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话德育

2018-11-13 12:02罗维强
新课程·小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行为习惯德育

罗维强

摘 要:德育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对日常行为习惯培养、课堂教学环节和实践操作几个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点点滴滴,探讨了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美育中树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將德育与美育做到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关键词:德育;美术教育;行为习惯;管理

美术教育指运用艺术之美来感染、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新一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德育是美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美育与德育是相互促进的,美术教学要靠视觉艺术形象的欣赏和审美活动的开展感染、启发学生,让孩子们通过自己观察正反面直观事例从中受到教育,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课堂教学中话德育

美术课程形式多样,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的美术欣赏和传统绘画等,各类别的题材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在欣赏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工艺课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绘画课中渗透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理念,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如:五年级的《浩气长存》一课,课程呈现了纪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代表性建筑、雕塑及绘画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历史印记,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教学中可以以人文性、教育性为学习专题,安排观看影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追忆、分析与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达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目的,增强学生对战争的了解和对和平的渴望,抒发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又如:教学四年级的水墨画这一单元,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比较中,感受水墨画的笔墨情趣,领悟中国画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兴趣。在《走进民间美术》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学生经过欣赏、发现、合作探究等活动感受和认识民间美术独特的装饰风格,在欣赏中感受劳动人民对吉祥、幸福生活追求的情感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新课标下的美术课程渗透德育的内容比比皆是,几乎随手拈来,既向学生展示了有趣的美学世界,又端正了学生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培养新一代的高尚品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行为习惯中话德育

近年来我校推行“三生”德育改革模式,加强对生活德育、生长德育、生成德育的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合作认真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从集队的行为规范、教学常规的学具准备、课堂纪律的管理到同学之间的团结处事、诚信习惯的培养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由于美术课是统一排队到专门的功能室去上课,课前需要列队前行,这就需要抓好班级自主管理工作,让学生意识到课前集队行进的规范。这个过程中我会给孩子们集队拍各种小视频,其中的内容有玩各种小动作的,有经过小纸片前面几个孩子视而不见而后面一个孩子自觉去捡起来的,有分组排队时班干部很用心管理的……让孩子们自己去观看、分析自己行为的对错。一段时间后,能自觉管好自己的孩子多起来了,每个班级的秩序都在进步中。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师者的无限耐心,书云:“今日行一难事,明日行一难事,久则自然坚固。”美术课堂教学工具繁多,往往在课堂中需要小组合作,不断地进行整理、清洁各种用品,在这些环节的活动中可以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表现,通过这种合作使学生懂得观察和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常常会发现有些孩子默默地把其他组员的工具全部整理好,当我表扬他们后,下次主动整理的孩子又会多一点。渐渐地,我发现上完课后能自觉整理好桌面的小组越来越多了,以前剪纸课后一团糟的状况少了……持之以恒、反复强化的行为习惯整理取得明显的效果,最终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品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情做起。

三、实践操作中话德育

美术课程包罗万象,其中有很多以“人与生活”为取向的课程。通过一定指向的课题,与德育紧密相结合,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尽早建立起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在四年级“妈妈的好帮手”教学活动中,学生认真观看父母在厨房煮饭的图片,模拟再现酷热或严寒条件下父母在厨房劳作的情景。让学生回忆妈妈在做饭时所遇到的麻烦和辛苦,从情感上引导学生感恩父母之爱,激起学生想为妈妈设计一项好设备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手工制作课《美妙的泥纹饰》这一单元,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揉泥团、搓泥条、压泥块练习,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在合作中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在合作中关注他人的优秀行为品质,在合作中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将德育渗透到整个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树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培养了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审美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少年儿童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感恩社会。德育与美育做到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参考文献:

刘淼.小学美术德育教育路径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行为习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