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水连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及实践性色彩,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将生活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必将运用到生活中这一理念,真正意义上激发并保持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为高效化的数学教学奠定扎实基础。对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数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而言,无论他们学习任何课程,都需要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课程更需要如此。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走出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来设计生活化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将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当作是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激发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实现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目的。
一、具体的作用分析
1.抽象化向直观化转变,加深学生的理解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由于年龄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认知水平还是比较有限的,再加上形象思维能力高于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总会表现出较多的疑惑、迷茫与不知所措。如果此时老师能利用生活情境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在熟悉事物的影响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真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提升实践探究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学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但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教学中大部分时间运用的还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局限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将生活情境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不仅能有效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还能循序渐进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直观化呈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其中的教学知识点还是非常多的,如果仅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而如果能将生活情境運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则能将知识以直观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当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时,自然学生能迅速理解与接受,有益于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后续灵活、快速解决问题奠定扎实基础。
二、具体的应用分析
1.利用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热情,并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就需要老师借助生活情境来进行教学,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相关内容时,可以设置这样的生活情境,学校组织了大型朗读会,基本上每班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较多奖项,学校决定将这些奖牌放于图书馆进行展示,所以准备了两个大箱子来装学生的奖牌,每个箱子能够装下80个奖牌,以其中一个年级为例子,此年级有4个班级,其中一班有42块奖牌,二班有34块奖牌,三班有38块奖牌,四班有46块奖牌,请问学生我们该怎样将奖牌带到图书馆呢?此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找出集中装箱的方案。经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后,学生梳理出了三种方案,第一,将一班和二班的奖牌放于一个箱子中;第二,将三班与四班奖牌放于一个箱子;第三,将一班和三班的奖牌放于一个箱子中,将二班与四班的奖牌放于一个箱子中。当学生发表完意见时,需要对全体学生的建议进行鼓励与肯定,然后引导性提问,你们觉得哪种方案最合理呢?为什么呢?因势利导引入到新知学习中,此种情境创设方式不仅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还能真正明白该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生活化语言教学,理解并掌握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总是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时如果老师能合理运用生活化语言来教学,相信不仅能将枯燥的数学概念通俗易懂化,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针对性地去突破学习重难点。所以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讲解时,就可以巧用此种方式,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提升学以致用能力
数学作业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延伸,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需要尤其重视,切不可出现随意进行的现象,必须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以致用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比如在学习完“加减法估算”相关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以致用的作业,妈妈总共有100元钱,想要买55元的榴莲,35元的草莓及45元的车厘子,请问妈妈能将这三种水果都买到吗?此种生活情境作业既能巩固学生所学,又能让学生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最关键的一点是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老师必须要思考自己的教学是否能体现生活情境教学的价值,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合理与恰当,这样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活情境数学教学过程,发挥出生活情境教学的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徐慧.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4(21).
[2]李本芳.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