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星
摘 要: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数学又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因此,学习起来困难度大大提升。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到图形的重要用处,强化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关键词:几何直观能力;小学数学;培养方法
我们一直提倡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强化数形结合的应用,几何直观就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它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就长远的目标来看,几何直观也为学生在未来的几何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探究有效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于几何直观,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教学与学习中能够利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的图形进行思考。这一说法仅仅涉及简单的一小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有的教师没有形成几何直观的意识,甚至有的教师觉得几何直观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还有的教师仅仅利用几何直观处理教学内容,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并没有将其当作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看待。新课标中指出:几何直观主要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明了化,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著名数学家曹培英说过:几何直观一方面是数学抽象的基础与数学认知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数学抽象的重要内涵与数学认识的深化。因此,几何直观能力在小学阶段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二、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方法
1.直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作用
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此阶段,教师在引入图形概念时,需要先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入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图形在他们身边的作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有几支铅笔”的学习中,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加法,了解加法,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节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法的计算,我首先出题:张佳有2支铅笔,小雅有3支铅笔,他们两个一共有几只铅笔?设置好题目后,我让学生首先画出2支铅笔,然后再将小雅的3支铅笔画上,让他们自己观察,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候学生很容易通过铅笔图形得出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利用学生所熟悉的铅笔图形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现有经验,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逐步体会到加法的实际意义,并慢慢学会列出不同算式。在这种直观的画图学习中,学生逐渐感受到图形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之前说过,几何直观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许多数学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同时,这些概念具备一定的几何意义,这时候,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直观的几何图形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几何直观更容易理解。例如,以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学习为例:在学习3×4=?这个题目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类型的加减法算式求出结果,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然后,根据题设,用不同的道具再描述这个算式,如三个粉笔为一组,排成四组,这时候就能够得出3×4=12。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数学时,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乘法概念的理解,同时,还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延伸,诱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散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学生更进一步进行数学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三、在数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实践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教学中,良好的实践环节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便于学生形成长期有效记忆,反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还会误导学生,使其产生错误的认知,让学生混淆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实践,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和想象训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几何直观的意识,达到提升几何直观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图形的变换”内容时,让学生充分观察教材中图形的变换规律,然后,教师为其提供相关的图形纸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七巧板上平移图形或者旋转图形,运用手上的道具摆出不同类型的图形,这样的做法,在实践操作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几何直观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难题提供了可能。
总之,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阶段,尤其是小学时期,是学生各种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数学思考意识和方法,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伟星,顾晓华.培養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6).
[2]杨晓荣.重视培养几何直观能力[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