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琴
摘 要:加强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长期影响,语文教学一直都处于重智能发展、轻人文培育的失衡状态,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的全面发展要求,对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从不同层面入手,选用科学有效的策略方法来加强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培养探究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具有较为显著的人文性质,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路径。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语文并非是一门简单的基础学科,其拥有不可忽视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功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科学地利用这些功能来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进一步拓展语文综合素质。
一、重视情感熏陶,加强语文素养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加强情感熏陶,在实际授课中,将更科学、恰当的策略方法来应用于教学当中,使得学生准确理解授课内容和教学思想。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思考教学方法和教学主题的融合统一,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作者在创作文章时候的感情并不是一种浅显的存在,一下就能够发现,一般都需要给予深入、充分挖掘才能够得到显著呈现。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挖掘课本中有关人文思想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積极主动地探究更丰富、新颖的知识信息,在拓宽学生语文认知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理念。
例如:某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时,就带领学生开展了美文赏析活动,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理解、体会父爱的伟大,对文章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体会。通过情景熏陶,学生不仅能够产生更深刻的感受,也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赏析活动,学生能够更理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真正懂得感恩,可以更加珍惜父母亲人陪伴自己的日子,以此来充分体现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二、有效拓展资源,完善语文素养培养
中华文化是有着宝贵的文化底蕴,同时拥有着大量珍贵的文学作品,这些无疑是我们最值得学习和领悟的精神财富。教师应用经典名著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通过古诗文朗诵教学,让学生体会诗词其中的真正内涵,感受古人创作时的心境,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古诗文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时间斗转星移,如何变迁,文字的精华却不曾改变。不论是优美的韵律、节奏,还是精美的诗句都能够给人带来极为深刻的美感。例如,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现的是就算是烈火猛烈焚烧着野草,一地灰烬,但是等到明年春天一到,便是一地艾艾青草,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充分表现出来,而通过带领学生对这首诗进行深入探析,学生也能够对失败、挫折带给人们的并非只有失望和绝望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在这篇诗文的学习结束后,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对白居易的其他作品进行拓展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认知视野的拓展,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其诗文学习兴趣与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给予着重考虑的是,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不论是在理解能力,还是认知水平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尽可能简化文章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掌握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拓展语文素养
首先,可以进行晨读活动的灵活组织,通过每天早自习的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文学名著,或者由课代表进行领读,大家一起学习和阅读,教师给予定期抽查,在拓展学生阅读知识面的基础上,促进其文学欣赏水平的全面提升,也使其可以对各类文学作品有更广泛的涉猎,同时,学生的人文素质也能够在阅读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语文素养比赛,让学生更有积极性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比赛当中。如可以开展班级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等。以此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思维与能力等方面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设计、组织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不论是对学生本阶段学习兴趣与效果的提升,还是对其今后语文学习发展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明确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当中加以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兴坤.新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6):160.
[2]王翠莲,张春龙.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28.
[3]冯霞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5(24):17-19.