的感悟,表达对创办 《金沙江文艺》刊物的支持与期待。那晚,我请毛忠祥担任我的文学指导老师,他欣然应允,之后,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他给予了我许多的指导和帮助。那晚,我们三人,无人打搅,没有说其它方面的一句话,直到深夜。这就是听到州委决定创办 《金沙江文艺》刊物的那晚,是文学和 《金沙江文艺》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的那个晚上。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我与 《金沙江文艺》结缘了,从此,无论在何时何地,也还是在何种学习生活中,我都以一个文艺青年的身份,紧紧依偎在她温暖的怀抱中。在 《金沙江文艺》主编芮增瑞老师和编辑们的培养下,在 《金沙江文艺》的沃土中,我茁壮成长,出版了6部文学作品集 (包括与人合著),得到不少作者的好评和指点。

1997年12月,组织上安排我从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职位,调入州文联任主席。当时,我既兴奋又畏惧。兴奋的是,能为 《金沙江文艺》这个培养彝州文艺人才的沃土、对外宣传的窗口、繁荣和发展彝州文艺事业的阵地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工作,畏惧的是自己没有办刊的经历,也没有办刊的业务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我特别向组织提出,要继续请已经退休多年的芮增瑞老师任 《金沙江文艺》主编。在我诚恳的请求下,组织同意了我的意见。我到任后不久,芮老师就找了许多办好刊物的业务书给我,嘱咐我抽时间好好地阅读。他还对我说,这个刊物来之不易,它凝聚着许多领导和作家作者的心血,同时对刊物也寄托着厚望,所以,要下决心把它办好,办出水平,办出档次,办出效益。在之后的工作时间里,我一面参与编辑工作,一面学习业务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基本掌握了办好一个文艺刊物的基本知识,这些,芮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不久,也就是在1999年,他向组织提出了不再担任 《金沙江文艺》主编的请求,同时推荐我任主编。他还说,这项工作不能这样长期下去了,这对于年青人的成长不利。所以,从这时开始,我从芮老师那里接过了接力棒,这一接,就是十年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充分依靠编辑部的编辑以及广大的作者,发扬刊物创办初期提倡的“挖老板田”精神,坚持刊物“三为主”的办刊宗旨,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并在体现彝州特色上下功夫。与此同时,为了使刊物在国内产生大的影响,以文联和刊物之名,多次邀请中国作家诗人到楚雄采风创作,这样,有力地提升了刊物的知名度,也为培养作家群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主编任上,我主编了60多期 《金沙江文艺》。这些刊物的出版,从总体上看,其导向正确,艺术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曾经被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期刊。

岁月匆匆,时光摧人老,一晃十余年过去了,我与 《金沙江文艺》相伴而为了她的枝繁叶茂,施肥培土也告了一个段落,2009年,我一步三回首地离开了主编位置,走上了一个新的岗位。但我无论走到哪里,心中对这个刊物的留恋以及期望是一直都没有变的。

当刊物迎来40华诞之际,我又想起了它20岁和30岁时的生日。

1998年,在迎来 《金沙江文艺》20岁生日时,为了刊物的发展,也为了唱响彝州的改革开放,由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处、云南省作协、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一次彝族当代文学研讨会在楚雄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名中国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云集楚雄,就彝族当代文学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这次研讨会,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的先河。研讨会上,就建立研讨会机制问题、联办 《彝族文学报》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与此同时,召开了 《金沙江文艺》创刊2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州委、政府领导对刊物创办20年来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办好 《金沙江文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会作家、诗人也对办好、提高《金沙江文艺》的质量、水平、影响等提出了真知灼见。

随着岁月的推移,晃眼间,《金沙江文艺》又迈入了30而立之年。这年,在创刊30周年的座谈会上,时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正权,代表州委、政府作了一个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时至《金沙江文艺》40周年之际,有些话仍是至理名言。他说:回顾 《金沙江文艺》诞生与成长的30年,我们倍感欣慰与自豪。30年前,敏感智慧的彝州领导和文艺界同仁,在大地回春,春寒料峭的早春时节,敢为人先地创办了 《金沙江文艺》这份彝州前无古人的文学刊物。第一代园丁们以“开生荒”“挖老板田”精神起步,后继者们默默奉献,承先启后耕耘出如今繁花似锦的彝州文学艺术园地,使我州的文学艺术事业呈现出“百花竞放、异彩纷呈、新人辈出、精品不断”的繁荣局面。是的,彝州的文学艺术,已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人辈出千帆竞。

如今,《金沙江文艺》已经枝繁叶茂,繁花似锦,这朵由历届州委、政府重视支持、中国不少作家、诗人的关心厚爱、彝州老中青三代作家和编辑的努力以及广大读者的厚爱的马樱花,正沐浴着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雨露阳光,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又迈开了阔步发展的脚步。

猜你喜欢
州委金沙江刊物
我是金沙江
刊物贺词
用心用情结硕果 赠送牌匾表感激
金沙江之恋
黔东南州委书记黄秋斌看望老干部
北渡金沙江
黔南州召开州直单位副厅级以上离退休干部情况通报会
金沙江上游首座电站
读者论坛等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