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婷 倪晓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学记》是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是在总结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区区1229个字,却包含了相当丰富、精辟、深刻的教育思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由此可见,教育显得愈加重要,《学记》中的教育启示自然不能忽略。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古文中有二字同形却异音异意的情况。“学学半”中,第一个“学”字读作xiào (音效),是“教”的意思;第二个“学”相当于现在的“学”字,读 xué(音学),是学习的意思。这里的“半”字是说“教”和“学”原本存在于同一事物——教学过程之中,“半”字揭示了“教”和“学”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不可轻此重彼。因此,《学记》中提到的“学学半”思想其实就是在阐述“教与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教与学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
“学学半”是指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半靠老师教,一半靠学生自己学。同时,也道出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1.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不断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相互学习。在以往的观念里,学生向老师学习是天经地义的,而教师向学生学习则有损颜面。但《师说》中提到的“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 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只要弟子闻道比教师早一些、深一些、多一些 , 教师就应当向自己的弟子学习,“教学相长”。
2.“教”是为了促进“学”。老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更方便学习。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是这样对教师进行定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这也受到了“学学半”思想的启发。
3.因“学”施“教”。教师对学生的“教”不应是盲目的、笼统的,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要根据学生“学”的能力、兴趣、动机以及态度去施“教”,要因材施教。
4.“教”能知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还要“学”,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面对不断变化的“教”的对象,只有能力足够多才能从容面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5.体现教学民主思想。“学学半”中“教”与“学”各半,二者同等重要。教师不能只做主体,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是角色不同。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基础,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践行者,更应该从《学记》中汲取营养。通过对“学学半”思想的理解与学习,结合当下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的师德、教学行为方面存在的不足,探寻“学学半”思想带给幼儿教师的启示。
1.博学为师,以德育人。教师之所以被人们尊敬,是因为其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生成才途中的指路人和引导者,只有自身有良好的德行和渊博的知识作支撑,才能对学生的“学”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幼儿来说,教师的德行就更为重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好奇心强、好模仿的特点,而幼儿与老师的接触时间很长,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幼儿都会产生影响。同时,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博学多才能更好的“教”。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有着太多的“为什么”,教师只有自己拥有丰富且专业的知识。才能为幼儿解惑,并科学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学记》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张学生的自我思考、探索。作为幼儿教师,不能过多控制幼儿的行动及思维,要能看到幼儿主动“学”的价值,抓住教育契机,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得到足够的发展。同时,还要看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绽放光彩的最佳时期。比如:有的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表现突出,有的幼儿画画很出彩等等。教师要能看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并懂得为他们喝彩,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不能用幼儿的短处和其他幼儿的长处比。
3.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学生的“学”是对教师终身学习的敦促,学生在不断成长和发展,教师必须要成长才可以更好的为师。幼儿教师不能因为教育对象是孩子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教给幼儿最科学、最先进的知识。这也是自身的一种成长与发展。
1.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技巧
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倡导在活动组织中,教师少说让幼儿多说。要让幼儿不脱离主题且要说得好,教师的提问就成了关键,有意义的提问能对提升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而对部分幼儿教师来说,对提问技巧的掌握仍不是很到位,活动中会出现多次类似“好不好”、“是不是”的无意义提问,这就使得幼儿表达的机会减少。还有,部分教师只是盲目跟从倡导,并不明白为什么提问,只是觉得其他老师都这样做,我也要这样才好。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围绕主题,而且要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提问的思路要清晰,由浅入深,逐步帮助幼儿理解。“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明白“为什么问”的问题,也要对所讲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提问才是有意义的。对幼儿一时理解不了的内容,不必强行灌输,等到以后再解决。
2.幼儿教师的语言艺术
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心中是无比高尚的,他们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幼儿教师不能用成人的语言思维与孩子对话,更不能说“反话”和进行语言暴力。在组织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有趣化,只有让幼儿觉得你说的话和他说的感觉一样,他们才能接受。即使在对犯错误的幼儿进行批评时,也要讲究艺术,不能粗言粗语,伤害幼儿的心灵。
3.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教师知道了学生学有所成在什么情况下最困难,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而且知道怎样讲解效果好,怎样讲解效果差,知道了这四点,然后就能够触类旁通全面明白教育教学的方法了;能全面明白教育教学的方法,然后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幼儿,他们对世界才刚刚接触,对一切都很陌生。由于思维能力和理解水平还不高,在他们理解范围内的事物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教”要有方法,要善于引导启发。“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立志从事教育的人如果既懂得了教育成功的经验,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就可以胜任教师的工作了。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明白道理,在幼儿教育中也是如此。在幼儿园中,任何活动的组织都要了解幼儿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严厉苛责每个孩子都要学会,尽量让幼儿处于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的事,适当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给幼儿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逐渐会学会独立学习和探索,而不是等着别人直接告诉他结果,而且他们的思维会越来越广,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幼儿教师的教学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生的需要。教师“教”的内容一定是学生需要的,要根据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内容制定教学内容,也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计划,要因材施教。
《学记》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其中的“学学半”思想更是清楚的阐释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内容丰富,耐人寻味。“教”与“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互相影响中呈螺旋式上升,二者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来说都至关重要。“教”为“学”提供便捷的方法,“学”是“教”的动力。这些思想对幼儿教师影响颇多,在面对更小的教育对象时,只有真正理解了“教”与“学”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